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出口加工區瞄準“千億”發力
2012-6-25 9:0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6月中旬,郴州出口加工區組織人員赴臺參加“盛情湖南·相會臺灣”活動,廣邀臺資企業負責人到郴州走一走、看一看,加深合作,互惠共贏。園區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劉志偉說,吸引臺商投資,是他們培育產業集群、建設“千億園區”的重要舉措之一。
完善基礎設施營造最優環境
郴州出口加工區是我省目前唯一的國家級出口加工區。近年來,該區瞄準“千億園區”發力,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加快發展主導產業。去年,實施基礎設施建設項目25個,完成投資12.5億元,新建標準廠房120萬平方米。今年,又安排基礎設施項目46項,至5月底已完成投資9.57億元。園區已具有保稅區、保稅物流園區、保稅物流中心(B型)的政策和功能,是當前國內對外開放區域中層次最高、政策最優、功能最全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之一,在全國率先開通“F通道”,通關時間僅3分鐘,為企業營造了最優發展環境。
突出大項目、產業鏈、園中園招商
郴州出口加工區樹立“大招商、招大商”理念,突出抓大項目招商、產業鏈招商、“園中園”招商。他們緊密跟蹤產業轉移新動向,主攻珠三角,拓展長三角,放眼港、臺地區及日、韓等國,聯絡世界500強企業和跨國公司,對接中央和省屬大企業、優質上市公司、大型民營企業和總部經濟,引進了一批戰略投資者,并成功引進富士生態產業園、建成了臺灣工業園。富士生態產業園計劃總投資150億元,以吸引珠三角地區家用電器、重工企業轉移為主。臺灣工業園規劃用地10平方公里,依功能劃分為電子信息產業區、家電重工產業區、商貿服務區和生活居住休閑區,為臺資企業在園區發展提供平臺。
初步形成高新技術產業集群
目前,郴州出口加工區已引進企業160余家,初步形成了有色金屬新材料、電子信息、先進制造、商貿物流等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園區先后被認定為國家高技術服務業產業基地與湖南稀貴金屬深加工產業基地、湖南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園區、湖南“十大最具投資價值產業園區”。去年,在全省省級以上產業園區新型工業化考核中名列第4名。
■白培生 鄧明 李秉鈞 段曉釗
國內連線
扶貧標準大幅提高
上億低收入人口受益
10年來,我國扶貧開發取得顯著成就,農村居民的生存和溫飽問題基本解決。按原來的扶貧標準,我國2010年底的農村貧困人口減少到2688萬,提前實現了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貧困人口減半的目標。
扶貧標準實現巨大飛躍
去年,中央決定將農民人均純收入2300元(2010年不變價)作為新的國家扶貧標準,這個標準比2009年提高了92%。按照新標準,我國農村貧困人口將從2688萬人增加到1.28億人,占農村戶籍人口的13.4%。這意味著中央政府將更加努力服務于貧困人口,貧困人群將會更多地從經濟增長中受益。
回望1986年第一次制定扶貧標準時,我國將農民人均純收入206元作為貧困標準。此后,這一標準隨物價變化不斷提高,到2010年為1274元。如今,扶貧標準又實現了從1274元到2300元的巨大飛躍。
連片特困地區是扶貧開發主戰場
去年公布的《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提出,連片特困地區是新時期扶貧開發主戰場。連片特困地區共有14個片區680個縣。
國家和社會各界將給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