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出口減少42.7% 中國稀土為何遭冷落

2012-7-26 14:16:00 來源:國際商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海關公布最新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稀土出口量較上年同期減少42.7%。為何往年備受海外買家追捧的中國稀土如今卻遭“冷落”? 
  業內人士分析,正是由于美日歐訴中國稀土出口案令美日歐買家明顯放慢了購買腳步,持觀望態度;加之國內加緊了對稀土開采到生產的管控,共同導致上半年中國稀土出口量的同比減少。
  美日歐訴中國稀土出口案對今年上半年中國稀土出口量造成了影響。
  根據中國海關統計咨詢服務中心公布的數據,今年1~6月份,中國稀土礦石、金屬及化合物出口量較上年同期減少42.7%,為4908噸。其中,6月份出口稀土礦石、金屬及化合物884噸。
  7月23日,世界貿易組織(WTO)就美日歐訴中國稀土出口案召開爭端解決機制會議,并將正式設立專家組。
  按照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的相關規則,自7月10日第一次拒絕美日歐的請求之后,中國不能再次拒絕美日歐就該案設立專家組的請求。接下來,案子進入專家組審理階段。
  國際買家的算盤
  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透露,美日歐聯合訴訟中國稀土出口的原因在于他們認為中國稀土國內外價格不一致,認為中國對稀土的出口管控并非是為了資源環境保護,而是為了獲得壟斷高價利益,這也是美日歐將中國告上WTO的初衷。
  百川資訊稀土分析師杜帥兵對記者說,稀土案讓美日歐買家明顯放慢了購買腳步,目前多持觀望態度。
  一家對日出口釹鐵硼的企業負責人表示,由于今年沒有接到來自日本方面的訂單,目前企業已經停產。
  據杜帥兵介紹,歐洲詢盤很少,明顯沒有去年多。
  “這些國外買家自身需求下降是購買減少的最主要原因。”杜帥兵說,稀土案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可以借此將價格談下來的契機。美日歐買家希望稀土案結束后,能夠以與中國國內相同的價格購買到稀土產品。
  杜帥兵說,以稀土產品氧化鈰為例,國外買家需要以高出國內一兩倍的價格購得。
  對國內外價差問題,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蘇波在6月20日國務院發布《中國的稀土狀況與政策》白皮書時曾說,由于生產設備不同,產品品質不同,產品價格也不同。另一因素跟海關進出口規則有關,海關征收海關稅的時候,要在雙方合同的基礎上,考慮運輸和保險的一些費用來確定征稅額。
  蘇波說,根據《海關法》和《進出口關稅條例》,適用《對外貿易法》和《貨物進出口管理條例》,海關的做法完全依循國際慣例。
  為防止稀土被以過低的價格賤賣擾亂市場,海關對中國稀土出口實行限價。記者注意到,5月以來,這個價格在變動。
  以氧化鈰為例,5月其出口價格為35.79美元/公斤,1~4月為49.06美元/公斤,出口均價在下降。而去年同期氧化鈰的海關出口均價為180多美元/公斤。
  此外,美國重啟封存了近十年的芒廷帕斯稀土礦,日本也在越南投資開采稀土。國際買家開始在世界各地尋求新稀土礦,減少了對中國稀土的依賴。
  國內大力整合
  中國國內對稀土從開采到生產的管控力度在加大,這在一定程度上“管”住了稀土出口。
  自2009年歐盟對中國稀土出口政策提出異議以來,美日歐多次對中國稀土出口管控表示不滿。中國自2010年起多個政府部門聯合,針對稀土國內開采、市場秩序和環境保護方面接連出臺組合拳政策,自去年開始密度頻繁、力度愈強。
  今年3月19日,國土資源部發布《開采總量控制礦種指標管理暫行辦法》;3月22日,環保部將稀土名列重點行業環保核查名單;6月20日,國務院首次發布《中國的稀土狀況與政策》白皮書;7月初,工信部印發《稀土指令性生產計劃管理暫行辦法》,將生產與環評掛鉤,對稀土實行更加嚴格的管控。
  與此同時,環保部門針對稀土環境污染的第三批專項檢查仍在進行中,檢查結果將與商務部稀土出口配額、工信部指令性生產計劃掛鉤。
  7月16日,國土資源部、工信部、商務部等多部委又擬定針對稀土采礦權的新的“準入條件規定”,將全國稀土采礦權減少到65個,企業準入條件將提高為年主營業務收入達10億元以上的大型企業。
  稀土協會一位負責人對記者說,政策密集出臺,可以看到政府對行業整合的決心,表明中國不單在從貿易環節管理稀土,更強調從開采、生產環節進行嚴格的環評與限制。
  金杜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肖瑾認為,這些密集的配套政策正是中國在應對稀土訴訟案中有利的事實依據。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