“亞歐大陸橋”海鐵聯運業務穩定增長
2012-7-4 15:52:00 來源:遼寧日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營口鲅魚圈口岸的老“亞歐大陸橋”海鐵聯運業務繼續保持穩定增長,1至5月份的統計數字顯示:通過該線路運輸的貨物達 2368標箱,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6%。上海、寧波、杭州、廈門、福州貨商選擇將貨物海運至鲅魚圈,再通過鐵路直接運至俄羅斯和歐洲各國,海城、大石橋等地的本省企業通過這條黃金通道將商品運至歐洲,國外客商也紛至沓來,感受重獲生機的老“亞歐大陸橋”的便利。
“大陸橋”是指連接兩個海洋之間的陸上通道,是橫貫大陸、以鐵路為骨干、避開海上繞道運輸的便捷運輸大通道。目前,經我國通往歐洲的“亞歐大陸橋”有兩條,一條是以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港口為起點,經西伯利亞鐵路和東西歐鐵路直至荷蘭鹿特丹,全長1.3萬公里的老“亞歐大陸橋”;另一條是以連云港為起點的新“亞歐大陸橋”。
由于種種原因,老亞歐大陸橋的業務量在近些年不斷萎縮,逐漸被新“亞歐大陸橋”所取代。鲅魚圈海關在調研中發現,雖然俄羅斯國土面積遼闊,但缺少進行對外貿易的海港,大部分對外貿易貨物都是通過海運經歐洲轉運至莫斯科。這種運輸方式費時、費力,也不利于亞歐經貿發展。“如果恢復老"亞歐大陸橋"的運行,將極大地便利亞洲對俄羅斯貿易的發展,同時又可以開辟對歐洲的物流新通道”,鲅魚圈海關關長宋一兵介紹,“掌握了這些情況后,我們決定對癥下藥,修復老橋。 ”
一方面,鲅魚圈海關針對老“亞歐大陸橋”通關情況,進一步順暢業務流程,制定了通關操作辦法和聯系配合機制,并推出了“零障礙”通關服務承諾、優先驗放、預約加班、緊急貨物專人全程負責等措施。另一方面,鲅魚圈海關主動做出調整,成功解決了商品編碼中外差異造成的通關障礙,使經中國出境的大陸橋貨物在俄羅斯境內順利通關。
至此,這條以營口港為 “東橋堡”,經鐵路至滿洲里口岸進入俄羅斯境內,通過老亞歐大陸橋線路直通鹿特丹港的大通道終于順利運行。這同時也標志著鲅魚圈海關“修橋”成功,使這條老“亞歐大陸橋”在成功“換頭”后重新煥發生機,鲅魚圈口岸老“亞歐大陸橋”海鐵聯運業務2009年恢復運營時,全年貨運量僅為 120標箱,2010年就猛增到2672標箱,2011年的集裝箱量為3866標箱。
義烏小商品貨物的出口商在嘗試采用這條物流線路出口歐洲后,發現貨物的運輸時間和運輸成本都比原來的鐵路運輸方式大大降低。目前,已有越來越多的出口俄羅斯和歐洲的義烏小商品轉為采用這條物流線路出口。同時,其他國家的貿易商也開始對這條線路產生濃厚興趣。據韓國LG公司負責通關事務人員介紹,通過老“亞歐大陸橋”將貨物運往俄羅斯,比他們過去的運輸方式要節約20天時間,隨之而來的各種費用也大幅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