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志誠:電子商務改良鋼貿生態
2012-5-31 8:2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 李協商
剛從武漢回來的西本新干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盛志誠,結合竭澤而漁的概念闡述了自己對目前鋼貿生態惡化的看法。
他舉例說,在過去武漢生態環境比較好,當地漁民打漁的時候,魚過千重網,網網都有魚。但現在武漢好多湖泊都是干涸的,即便有水,水質也變的不適合養魚,撈上來的魚,人們也不敢吃了。這是一種竭澤而漁的概念。引申到鋼貿業也一樣,漁民撒網就類似于贏利模式,過去只要你的贏利模式恰當的話,網在市場里一遍遍篩過,你都會獲得穩定利潤。但是現在我們發現,賺錢越來越難,這個行業的生態出了問題。
盛志誠分析,原來鋼貿商贏利模式無非有以下幾種:囤貨,依靠行情漲跌掙價差;做代理,爭取出廠、鋼廠的價差,虧損的時候,鋼廠多少還會補一點;搬磚頭,依靠買賣雙方信息不對稱,賺取利潤;借鋼貿想盡辦法低成本融資,或轉投其他行業或借出去贏利。
然而這些方法在過去都能“打到魚”,但是現在卻行不通了。囤貨的,行情漲跌太快,貨進來容易出去難;做代理的,市場價格遠遠比出廠價高,市場倒掛,鋼廠虧損面越來越大,根本沒錢補貼貿易商;買家現在貨比無數家,價格透明,搬磚頭的方式難以奏效;鋼貿融資的方法本身就是不合規的,現在更加需要嚴格監管。
盛志誠說,在原始森林里,有高樹,也有矮灌木,在這種環境中,地下的藤條依附高大的樹木來獲取養分、陽光。對比到行業來說的話,現在相互依存的環境并不是那么好。他建議,中小企業要想在鋼貿業生存下去,在現階段依靠自己的實力,單獨打造一個電子商務平臺是不現實的,不僅需要在品牌建設、硬件、軟件、渠道資源等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而且取得效果不明顯。應該選擇跟實力雄厚的電子商務平臺合作,發揮各自優勢。在產業鏈合作的格局下,向服務管理要利潤,向上游擠壓利潤,向下游獲取合理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