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資料市場一季度走穩、第二季度將回升
2012-5-4 12:3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曾慶寶
一季度,國民經濟增速繼續回落,但出現趨穩跡象。與此相應,生產資料流通規模增速繼續減緩,但依然保持適度增長水平。總的來看,市場運行呈現“規模增勢緩中趨穩、供需差率有所下降、市場價格穩中回升、行業結構出現改善、企業效益降幅收窄”的基本特征。
從后期走勢看,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 (PMI)指數顯示,今年前3個月制造業PMI及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均保持在擴張區間,且呈現連續4個月回升之勢;從國際環境看,JP摩根全球制造業PMI以及生產指數連續4個月保持在50%以上,表明整體上全球制造業呈現穩步復蘇之勢,尤其是美國的復蘇態勢更為穩健。
據此判斷,在宏觀政策預調微調作用下,第二季度我國生產資料市場發展企穩回升的可能性較大,生資價格也將繼續保持2、3月份的升勢,但漲勢整體上溫和可控;同時也預示著宏觀經濟緩中趨穩、穩中向好的基本走勢。
1
市場運行的基本特點
在宏觀經濟總體走勢緩中趨穩的背景下,一季度生產資料市場發展呈現以下基本特征。
1.規模增勢緩中趨穩
據初步統計核算,一季度,全社會實現生產資料銷售總額11.3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 (下同),同比增長12.1%;社會物流總額38.6萬億元,同比增長10.9%。兩個指標增速均在10%以上,雖然較去年同期繼續較大回落,回落幅度3個百分點左右,但同1~2月份相比,均出現0.1個和0.3個百分點的回升,反映出市場發展緩中趨穩,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如圖1)。
從前3個月的走勢看,生產資料流通與物流市場呈現緩中趨穩這一走勢是與國民經濟發展相協調的。主要體現在與GDP增長相協調。一季度GDP增速為8.1%,從而,生產資料銷售總額與GDP的彈性系數為1.49,繼續保持在1.2~1.6的最佳區間范圍內。
2.供需差率有所下降
伴隨著3月份宏觀經濟出現趨穩跡象,生產資料市場活力增強,市場需求有所回升,盡管仍存在產能過剩帶來的供過于求的問題,但供需差率有所下降。根據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統計監測,截止到3月末,30種主要生產資料的供需差率為4.3%,較2月末下降0.4個百分點,顯示出生產資料供過于求的形勢有所緩解。而出現這一好轉局面的原因主要表現在生產資料內需增速的上升。經初步可算,盡管一季度30種主要生產資料的出口同比增速較1~2月繼續回落1.8個百分點,但內需增速回升0.5個百分點,帶動市場總需求回升0.4個百分點。
但值得注意的是,當前生產資料供需差率仍然偏離了-3%~3%的最佳區間范圍,反映出產能過剩的問題依存。加大過剩產能行業淘汰和整合力度仍將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的重要內容。
3.市場價格穩中回升
整體上,3月份生產資料市場價格繼續保持穩步回升趨勢,當月環比上升0.6%,這是自去年9月份以來,市場價格連續第二次出現環比上漲。從監測的大類品種看,黑色金屬類止跌回升,汽車及有色金屬類轉升為降,原煤和建材類產品繼續回落,成品油、木材和機電產品維持上揚,而化工產品與上月基本持平 (如表1和圖2)。
當前生產資料市場價格的回升是適度的和必要的,具體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3月份價格的升幅較2月份趨緩,走勢的穩定性增強,2月份生產資料價格環比上漲0.8個百分點,而本月漲幅回落0.2個百分點;二是價格的適度上漲對于增強企業活力、促進生產資料各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從國際市場看,3月份,大宗商品進口價格繼續保持下降趨勢,但降幅收窄,一季度整體呈現持續下行走勢,1~3月累計比年初價格下降3.1個百分點;而出口價格本月環比出現大幅下降,一季度整體上表現為震蕩中小幅上揚,1~3月累計比年初價格上升2.0個百分點。
根據海關總署提供的統計資料核算,3月份,主要生產資料平均進口價格環比下降0.9%,降幅較上月縮小0.4個百分點,其中,工業生產資料下降約為0.9%,而農業生產資料繼續呈現小幅上漲態勢,3月環比上升1.7%;主要生產資料平均出口價格環比下降5.1%,其中,工業生產資料環比下降5.1%,降幅最為明顯的是機電產品,有色金屬及化工產品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農業生產資料也表現為下降走勢,本月環比下降2.6%。
從制造業購進價格指數來看,今年以來,該指數一直呈現回升之勢,預示著生產資料價格將保持目前上揚趨勢。3月份,該指數為55.9%,比上月回升1.9個百分點。從行業來看,石油加工煉焦業、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等19個行業高于50%;化學纖維制和橡膠塑料制品業、通用設備制造業行業低于50%(如圖3)。
4.行業結構有所改善
行業結構改善突出表現在,目前裝備制造業上升勢頭突出,反映出我國振興裝備制造業、抑制產能過剩產業等產業結構調整政策效果已經顯現。
從制造業PMI指數來看,3月份,通用設備制造業、汽車制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PMI指數高于55%,甚至超過60%,對制造業的引領作用突出。與之形成鮮明對比,以黑色金屬、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等行業為代表的基礎原材料工業,發展勢頭仍呈減緩之勢,其PMI指數明顯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5.企業效益降幅收窄
據對重點生產資料流通企業統計調查資料,一季度,生產資料流通企業效益雖然出現明顯下降,但3月份出現好轉。其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7.9%;銷售利潤率下降到1.91%,較去年同期下降0.56個百分點,較去年全年下降0.23個百分點。
盡管企業效益仍呈現下降格局,但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企業效益的變化呈現特征明顯的兩個發展階段。1~2月份出現大幅下滑,而3月份有所好轉,1~3月利潤總額累計降幅較1~2月收窄9.4個百分點,銷售利潤率較1~2月上升0.11個百分點,預示著生產資料流通企業的效益將逐步好轉。
2
市場運行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整體上,一季度生產資料流通與物流市場發展是與宏觀經濟形勢相一致、相協調的。但仍存在以下突出的問題需要關注。
1.市場需求增長不充分
今年以來,主要生產資料市場需求仍然延續去年逐季持續回落的走勢。據對30種主要生產資料按可比口徑統計計算,一季度,市場總需求 (包括國內市場需求+出口)同比增長4.7%,增速較去年同期回落7.4個百分點,較去年全年回落4.5個百分點,增速甚至低于2008年、2009年經濟危機階段。
從制造業PMI指數看,一季度,制造業生產指數平均為54.2%,接近去年同期水平。而新訂單指數平均僅為52.2%,低于生產指數2個百分點,也低于去年同期2.4個百分點。因此,從目前情況看,保持需求適度增長,對于穩定供需形勢和維持行業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
2.經濟運行的物流成本偏高
當前工業企業效益下滑,一大重要原因是經濟運行的成本偏高,突出地表現在物流成本偏高。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社會物流總費用增速高于社會物流總額增速。初步核算,1~3月份,社會物流總費用約1.9萬億元,同比增長12.2%。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較2011年的17.8%上升0.1個百分點,與美日等發達經濟體8%~10%的物流費用率差距依然較大,反映出降低成本尤其是物流成本是提高經濟運行效率和企業效益的當務之急。而在具體措施上則要加快現代物流的發展、加快落實鼓勵物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
3.小企業發展仍然困難
從制造業小企業PMI指數來看,該指數自去年10月份以后一直波動運行,顯示出,小企業盡管受到相關部門的高度關注和支持,發展信心仍顯不足。具體來看,去年10月份該指數顯著回升,上升了4.4個百分點,達到49.7%。但11月份又回落了0.3個百分點,12月份繼續保持回落趨勢,降至48.7%。今年1、2月份也出現明顯回升,并保持在50%以上,但3月份又出現大幅下跌,跌幅達到4.1個百分點。
由此反映出,在市場需求不旺、資金層面偏緊,價格受剛性成本支撐仍在高位徘徊的背景下,中小企業發展仍面臨諸多困難,具體表現為“兩高兩難”。伴隨著石油等能源、資源價格上漲以及人力成本提高,小微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劇增。同時,稅費過高、融資問題仍未得到有效緩解,用工結構性矛盾將導致企業招工難。
4.通脹壓力仍有所積蓄
從制造業PMI購進價格指數來看,今年以來,回升勢頭較為突出,值得關注。1月回升2.9個百分點,達到50%;2月又回升4個百分點,達到54%;3月繼續攀升,達到55.9%。值得關注的是,當前制造業購進價格指數上升,已成為全球性現象。今年以來,全球制造業購進價格指數重回50%以上,2月份為56.6%,環比上升4個百分點;3月份,購進價格指數繼續上行,達到57.0%。雖然該指數同2011年一季度相比仍屬溫和,但已觸及最近8個月以來的高點,顯示出通脹壓力上升。從受調查的30個國家或地區來看,幾乎全部呈上升之勢。
3
上半年市場走勢的基本預測
根據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調查資料,3月份制造業PMI為53.1%,較2月份回升2.1個百分點,較去年12月份回升2.8個百分點,呈現4個月連續回升之勢;3月份非制造業PMI為58.0%,尤其是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均保持在高位。制造業與非制造業PMI走勢均表明,盡管當前生產資料市場發展仍處于回落態勢,但第二季度該趨勢有望得到逆轉。
從國際環境看,3月份全球制造業PMI為51.1%,連續4個月保持在50%以上。由此表明,整體上全球制造業呈現穩步復蘇之勢,尤其是美國的制造業PMI繼續上升至53.4%,實現連續32個月擴張,反映出美國經濟復蘇基礎比較穩固、復蘇前景較為明朗。其他主要國家中,3月份,除歐元區該指數有所下降、經濟復蘇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外,日本、英國、巴西、印度、俄羅斯等國家的PMI指數均保持擴張區間,并且走勢較為穩健。國際經濟形勢向好轉變將對拉動我國出口、改善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具有顯著作用,預示著我國出口低迷的逆境在第二季度也可能會得到改善。
據此判斷,第二季度,生產資料市場供需增速較目前將有所加快、且朝著更加均衡的態勢發展;生資價格也會繼續保持2、3月份的升勢,但漲勢整體上溫和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