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快遞資訊

DHL CEO安澎:通過小型并購帶來額外附加值

2012-7-15 19:56:00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歐債危機在發酵,美國經濟復蘇疲軟,中國經濟是否因此陷入危機,各方觀點爭論頗多。可有人,似乎看多。而且,正在用實踐予以回答。
  這個人就是安澎(Frank Appel),全球第一大物流集團——德國郵政敦豪董事會主席兼CEO。未來一個月內,安澎都將在中國,因為該集團的中國投資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密集于上海、香港、深圳等地啟用,其中包括投資達1.75億美金的北亞運轉中心。
  安澎向中國示好,無疑為了其更宏大的業績期望。據安澎透露,目前敦豪(DHL)在中國的運營收入達到了42億歐元,超過了其亞太營收的一半。而亞太地區的營收已經全面成為DHL業務的重心。2011年德國郵政敦豪總營收389億歐元,亞太地區的收入占19%。安澎希望,在2017年,這個比例可升至三分之一。中國市場的表現至關重要。
  7月12日,DHL北亞運轉中心于上海啟用。在其之前的2008年,UPS的國際轉運中心早已建成使用,而聯邦快遞也有打算上海開建其規模更大的國際轉運中心。三大巨頭之間的短兵相接勢不可免,DHL如何在夾擊之中保持其行業領先的地位,尤其是應對上升勢頭猛烈的行業老二UPS,后者今年剛剛收購了全球第四大快遞巨頭TNT,直接威脅了歐洲業務起家的DHL,安澎對此顯然有其打算,這個麥肯錫出身的生物神經學博士,并不準備將精力放在大舉并購與整合,而是通過小型并購活動帶來額外附加值。
  并購如何知進退
  《21世紀》:你如何判斷今年的經濟形勢?是樂觀還是悲觀?有的企業會覺得當前經濟危機形勢下是比較好的收購時期。比如UPS,他們前段時間收購了TNT。你們有沒有這方面的打算?
  安澎:我們是很幸運的,現在整體運營情況非常不錯,且幾年之前我們已經完成了搭建公司的全球平臺。從戰略上講,我們確實沒有必要不斷地通過并購拓展我們在全球的網絡,因為我們各個分支部門在全球范圍內已經是老大了,特別在亞洲。現階段我們會做一些小的并購活動,主要是能為我們公司帶來額外的附加值的并購。
  沒有戰略投資的必要,這讓我們感到非常高興,因為這可使我們有更多的精力不斷關注發展我們的業務,提升服務水平,而不是花很多的精力整合業務。
  《21世紀》:你剛才講到你們會用一些小的收購提升附加值,這些收購大概會在產業鏈哪些領域進行,在哪些國家進行?會用什么樣的方式進行?你們選擇并購對象的標準大致有哪些?或者會進行多大量級的并購?
  安澎:坦率來說,我們這么年做的并購都是非常小的規模,不是戰略性的并購,所以我一下子說不出來哪些國家還有具體的數額。并購不是在物流領域的,是在市場服務外包方面的,有一個在英國,還有一個在德國,是跟郵政相關的。
  一般情況下我們可以直接用現金買,另外在小規模范圍內以股權的形式,因為業務的規模都沒有達到10億這樣的規模,基本上千萬,上億的規模。當然我們會繼續采取合資的方式,因為有的時候在某些地區的市場采用合資方式是更合適的,或者有時候是法律方面的要求要采取合資的形式。我們也不需要全百分之百控股合資公司,比如在中國的合資我們就非常滿意。有時候百分之百控股是非常好的?傊沁x擇最適合的方式。
  產融要不要一體
  《21世紀》:對于企業的多元化和專業化,你覺得哪種方式更好?中國有些企業家表示小企業要專注發展,但是大公司就必須要雞蛋放到很多的籃子里面。你怎么看?
  安澎:我個人的經驗,多元化發展還是更專注,沒有標準的答案。
  就德國郵政敦豪而言,我們整合了自己的業務組合,出售了德國郵政銀行,更關注物流主業。目前公司有四個支柱業務,快遞業務、全球貨運、供應鏈以及郵政業務,它們之間有非常好的協同效應。所以說短期看,你更關注某一項產品或者業務,能夠獲得成功。但你也不能說長期來說什么都想做一點。同時說一句,我們覺得把銀行業務賣出去正是時候。
  除了系統作用之外,所有這些業務分支部門,應該能夠自己有足夠的資本支持它們的增長,給股東帶來更多的回報,同時要有足夠的現金收入支持直接投資,以便能夠進一步得到發展。
  《21世紀》:你剛才提到賣掉郵政銀行,據我所知UPS內部是有金融機構的,但是你們卻選擇放棄。為何做出這樣取舍?
  安澎:我認為作為一個公司來說,如果出于自身融資的目的,而去擁有一家銀行,這并不是一個聰明的選擇。
  銀行就是應該賺錢的。我覺得現在放在其他人手里管這個銀行收益比我們好很多。而且我們買這個銀行的時候價格非常低,賣出去的時候賣了一個好價錢。而且我們有足夠的能力利用資本市場上的資金,而且前不久還發行了歐元計價的公司債券,已經很好地證明了融資渠道依然順暢。
  電商做不做物流
  《21世紀》:你們在電子商務市場方面有什么布局?對于困擾物流業的最后一英里,你們有什么解決之道?
  安澎:電子商務行業中,我們已經是很有分量的公司了,尤其在德國,我們電子商務開展得非常好。
  在德國,比如說接收和投遞包裹,我們都做得非常好,一周7天24小時全天運行,都是通過機器的。你可以把它們放在一個帶鎖的地方,既可以遞,也可以取。在網上買東西以后,很快就通過手機短信告訴你了,你在回家的路上,或者在午休的時間就可以取貨。假如說買到的貨物,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想要退貨也行,你再放回去,我們再給你退回去電子商務公司。在德國,跨境的B2C交易也可以通過我們的快遞做,我們幫助電子商務公司取貨,為貨物包裝和交付貨物。
  最后一英里的投遞,我們在北京是通過合作伙伴小紅帽做的。這些都是非常有潛力的,而且在不同的市場,都應該有不同的解決方案。
  《21世紀》:在中國,很多電子商務公司自己投資建立物流公司。在DHL介入的其他市場有沒有這樣的現象?你怎么看待中國這樣的情況?
  安澎:我想如果一個不是物流公司的公司決定要做物流的話,肯定是在當地市場的物流服務能力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在德國,我們是電子商務公司很好的合作伙伴,因為我們的物流系統是非常完善的。在有些市場上,可能是由于沒有這樣的服務,或者是服務做得不好,或者是公司想自己控制快遞業務,才這樣做的。
  雖然說在中國的市場上,我們沒有做快遞業務,但是在這個領域中,我們也有自己的專業知識可以提供,我們有非常成功的供應鏈管理的資質。
  物流說起來挺簡單的,把貨物送到家門口就行了,其實不然。比如說,你去一個工廠里,那里生產很多的貨物,但是如果要把貨物運送到各個地方,物流的網絡還是非常復雜的,它的管理方式和技能,不比經營一個工廠容易,可能更難。
  CEO做什么
  《21世紀》:你本來是學生物神經學博士,如今成為全球500強公司的領導者。沒有成為學者,而是成為CEO,這種轉變是自我設計的,還是由于別的推動力?你領導著50萬員工,自己最大的挑戰是什么?
  安澎:我以前曾經為非常優秀的領導者工作過,同時也有運氣所在,我非常樂意能為那些非常優秀的人工作。另外一點,我覺得也非常幸運,我在對的時候對的地點我擔任了對的職位,所以就不再做科研了,而是擔任領導職務了。
  作為公司的CEO,我所面臨的挑戰是兩個,一是要組建非常好的團隊,你怎么去發現人才,開發人才。另外一個就是如何提升組織的士氣和能量,要有創新,更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無論在任何行業,特別在一個動蕩的市場中,一個有非常好的領導力的團隊是非常重要的。
  《21世紀》:你所定義的領導力的要素有哪些?
  安澎:CEO,我覺得它的意義不是執行官,因為執行是杰瑞和吳東明(編者注,杰瑞即許克威,DHL亞太區總裁;吳東明,DHL中國區總裁),還有吳東明的下屬做日常工作的,我覺得CEO的E是“能量、能源”的意思。
  另外,你要對公司的人采用非常激勵的心態,這些人也是對于為公司工作感到非常激動的。有這樣的人,無論經濟什么樣,我們都會比其他的能量不太高的公司做好更充分的準備。這是我所堅信的。
  在挖掘人才的時候,我們一般關注兩方面。一是看文化背景,在我們所運作的地區,他應該有當地的文化背景。我們現在有兩個非常重要的業務都是中國人在擔任主管職位。而未來我們公司的高層里面一定會有來自于亞洲的人。第二個標準就是,領導力應該是全方位的,頭腦的聰明和情商高都很重要,他得知道如何從直觀判斷問題。同時,在不確定的情況下,他有勇氣做決策,并且為這個決策勇于承擔。
  所以我們尋求的是有國際背景,更了解當地的情況,有頭腦,有情商,還要有勇氣的人。(來源:21世紀網-《21世紀經濟報道》)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