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民資有望分羹央企能源“禁臠”

2012-6-9 9:1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在中石油剛剛高調宣布引入社保基金、工商聯產業基金和寶鋼共同出資建設耗資1160億元的西東輸三線不久,有媒體再次爆出消息,中石油計劃將口中的“禁臠”——上游油田區塊向民企和社會開放。 
  這被業內解讀為央企層面響應國務院“新36條”的第一槍。盡管目前民資進入油氣、電力等能源領域仍舊困難重重,但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由國家能源局牽頭制定的鼓勵民資進入能源領域的實施細則已基本制定完畢,隨著月底前有關實施細則的逐步發布,業內預計更多央企將會效仿中石油伸出“橄欖枝”,民資分羹央企能源“禁臠”的速度有望加快。
  “今年3月份,我剛寫了一個報告遞上去,如果這次實施細則不能解決問題,我打算繼續向上反映。”作為民營油企的代言人,中國商業聯合會石油流通委員會會長趙友山在呼吁開放原油和成品油進出口權的問題上,可謂是鞍前馬后不遺余力。
  據卓創資訊能源行業分析師呂斌介紹,按照目前的政策,只有少數幾家央企具有原油或成品油的進出口權,而諸如山東濱化、黑龍江聯合等煉化企業之所以也擁有進口權,也是因為與國企合作戴上了“紅帽子”。目前純民資背景的很難有渠道獲得上述資質。
  在天然氣進口方面,盡管沒有明文規定限制民資,但由于陸上天然氣跨境管道和海上LNG(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類似項目的批復前提是,必須先落實海外資源,才能考慮批準建設管道或接收站。
  去年5月份,發改委批復了廣匯股份從哈薩克到新疆吉木乃全場25公里長的天然氣管道。實際上,即便是早已確定了哈薩克境內的天然氣資源,廣匯天然氣管道的批復仍舊來之不易。
  另一家能源領域的民營企業新奧能源顯然就沒有廣匯股份這么幸運。在4月份召開的“第七屆中國LNG國際會議”上,新奧能源副總裁薛智透露,該公司正在舟山群島籌建國內第一個民營LNG進口碼頭。早先,新奧能源曾在溫州申請建設LNG進口碼頭,但由于與幾大石油公司的碼頭布局沖突,因此未獲批復。
  盡管薛智表示要盡快申報,但業內人士認為審批下來很不容易,“關鍵是資源怎么落實?三大石油公司在海外找資源都困難,民營企業就更不容易了,單憑意向性協議是不會批的。”
  除了資源,無論是LNG還是儲油罐,在運行維護上,都涉及到安全管理的問題。自從中石油大連油罐發生爆炸后,發改委在審批類似項目上,也變得更加謹慎。
  理順價格更重要
  “民資進入能源行業的關鍵,并非某一個領域的開放,更重要的是如何保證民資收益。”在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看來,如果不能理順能源價格,即便政策再怎么鼓勵,民資仍不敢大膽進入。
  以石油進出口為例,按照目前“22天+4%”的定價機制,國內成品油價格在達到調價臨界條件后,考慮到物價等因素,發改委并不會馬上調價;即便調價,調整幅度也不會一步到位。這道保護國內經濟的防火墻,造成國內成品油與對應的國際原油之間出現了價差。
  因此,在成品油定價機制沒有進行改革之前向民資開放成品油進出口,國際國內兩個不同的價格將導致無風險套利行為的大規模盛行。由于民資承擔社會責任有限,因此當國際成品油價格高于國內時,由于國內的銷售限價,地方煉廠必然會選擇出口成品油獲利,這反而會進一步加劇國內資源緊張。
  林伯強認為,對發電側的開放也與此類似。民資和外資進入發電側不乏先例,但目前很多民資和外資已經撤出,主要原因是煤炭價格已經市場化,但電力價格仍需要行政審批。大型電力央企由于貸款等各方面的優勢,可以長時間忍受虧損,但民資和外資不得不選擇退出。
  “天然氣領域也是一樣,如果不能理順能源價格,向民資開放能源就不可能落實到位,除非實施細則中有具體措施保證民資收益,否則單純講開放是沒有意義的。”林伯強說。
  多部委支持民營物流企業上市發債
  政府性資金對民間投資主體同等對待
  發改委、商務部等部委8日對外發布《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進入物流領域的實施意見》,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進入物流領域,進一步拓寬民營物流企業融資渠道,支持民營物流企業上市和發債。
  與此同時,發改委等部門還下發通知,要求對符合政府性資金支持方向的民間投資主體同等對待,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參與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和扶貧開發等領域的投資。
  意見提出,對符合條件的民營物流企業積極提供必要的融資支持,進一步拓寬民營物流企業融資渠道,完善民營物流企業融資擔保制度,發展物流業股權投資基金,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民營物流企業上市和發行債券。要鼓勵民間資本加強與制造企業合作,投資參與制造企業的供應鏈管理或與制造企業共同組建第三方物流企業,支持民間資本進入物流業重點領域和物流基礎設施領域,具體包括鐵路干線、客運專線等項目。
  此外,還要完善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工作,符合條件的民營物流企業同等享受營業稅差額納稅試點政策,民營物流企業同等享受已經出臺的大宗商品倉儲設施用地城鎮土地使用稅減半征收政策。
  意見還鼓勵民營物流企業做強做大,加快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規模和國際競爭力的民營物流企業,鼓勵民營物流企業為國內企業海外投資提供配套物流服務,加快建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物流服務網絡。
  在發布意見的同時,發改委等部門還下發通知,要求各部門在安排政府性資金要對民間投資主體同等對待,不得單獨對民間投資主體設置附加條件。
  通知規定,各部門在安排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時,對于在中國境內設立、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備案、包括民間投資在內的各類創業投資企業,均可以采用參股、融資擔保和跟進投資等方式進行扶持。對符合貸款條件的民間投資項目,可按規定程序申請使用國際金融組織和外國政府貸款,由財政部門和轉貸銀行進行轉貸。(王穎春)
  “橄欖枝”透露積極信號
  盡管民資進入能源領域仍舊困難重重,但近日中石油的幾個動作,已經釋放出了一些積極的政策信號。
  據媒體報道,中石油擬將克拉瑪依油田10個左右的地質區塊,向民資和其他社會企業開放共同開發。業內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不排除中石油旗下的吉林油田和塔西南油田會仿照克拉瑪依,未來也會進行招標。
  記者對此向中石油方面求證,盡管該公司有關人士并未證實,但該人士表示,未來面向民資和社會逐步開放上游資源,“這是符合公司大方向的。”
  日前,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李樸民表示,今年上半年即6月底前,新36條實施細則將全部出臺完畢。當前對于民資而言,門檻最高的行業莫過于能源、電信、鐵路等重大領域。此次業內人士最為期待的,也是上述領域能有“真金白銀”的鼓勵政策出臺。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家能源局正在牽頭制定煉油、煤炭、天然氣、煤層氣、電力等領域的實施細則,目前已經基本制定完畢,并有望于月底前正式對外公布。業內人士認為,隨著細則的公布,一些央企將作出更多類似中石油式的表態,民資分羹央企能源“禁臠”的速度也有望加快。
  在具體的參與模式上,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市場所的高級工程師徐博認為,由于民資規模較小,承擔風險能力也較弱,在投資回報上也希望是快周期的。因此類似于西氣東輸三線這樣耗資千億以上的工程,對單個民資而言不太現實,最好以資金打捆的方式參與。在天然氣領域,民企投資一些規模相對較小的LNG加注站和中小城市調峰站更為現實。
  6月底前實施細則將密集發布
  國稅總局近日下發通知,對現行稅收政策中涉及民間投資的六大類33項優惠政策進行明確,匯總形成《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稅收政策》。至此,共有多個部門出臺了“新36條”的具體實施細則。按照國務院的要求,6月底前,各部門將完成出臺“新36條”的實施細則的工作。這意味著未來幾周,將迎來出臺激發民間投資的政策密集期。
  繼2010年國務院印發《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非公經濟新36條”)后,2012年3月,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關于2012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的通知》,將“抓緊完善鼓勵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配套措施和實施細則”列為一項重要任務。并將鐵路、市政、金融、能源、電信、教育、醫療等7個戰略領域列為2012年鼓勵民資進入的重要領域。
  按照國務院的要求,今年上半年即6月底前,國務院40余部門將民間投資新36條的實施細則出臺完畢。
  中國證券報記者根據公開資料統計,目前已經有交通運輸部、鐵道部、衛生部、國資委、證監會、銀監會、國稅總局、發改委等先后出臺了具體的落實意見。可以預期,隨著“大限將近”,未來幾周將是“新36條”實施細則的密集發布期。
  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李樸民近日公開表示,(各部門的實施細則)重點是放寬市場準入,激發民間投資活力。按照國務院的要求,發改委在其中發揮協調作用,出臺一些具體的實施細則。
  據了解,住建部、水利部等已起草完成實施細則初稿,正在征求有關部門意見。電力、石油天然氣領域的實施細則制定工作也正在進行。國土資源部已經明確承諾礦業權將向民資全面開放;并將引入市場機制,開展頁巖氣探礦權招標出讓,以打破油氣領域的壟斷格局。
  此外,商務部正在制定民營企業“走出去”實施細則和鼓勵民間資本進入商貿流通領域實施細則。
  而市政、教育等傳統領域,也多為市場所看好,但傳統封閉的市場如何向社會資本敞開大門,政策如何落地,考驗相關部門的決策力。
  在政策的“暖風”下,民間資本開始躍躍欲試。近日有媒體報道,鐵道部將放棄蒙西至華中地區鐵路煤運通道的控股權,與此同時,神華集團、中煤能源、國家開發投資公司等社會資本將參與到其中來。這是鐵道部為了吸引民間資本,首次放棄對重大運輸干線的控股權。
  金融領域民資準入應進一步放寬
  近期,醫療衛生、鐵路、金融等多個領域陸續出臺引入民間資本的實施細則。其中,銀行、證券等行業的相關細則頗為引人關注。對此,多位專家和業內人士表示,金融領域在民間資本準入方面仍有政策空間,未來應進一步放寬準入限制,比如村鎮銀行發起人限制等。
  金融開放力度仍顯不足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張承惠認為,當前相關部門已在不斷推進金融領域開放,但是民資準入門檻仍然較高。未來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在市場準入方面仍有政策空間,“應該會有一些放松”。比如,目前的村鎮銀行、小貸公司在發展過程中遇到一些困難,未來可考慮剔除一些資質較差的小貸公司,適當擴大杠桿率;村鎮銀行的發起人限制也應考慮適當放松,否則村鎮銀行的發展或難有較大突破。
  銀監會2011年年報顯示,2011年底,在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總股本中,民間資本占比分別為42%和54%;在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總股本中,民間資本占比92%。其中,民間資本分別占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和已批準組建的726家村鎮銀行總股本的92%和74%。
  分析人士認為,從支持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的相關文件來看,動作確實比之前要大得多,但是仍稍顯力度不足。文件的出發點都是圍繞現有框架下,吸引民間資本參與增資擴股,特許經營牌照方面卻沒有任何松動的跡象。
  國泰君安高級經濟學家林采宜表示,以銀監會此前頒布的《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的實施意見》為例,對于設立村鎮銀行,雖然民間資本股權比例進一步放寬,但從本質上看,其經營管理的主導權仍然屬于主發起行。
  林采宜稱,主發起行仍然是第一大股東,《實施意見》還從股權比例和政策地位上保障了主發起行在村鎮銀行經營管理中的主導地位。另外,《實施意見》規定:“在市場準入實際工作中,不得單獨針對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設置限制條件或其他附加條件。”但“參與風險處置的”才允許單個企業及其關聯方“階段性”比例超過20%,這本身就是限制條件。林采宜直言,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業如果仍然停留在股權比例上做文章,沒有本質性的意義。從這個角度來看,鼓勵民間資本參股金融機構并不等于開放金融業。
  業內人士表示,當前證券業對于民間資本的開放也較為有限。比如,目前只開放民間資本參與增資擴股,而不放開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等特許經營的牌照。如果不徹底放開牌照讓民間資本獨立自主地參與競爭,壟斷仍然難以打破。從頂層設計層面,開放步伐不妨更大一些,從而讓民間資本明白進入新領域該干什么、該怎么干。
  引入民資利于結構轉型
  多位專家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民間資本、民間金融體系,作為我國金融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將在促進金融創新、金融改革等方面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民間資本的引入能夠為中國經濟結構轉型注入新的活力。
  中信建投認為,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長期看可提高銀行業的經營效率,改善銀行的公司治理結構。另外,銀行能夠更好為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服務。這相當于從上下兩個層面來支持民營資本的投融資活動。對于一部分有能力投資于銀行業的民營資本,應當給予其更大空間入股銀行業;對于另外一部分有能力投資實業的民營資本,給其提供資金,支持其投資實體經濟。
  分析人士指出,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包括金融領域在內的多個領域都已經或計劃出臺引入民間資本的實施細則,但是具體準入政策還需要進一步落實,能否真正做到在安排政府投資時對民間資本一視同仁仍有待觀察。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