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回落不足喜 定價機制待改革
2012-6-12 7:0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淑靜
國家發改委近日宣布,5月10日凌晨下調汽柴油零售價格。專家認為,今年的油價調整充分暴露了現行定價機制的滯后性,囤油投機成風,市場忽冷忽熱,建議取消調價的審批環節,盡快推出成品油定價新機制。
多地93號油回“7”時代
5月9日發改委宣布,5月10日零時起下調成品油價格,幅度為汽油330元/噸、柴油310元/噸。這是2009年以來國內成品油最大的降價幅度。具體到北京市場,記者了解到,京93號汽油最高零售價調整為8.07元/升,降低了0.26元;97號汽油8.59元/升,調低0.28元。調價后,我國大部分地區93號汽油應該回到了“7”時代,但是不包括北京。
5月9日下午關于降價的消息開始滿天飛,一些網友在傳遞興奮的同時,仍有“漲多降少”的抱怨。“希望堅持下去繼續降,別漲一大截,降一點點。”王女士聞訊后很高興,不過因為上次漲價太猛,此次降幅還是感覺不解渴。
現行機制致囤油投機成風
油價下調本應是喜事,但一則幅度有限,二則市場期盼的定價新機制仍舊悄無聲息,因此業內對于此次發改委的舉措失望情緒較濃。
現行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從2009年5月開始實施,經過3年時間,機制暴露出來的問題越來越嚴重。
石油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董秀成認為,囤油投機、油品市場忽冷忽熱、調價不到位等諸多問題,都和現行的成品油定價機制有關。
以上次3月20日的上調為例,市場早已觀測到國際油價大幅上行,預測國家將在一段時間內漲價,因此大量經銷商囤油,造成市場出現一定程度的油荒。而在油價上行之后,經銷商囤的汽油柴油又面臨著銷售不力的局面,導致各大加油站紛紛降價促銷。
隆眾資訊成品油分析師徐瑩介紹,4月份,中石油、中石化位于華東的加油站多數未能完成銷售任務,部分加油站甚至只完成了5成左右的任務量,加入了與民營加油站降價促銷的競爭之中。北京、上海等地在一些時段能夠享受到每升約0.2元的優惠幅度,部分民營加油站的優惠幅度可以達到0.5元左右。即便如此,一些在2、3月份大力囤油的經銷商手中還有余油。
董秀成認為,現行的定價機制存在滯后性,一些投機商完全是無成本的投機,使得原本價格機制就沒理順的石油市場更加混亂。
專家建議取消調價審批環節
此外,發改委在現行的定價機制面前也成了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每次油價調整,發改委都會被罵。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多次在媒體會上表示,每次一調油價,挨罵的都是他們。此前發改委被指責“漲快跌慢”,但是縱觀近來幾次調價過程,發改委在漲價時總是拖延,降價則相對干脆。
此次降價有分析師認為年內一共漲了900元/噸,降卻只降了300元/噸左右,漲多降少。董秀成認為,漲多降少的確存在,但不是發改委故意為之。現行成品油調價機制雖然規定了22天4%的公式,但實際上國家對于漲價更加審慎,總是拖延,導致出現上次調價之時的三地變化率遠超4%的情況。
公眾對發改委的審慎并不買賬,董秀成認為,新機制如果出臺存在困難,就應該盡快取消現行機制的審批環節。只要油價到了4%的紅線,該上調就上調,該下降就下降,不要給投機商留下市場空間,避免投機囤貨等行為,讓市場平穩運轉,也讓公眾更加明白成品油定價機制的運轉方式。“盡快出臺新機制。”董秀成表示。其實無論是中石油、中石化還是政府有關部門,都認識到現行的定價機制問題多多,但新機制卻一再難產。
國際油價難回低位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在微博上發表觀點稱,新機制將更加與國際接軌,若在國際油價上行周期推出,則未來中國油價上調將更加頻繁,這也是新機制推出遇到的最大難題。
林伯強表示,國際油價如果處于下行周期,則新機制推出的步伐將會加快。目前雖然國際油價連續多日下跌,但林伯強認為,由于伊朗問題并未得到最終解決,地緣政治危機仍然存在,國際油價并未進入下行通道,新機制的推出時機還未來到。
董秀成認為,現行機制暴露出的問題已經越來越多,國際油價難再回50美元/桶的價位,甚至想等到80美元/桶這樣的機會都比較難,如果一再拖延,損害的將是整個國民經濟。
按照此前媒體的報道,新機制已經基本成型,調價周期將縮短至10天左右,由新華08作為第三方平臺公布價格,中石油、中石化的自主權或將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