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后三年決戰時期 構建公路管理新體系
2012-6-19 14:0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經過1000多個日日夜夜的頑強拼搏,三年決戰取得了全面勝利。三年期間,建設二級公路2935公里,農村公路60799公里。貨暢其流、人便其行,一張張便捷的交通網鋪就在龍江大地上。
奮戰與輝煌已屬于昨日。當前,全省公路交通工作進入“轉型、轉段”后三年決戰時期。如何捍衛三年決戰的建設成果,在新的歷史時期,面對新的戰場,那么,交通人如何站在新的起點上,肩負起新的使命,打好這場戰役;在實際工作中,如何更好地踐行龍江交通精神,用才華與睿智保護好三年決戰的成果。日前,就有關問題,記者采訪了黑龍江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成員、省公路局局長段建國。
記者:我省公路已完成了大規模的建設,從今年開始,轉入后三年決戰期,工作重心轉移了,角色也轉變了。對此,省公路局將采取什么樣的管理舉措,迅速投入決戰期的戰場,又好又快地推進我省公路建設全面進入轉型、轉段時期?
段建國:從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大規模的公路建設之后,都是把“養”字提到前面來,迅速轉變發展方式,從“以建為主”轉入到“養建并舉,以養為主”,進入養、建、管、運四位一體的新的交通發展模式。建設和養護是手段,管理和運輸是目的。“管”字最終就是通過有效的管理,使全社會的綜合運輸成本呈下降趨勢。現在全國綜合運輸成本占GTP總量的20%,我省還要高于這個比例。為此,通過養、建、管、運四位一體的管理理念與模式,降低我省綜合運輸成本,為社會提供優良的公路運輸環境,有力支撐我省“八大經濟區”、“十大工程”的建設,這是交通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宗旨。
全省公路建設三年決戰,徹底改變了我省公路交通的落后面貌,公路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了新的跨越。三年決戰剛剛結束,省交通運輸廳黨組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號召,汲取國外先進理念,遵循交通發展的必然規律,及時提出了實現轉段、轉型的交通發展新戰略,把工作重心從重建設及時轉移到養建結合、以養為主上來。省公路局黨委認真貫徹廳黨組的安排部署,遵循廳黨組“拓寬思路、完善制度、提升管理、統籌擺布”的16字方針,積極推進實施“11234工程”(即大力弘揚龍江交通精神,扭住養護管理年這個中心,深入推進公路工作轉型、轉段,重點突出養護、建設、路政三條主線,出重拳加強管理,推動“四個進一步”,努力實現全省公路工作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以養護和管理為重點,在養、建、管、運四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記者:十二五,國家把建設投資傾向于國省干線公路,省公路局將如何借此機會,做好國省干線公路的養護與管理,來完成“養護管理年”的各項指標和任務?
段建國:你這個問題提得好,在“養、建、管、運”四位一體的發展模式中,我們要著重突出“養”字,但要把“養”的文章做好絕非易事。到今年十月份,我省高速公路將達到4300公里,國省干線公路網總里程要突破一萬公里,在農村公路路網中,鄉道5.7萬公里,村道6.4萬公里,縣道超過8千公里。農村硬化路面達到了12.7萬公里。三大路網公路里程的增加,意味著養護管理的任務將更加繁重。國省道承接高速路和農村路,是三大公路網中的“橋梁”,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加強對國省道的養護管理更成為擺在公路交通部門面前的迫切任務。
目前,我省高速公路的養護工作實行省、市和養護工區三級管理,正朝著市場化方向發展。相對于高速路的養護工作,國省道的養護現狀不容樂觀。一是投資不足。“九五”、“十五”、“十一五”三個五年計劃期間,由于受國家投資政策的影響,國省道的建設速度與投資規模既慢又少,對國省道的投資不超過整個國家投資總量的15%。加之養護資金投資標準的測定一直沿用2002年制定的標準,十年沒有變化,而養護機械和原材料價格成倍增長,員工工資的政策性調整,造成了養護資金嚴重短缺。二是體制不順。機構臃腫、人員超編嚴重,舊有的養護管理模式和機制,嚴重束縛了人才選拔等工作的開展,嚴重制約了養護生產發展,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現代交通運輸的需求。
令人高興的是,十二五,國家調整了對國省道的投資政策,投資增速達到了40%。這意味著今后我省對國省道改造步伐將進一步加快,得到國家補貼投資也將增大。
困難與希望同在,挑戰和機遇并存。我們要緊緊抓住國家政策調整的戰略機遇期,圍繞交通運輸部實施“養護管理年”安排部署,堅持養護管理“理念、政策、責任、資金、考核、機制”十二字方針,堅持理念創新、靈活把握和運用政策,做到“四個進一步”:進一步抓住國家政策調整的重大機遇期;進一步把以管理為核心的各項工作落實到位;進一步確立國省干線公路和農村公路政府、社會、行業“三位一體”的管理格局;進一步爭取和利用好國家和省支持公路發展各項政策,乘勢而上,實現公路事業更好更快發展。
今年省公路局在做好公路養護體制改革調研的基礎上,抓住我省事業單位改革的良好契機,盡早實行事企分開、管養分離,解決編制、機構、人員、資金、考評體系等制約公路養護發展的根本性問題。
記者:保護好農村公路對于發展我省新農村建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監管主體的省公路局,將采取什么措施,加強對我省農村公路的養護與管理?
段建國:近年來,農村公路的大發展是交通人對社會的一大貢獻,養護管理好農村公路,關乎社稷民生,我們深感責任重大。要想養好農村公路,應該從落實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體制、機制、制度入手,盡快實現“五個到位”,即:管養責任落實到位、機構人員配備到位、制度制訂執行到位、資金籌措管理到位、監督檢查考核到位,快速提升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在責任落實上,要進一步明確縣級政府在農村公路養護管理中的主體地位,建立目標考核體系,實行市長、縣長、鄉長、村長“四長”負責制,層層簽訂目標責任狀,將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納入政府目標考核體系,從根本上改變農村公路管養主體缺位的問題。在資金投入上,將采取“以獎代投”的辦法。從今年開始,省級財政將設立農村公路養護“以獎代投”專項資金,省公路局制定了《黑龍江省農村公路養護質量考核辦法》,按照“規范公平、鼓勵先進、引導投入”的原則,實行考評獎勵制度。有關部門每年進行兩次檢查。確定年度“以獎代投”的資金分配方案。
在資金監管上,今年省財政、交通部門將制定出臺《黑龍江省鄉村既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管理辦法》,完善資金管理和監督制度,同時,按有關規定,財政、審計、交通主管部門將定期對農村公路管養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確保專款專用。在養護模式上,要朝著縣級公路實行專業化養護,鄉級公路實行專民結合的養護,村級公路實行村路民養的方向發展。在管理模式上,要逐步實行管養分離,組建養護公司,走市場化養護道路,實施招投標、合同化管理,養護向機械化、專業化邁進,最終實現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規范化。
在監管手段上,要大力推進養護管理示范縣工作,計劃全年創建15個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示范縣,創建15個科技標準路段,經驗成熟后以段代線在全省推開。每個縣還要建設文明示范路段,建一個示范的環線,用以點帶面的方式推動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朝著規范化、早期預防方向發展。
記者:今年省公路局在抓好養護管理的同時,在建設上還有哪些工作要做?
段建國:剛才我說突出一個“養”字,回答你這個問題,就是要兼顧好一個“建”字。今年,我們一方面將全力做好三年決戰期間交工項目剩余工程的收尾工作。對省道哈肇公路通河至湯原段等5個項目剩余的部分排水、防護等尾留工程,要按照工程量,制定工作計劃,明確人工、材料、機械數量,備料、進場時限以及質量保證措施,在2012年8月前完成剩余工程。另一方面要抓好34個國省道改造項目的監管工作。
記者:養護、建設是硬指標,今年省公路局在增強行業軟實力上將采取哪些措施?
段建國:提升行業軟實力,要抓好一個“管”字。一是要繼續抓好路政管理和治超工作,搞好執法宣傳,嚴厲打擊侵路占路和車輛超載超限行為,保護好路產路權,創造路暢民安的優良運輸環境。
二是加強行業文化建設。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在全系統形成統一的指導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強大的精神力量和基本的道德規范。深入開展好“創業、創新、創優”活動。通過慶祝“養路工人節”(公路養護宣傳日)、公路文化建設“十百千”活動、開展群眾性的“學樹建創”
活動等符合公路行業特點、務實管用、特色鮮明的活動載體和平臺,大力宣傳、推廣行業先進典型,激發公路職工愛崗敬業的積極性,全面提升公路工作整體水平。
明天就是我省第19屆養路工人節,也是我省第二個公路養護宣傳日。我們要充分利用好養路工人節這個平臺,大力弘揚龍江交通精神。目前,省公路局弘揚龍江交通精神先進事跡巡回報告團已經深入哈爾濱、齊齊哈爾、牡丹江、穆棱、鶴崗、雙鴨山等地,宣講三年決戰中涌現出來的先進人物和模范事跡,效果很好,先進人物的事跡在系統內廣泛地傳播,極大地激發了公路行業廣大干部職工的勞動熱情。
記者:您說過養、建、管是手段,運才是目的,公路交通的發展,給交通運輸帶來哪些變化?
段建國:“十一五”以來,尤其是三年決戰以來,公路基礎設施的改善提升了路網功能,給交通運輸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目前,我省13個地市、34個縣通了高速公路,64個縣實現二級以上高等級公里相連接。12.7萬公里的農村公路實現了縣縣通 、鄉鄉通 、 村村通硬化路面。全省有8個國家級客貨運樞紐正在陸續建設,縣一級貨運站根據規劃已經啟動,將在十二五末期全部完成對931個鄉鎮客運設施的建設,在此期間,鄉一級貨運設施建設也正在有序按規劃啟動,加速對9121行政村客運停靠站的建設步伐,實現客貨同步運輸建設的步伐不斷加快,讓更為便捷、順暢的公路交通網絡,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正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段建國最后說,三年決戰的巨大成果,不僅凝聚著全體交通人的心血和汗水,還承載著社會各方面的贊譽和肯定。為此,我們將大力弘揚龍江交通精神,以強烈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做好后三年決戰時期的各項公路工作,為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