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行業資訊

呼和浩特離區域物流中心城市有多遠?

2012-6-25 9:3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5月29日上午9點30分,隨著一架帶有“中國郵政EMS”標識的波音737全貨運飛機徐徐降落在白塔國際機場,中國郵政航空公司首次開通呼和浩特—鄭州—南京快遞往返自主航線。該航線開通后,呼和浩特與中國郵政速遞物流最大的郵件處理中心———南京航空速遞物流集散中心實現直接連通,自治區中西部城市到全國50多個主要城市標準特快將全部實現當日收寄,次日投遞,其他多數城市也將實現次日遞或隔日遞。近年來,呼和浩特市作為全區政務、金融、服務中心,物流業正在快速崛起。
  前幾天,居住在呼和浩特市丁香佳園小區的劉豐艷女士在一家北京的購物網站上精挑細選了一臺46英寸液晶電視,下了訂單之后,僅隔了兩天,那臺選好的液晶電視便由物流公司的工作人員送到了劉女士家中。
  隨著網絡購物的興起,越來越多的首府市民在享受足不出戶購遍世界的同時,真切地感受到了物流業迅速發展帶來的便利。
  來自呼和浩特市發改委的數據顯示,物流業正成為呼和浩特市城市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十一五”末,呼和浩特市物流業實現增加值340.4億元,是2005年的3.40倍,年均增長27.7%,物流業增加值占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和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31.1%和18.2%。
  首府物流業未來如何發展?2009年,國務院出臺的《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呼和浩特市被列為17個區域物流節點城市。《內蒙古自治區“十二五”物流業發展規劃》和《呼和浩特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中都指出了“呼和浩特市建設區域性物流中心”。在國家、自治區的政策推動下,在今年4月制定的《呼和浩特市物流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呼和浩特市被定位為“呼包鄂經濟區物流中心城市”、“西部地區城市配送體系建設示范城市”、“國家向北開放重要國際物流節點城市”,區域物流業中心城市的發展藍圖浮出水面。
  呼和浩特市發改委有關人士介紹,呼和浩特地處我區呼包鄂金三角地帶,是連接黃河經濟帶、環渤海經濟圈和亞歐大陸橋的重要樞紐,也是中國向俄羅斯和蒙古國開放的橋頭堡。隨著經濟一體化發展進程的加速,產業定位更趨合理,區域協作更加頻繁。充分發揮呼和浩特市在區內、全國乃至中俄蒙地區的區位優勢,打造自治區高水平的物流服務體系、承接區域物流業需求、建設區域物流中心城市成為呼和浩特市的必然選擇。
  多重優勢助首府領跑區域物流
  區域物流中心的形成首先應具備有利于區域內物資快捷、方便、高效流通的交通環境。呼和浩特市鐵路、公路、航空運輸等龐大的立體式交通網絡為物流業發展提供了極大的活動空間。呼和浩特白塔機場運營航線81條,通航城市56個,是自治區最大的國家級航空口岸機場和區內唯一的國際定期航班機場之一;公路網絡四通八達,京包高速、國道109線、110線、209線、省道102線、103線、104線穿境而過,京包線和呼準線在此交會,這里是45個國家公路主樞紐之一,目前已形成以京藏高速、呼準高速等高速公路為骨干、國道省道為框架、城鄉公路為脈絡,輻射轄區城鎮、鄉村、牧區的公路交通網;隨著呼包鐵路電氣化改造的完成和集包鐵路三四線工程的實施,呼和浩特市將成為我國西北地區重要的鐵路樞紐。早在2005年,呼市就開通了呼和浩特———法蘭克福鐵路集裝箱專列(如意號),全程運輸距離9814公里,途經德國、荷蘭、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匈牙利、保加利亞、立陶宛、白俄羅斯、俄羅斯等多個國家,是目前國際鐵路集裝箱營運路程最長的鐵路之一。
  與此同時,經濟的快速發展成為呼和浩特市物流業發展的推動力。目前,呼和浩特市乳品加工、電力、化工、冶金、生物制藥、裝備制造等優勢產業規模不斷壯大,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發展迅速。神舟硅業、大陸多晶硅、中環單晶硅項目、神州光伏太陽能電站項目、丹麥維斯塔斯集團風機制造項目、中石油500萬噸煉油項目、中海油天野化工6萬噸聚甲醛項目、中國華能集團風電場項目以及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大通信集團建設的大型云計算數據中心項目等一批重點項目培育和引進,為呼市的物流業發展帶來了生機。以產業帶市場,引發商品流、資金流、信息流的集聚,呼和浩特市成為內陸市場與國際市場相聯接的重要樞紐,集散和輻射作用日漸顯現。首府地位、綜合運輸樞紐、商貿中心、金融服務、人才教育等多項得天獨厚的優勢,助力呼和浩特市領跑區域物流。
  物流企業搶灘登陸贏發展
  美通首府無公害農產品物流中心是目前內蒙古地區規模最大、基礎設施最好、輻射范圍最廣、標準化程度最高的大型綜合食品物流中心。來自全國各地的車輛大批涌入市場,一輛輛來自外市、縣區的車輛滿載而歸,交易異常火爆。據市場負責人介紹,這里已經建設成為集信息、倉儲、交易、冷鏈運輸、簡單加工為一體的功能完善的農產品物流中心,目前各類食品的經營量已經占到首府地區市場供應總量的80%以上,其中蔬菜占85%,水果占98%以上,全年市場交易額突破100億元。
  美通首府無公害農產品物流中心僅僅是呼和浩特市物流企業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事實上,隨著呼和浩特市經濟總量增長、產業結構的調整,貨運量也持續增長,物流產業規模加速擴張。“十一五”末,全市社會物流總額達1579.8億元,是2005年的2.15倍,年均增長16.5%。全市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物運輸總量9568萬噸,是2005年的1.48倍,年均增長8.2%。
  順應區內外不斷旺盛的市場需求,物流企業抓住商機,從小到大、由少到多贏得發展。國內大型知名物流企業如中遠國際貨運有限責任公司、中外運空運發展股份公司、中儲物流、郵政物流、佳吉物流、天地華宇、宅急送、安快物流等都已進駐呼和浩特市;鐵通物流、道達物流、信普譽物流等本土第三方物流企業不斷發展壯大。以華聯、國美、蘇寧、潤宇裝飾城、美通無公害農副產品批發中心為代表的一批功能完善、具有區域影響的商品交易配送中心、批發市場和大型超市等物流經營企業快速生長。如今,呼和浩特已占據自治區中部地區集散及配送中心地位,其商品已輻射蒙古、我國西北地區和我區中西部地區,形成了以大型批發零售網點為骨干,中小網點星羅棋布的多成分、多層次、多業態的商業網點體系。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十一五”末,呼和浩特市年營業額超2000萬元的物流企業達50余家。今年3月,國家統計局呼和浩特調查隊對呼市列入年報范圍的15戶物流企業進行的一次發展狀況隨訪顯示,2011年有66.6%的企業認為企業經營狀況良好。
  距區域物流中心城市還有多遠?
  呼和浩特物流業高速發展的背后也存在著一些隱憂。城區內已有物流節點設施未來發展空間有限,需要提檔升級;工業物流發展緩慢,供應鏈管理應用有限,物流業作為生產性服務業的地位體現不明顯;服務城市生活的城區物流配送體系尚未建立,加大了城市交通擁堵和環保壓力;物流信息化水平較低,農產品冷鏈物流、物流金融等業態發展緩慢;物流企業規模小,專業化水平低,服務能力弱……呼和浩特市與建成區域物流中心城市還有一定距離。
  圍繞“打造一流首府經濟,建設一流首府城市”的戰略發展目標,緊抓呼和浩特市獲批“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城市”的良好機遇,將物流業作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先導產業,發展成為支柱產業已成呼和浩特市決策者的共識。
  按照《呼和浩特市物流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呼和浩特將圍繞“五園多中心”等物流節點大力優化物流業發展布局,重點發展白塔空港物流園區、呼南物流園區、興盛物流園區、金山物流園區、盛樂物流園區和各旗縣的綜合物流中心及為乳業、化工產業、裝備制造等優勢產業,新能源、生物制藥等戰略新興產業和商貿流通、電子商務等現代服務業的專業物流中心。建設工業物流、商貿物流和農業物流三大產業物流體系,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推進國際物流發展,實施物流技術服務創新,提升首府服務業發展水平。
  目前,呼和浩特市如意總部基地建設初見成效,金山綜合物流園區已經初步形成了物流企業集聚發展的物流產業鏈,白塔空港物流園區、盛樂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建設穩步推進,土左旗沙爾營、托縣鐵達、和林縣大紅城以及清水河等煤炭物流園區正在加緊建設。隨著一批重點物流項目的啟動建設,構筑區域性物流中心基礎,多元化參與發展的格局已具雛形。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