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新國標”實施“好事”多磨
2012-5-24 10:1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5月1日起,《快遞服務》系列國家標準正式實施。在新國標相關規定中,最受行業與市民關注的是快件簽收和收件驗視一項,也就是說,收、寄快件方都要先過一道驗視關。
《快遞服務》新國標實施已過半月,記者近日走訪發現,快遞“新國標”在實施過程中兩頭不討好,執行起來大打折扣,消費者和快遞行業對此并不“感冒”。
在義烏工商學院,某快遞公司的快遞員正準備投遞快件。記者在與他交談中了解到,《快遞服務》新國標對快遞行業的作用并不明顯。這位快遞員說,只要一上班,他們便不停地接、派快件,高峰時期忙得不能休息。面對激烈的行業競爭,作為快遞員的他們,實在沒有足夠的精力、時間對每一件快件進行開包驗視。
隨后,這位快遞員還透露,目前快遞公司普遍存在這樣的潛規則:對于老客戶,快遞員總是對其保持信任,不會主動提出開包檢查類似要求;而遇上陌生客戶,如果對方要求投遞的快件量大,快遞員還是會放任而為,為節省時間,會大致掃一下包裹,但真正開包檢查的做法很少。
快遞公司不愿意按照新標準來操作,可有的市民還是會比較謹慎。記者在同個校園碰到一位前來取件的趙老師,她所網購的包裹很大,是一臺家用電器。
面對快遞員,趙老師提出要先驗貨后簽收,而這樣的要求恰好是快遞新標中規定的一項重要內容。據了解,在新規中“先驗貨后簽收”規定確認之前,快遞領域一直為“先驗后簽”還是“先簽后驗”爭論不休。“因為這次買的東西比較貴重,還是打開檢查是否有損壞,這樣比較穩妥。”檢查過電器完好無損后,趙老師這才在快遞單上簽名,并進行貨到付款。
現實生活中,對于新規定,有消費者持肯定和歡迎態度,也有人注意到該標準缺乏具體的懲罰措施,有可能會流于形式。事后,趙老師告訴記者,如果不是網購大宗、昂貴的商品,她也幾乎不會選擇先驗貨后簽收,而是直接簽字走人。她認為,只要不是什么貴重物品,一般不會太計較,外面沒有損傷,內件不需要檢查。
或許新規的推行總是好事多磨,對義烏這個年快遞物流量進入全國前十位的城市來說,同樣遇到了執行難的尷尬。江東街道青巖劉村是全國聞名的“淘寶村”,入駐網店有1000多家,每天打包發貨,可以說是快遞行業的主戰場。快遞“新國標”中“寄件前要先查驗”這一規定,淘寶賣家們表示,雖然初衷很好,但實際操作起來,個人的經營成本會增加,而且執行難度很大。
有淘寶賣家認為,新規定有利有弊,首先可以肯定開包檢驗快遞,可以提前防范,萬一有什么爆炸物危險品就可能及時得知、避免。可是,針對淘寶賣家、阿里巴巴賣家,自然有不利的地方,大賣家一天如果發幾百個包,對每個包都進行檢查,發貨速度肯定受影響。“一個快遞員忙的時候一天要收上千個快件,怎么來得及呢?”
根據新規,快遞公司派送時應告知收件人當面收件,收件時可對快件外觀和內件數量進行清點,但不能進行試用和產品功能測試,對普通快件,如果外包裝有明顯破損,收件人可以要求開包驗貨,檢驗合格后再簽收,但在實際操作中,往往很難做到。
據了解,有部分法律界人士發出呼聲,快遞新國標并非強制性標準,也沒有相關的法律進行約束,寄件人、收件人和快遞從業者之間缺乏法律合同來約束,因此實行起來也相對困難,建議相關部門對此展開調研,盡快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來配合快遞新國標的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