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快遞資訊

快遞國標何以“叫好不叫座”

2012-5-8 13:0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5月1日起,快遞服務系列國家標準正式實施。相比較舊的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對“先驗后簽還是先簽后驗”等問題作了明確規定,并對快遞實名制做了新規定,市民今后在郵寄快遞的時候需要攜帶身份證。此外,新國標還對服務時限作了規定,同城3天異地7天快件不到將被視為延誤。記者近日調查發現,盡管快遞國標已經實行多天,但實際推行效果并不理想。

  快遞國家標準改變挺多

  和舊標準相比,快遞服務系列國家標準最大的改變就是明確了長久以來爭議不斷的“先驗后簽”還是“先簽后驗”問題。一直以來,一些快遞企業要求消費者在收件時必須先簽字后驗收,不少消費者對此意見很大,很多服務投訴也因此產生。如今,隨著新標準的實行,這一問題終于有了解決方案。

  新標準規定:“對于普通快件,在外包裝完好的情況下,收件人應簽字確認。如果收件人擔心發生內件丟失、短少、損毀等問題,可以在簽字后和收派員一起對內件進行驗收。發現有問題,收件人可向快遞服務組織索賠。如果外包裝出現明顯破損等異常情況,快遞企業收派員應告知收件人先驗收內件再簽收。”業內人士表示,先簽后驗還是先驗后簽一直是快遞行業的爭議焦點,快遞服務系列國家標準對此做出了區別對待,這兼顧了消費者和快遞企業的利益。

  對于網絡購物,新標準沒有簡單地統一規定為“先驗后簽”還是“先簽后驗”,而是要根據快遞服務組織和寄件人(商家)的約定。具體來說,快遞企業應當在收寄快件時,與寄件人(商家)提前約定投遞時到底是“先驗后簽”還是“先簽后驗”,其次,寄件人(商家)應當將驗收的具體程序等要求,以適當的方式告知收件人,讓收件人提前知曉,明晰自身的權利。市民張女士經常在網上購物,她告訴記者,其實現在不少網絡賣家已經在這樣做了,發貨時會提醒買家先驗貨再簽收。業內人士提醒,市民網購時可先向賣家咨詢或者向賣家提出要求,讓賣家與快遞企業在收寄快件時提前約定“先驗后簽”。

  對于消費者,新標準也提出了不少要求。如國標新規還對快遞實名制做了規定,所以市民今后在郵寄快遞的時候切記把身份證帶上。此外,對于代收的情形,國家標準規定,快遞服務組織應注意沒有經過收件人或者寄件人同意,收派員不能將快件交給其他人簽收,包括單位的收發、小區的門衛等,否則由此出現快件遺失等問題,快遞服務組織應當承擔全部責任。

  各企業執行力度參差不齊

  對于新的快遞標準,快遞企業和不少消費者都持歡迎態度。“和原來的行業標準相比,國標雖然變化挺大,但實際上在國標出臺前,我們也是這么做的。”濟南順豐速運有限公司一位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對于順豐來說,新國標實際上是把企業內部標準提升到了國家高度,對此順豐公司并沒有太大的執行壓力。他表示,快遞服務國標的出臺,對于促進行業和企業健康發展是有好處的,對此順豐將嚴格按照國家規定執行新標準。“國家的制度和要求,我們無條件地貫徹實施。”濟南圓通等快遞企業負責人也表示,將嚴格按照國家規定執行相關標準。記者了解到,為幫助快遞員更快地熟悉、執行新標準,順豐、圓通等不少快遞企業都針對新國標對員工進行了相關培訓。

  記者發現,國標執行后,并沒有獲得消費者的全面贊同,不少消費者對國標還存在這樣那樣的擔憂。“現在個人信息很難保密,如果讓不法分子得到了我的個人信息就麻煩了。”市民張先生坦言,對于國標要求寄件出示身份證的規定,他覺得有點不放心。淘寶一位賣家告訴記者,他做的都是散貨生意,每件物品都是一個小包,如果挨個驗視實在太麻煩。另一方面,作為檢視方的快遞員也往往不具備驗視危險品的專業技能,不少快遞員表示對于驗視物品自己也覺得沒把握。接受采訪時,一位業內人士也坦言,雖然新國標對企業和消費者都是好事,但實際執行起來還是有些難度。“從新國標實行兩天看,有些客戶對新國標并不滿意,覺得新國標執行起來太麻煩。而且提出類似要求的不少都是老客戶,大家都是熟人,作為企業,我們也不好強制他們執行,只能履行告知義務。”省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快遞企業負責人這樣對記者表示。

  國標實行3天后,記者調查發現,在實際執行中,不少消費者甚至不知道國標出臺的事情,而個別企業和快遞員也未履行告知義務。“新標準?最近寄收快件時,沒發現有什么區別啊?”市民張女士表示,快遞員在寄件時根本就沒有提到必須出示身份證和開箱驗視的要求,因此她對于新標準一無所知。一些快遞員對國標也有不同看法。“我們都是執行計件工資,國標一實行,又是要開箱驗視,又是要告知寄件人出示身份證,無形中增加了很多時間,干這活更難了。”一位快遞員這樣表示。更有甚者,一些快遞公司并沒有把國家規定當回事。當記者問起國標實行后有何變化時,省城一家大型快遞公司快遞員表示,最大的變化是用戶可以先驗貨后簽收了。但他也直言新標準實行起來難度很大,對于新標準,目前該公司尚無硬性規定。還有一些快遞員則干脆三緘其口,“不好意思,我現在忙著,有時間再說吧。”

  缺乏強制力令人擔憂

  針對新標準執行力度參差不齊的現象,業內人士分析,這主要由幾個方面原因造成。首先,由于國標增加了很多新規定,如開箱驗視、當面簽單等,都要花費快遞員很多時間,這樣一來就造成效率損失。省城一位快遞企業負責人也表示,新國標在收派件的處理手續和攬收時間上有一定的影響,增加了快遞員的工作量。“打個比方,原來快遞員收派一個快件可能花費20分鐘,現在時間可能要增加一倍,甚至更多。”

  該負責人告訴記者。一般而言,效率上的損失就要依賴管理的改進以及人力的增加來彌補,但由于快遞業門檻比較低,除少數大型企業外,大部分企業都是小型企業,資金鏈比較薄弱,因此難以承受效率上的損失,新標準的執行力度打折扣也在意料之中。

  在采訪中,不少專家也認為,快遞業普遍實行的加盟模式也是引發國標執行不力的原因之一。業內采取直營模式的快遞企業比較少,大多數企業都采取加盟模式。這種模式下總部對員工的控制能力并不是很強,是否履行國家標準就要看加盟企業的積極性。而加盟企業往往因為自身利益,不愿意執行國家標準。不少專家和業內人士在接受采訪時都表示,《快遞服務》國家標準雖然對很多問題做了規定,但在執行上并不具備強制性,特別是沒有規定相應的配套處罰措施,可能引發客戶和快遞從業者的爭議,難以使新規落到實處。業內人士指出,快遞業中屢屢出現的快遞變蝸牛、受損投訴無門等亂象,源頭都在于快遞行業的管理監督缺乏規范:一方面,現行法律并沒有明確賦予哪個部門具體的行政管理權;另一方面,零散的法律規范又缺乏系統性和實用性。制度規范的滯后性,導致了整個行業的混亂,損害著消費者的權益。因此,不少業內人士呼吁,國家應當盡快出臺快遞服務相關執行細則,明確監管部門的職責,確保快遞服務監管有法可依。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