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快遞資訊

快遞仍卡在“最后100米”

2012-5-23 13:0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近日,前往北京外國語大學送快遞的快遞員發現,學校保安開始拒絕他們進入校園,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十幾家快遞公司的快遞員在學校西門外擺起了攤位等待師生前來取件。記者走訪多所高校發現,這種情況非常普遍,在很多學校已經形成了固定的“快遞攤”,在北京的一些寫字樓附近也同樣形成了快遞取件集散地。快遞公司無力將“觸角”延伸至大門之內,高校、寫字樓出于種種原因拒絕快遞員進入,快遞公司要想跨過“最后100米”的門檻依然很難。 
  學校保安不讓進門 
  快遞公司路邊擺攤 
  昨天中午,北京外國語大學的西門外,十幾家快遞公司的快遞員一字排開,站在人行道上。每個人的面前都有一大堆快遞包裹,占據了幾乎整條人行道,如同小攤販擺出貨物等待選購一般。這些包裹都是寄到校內的,只不過,校門口的保安不允許快遞員進校。 
  從上午11點半開始,陸續有校內的學生、老師走出校門,簽領快遞。直到下午1點左右,幾乎所有的包裹都被領走。 
  這樣的情況已經持續了大約十天,那之前,快遞員們幾乎都把包裹運到校內一個花園邊上。也是在中午,等待學生和老師來領取。從兩周前開始,學校保衛處向各個校門口的保安下令,禁止快遞員進校,多位保安員證實此事。他們說,學校出于安全、整潔之類的考慮,決定阻攔快遞進校。 
  多高校“拒絕”快遞 
  “集散地”已經形成 
  不僅是北外不讓快遞進校,記者到中央民族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郵電大學等高校探訪,發現這些學校同樣不讓快遞進校。民大的西門、理工的小南門、北師大的西門、北郵的東門,每天中午也都聚集著很多等待簽領的快遞員。 
  小陳是北外研究生二年級的學生,專業是同聲傳譯。他在一家知名購書網站訂了書。昨天中午,快遞員給他發短信約了時間,下午1點,小陳跑著到學校東門外取了書。小陳說,以前快遞員都會把包裹送到校內花園一個地方集中,大家去領。禁止入校之后,只能到校門外取,“的確麻煩一些。” 
  北外東門的保安也很無奈,他說前幾天曾有快遞員硬闖進校門,他還因此被保衛處領導批評。每天中午校門外集中的快遞員們保安員并不管,“只要不擋著門口就行。” 
  寫字樓手續“繁瑣” 
  大樓之外同樣擺攤 
  快遞員們被阻攔不僅發生在高校,在寫字樓內情況更嚴重。北三環路的北京環球貿易中心是一座知名寫字樓,眾多公司在樓內辦公。以前,快遞員都會把包裹送到各公司的前臺。但從去年6月開始,快遞員如果要進入工作區域內送快遞,要提前和大樓物業聯系。快遞公司要出示營業執照復印件以及快遞人員信息,并交50元押金辦理出入證才能上樓。 
  很多規模不大的快遞公司,因為在樓內的客戶不多,又覺得辦證麻煩、押金不合理,就沒有辦理出入證。他們就只能把包裹堆在樓外人行道上,還要在一定距離之外,防止保安驅趕。在寫字樓內工作的很多年輕人喜歡上網購物,快遞貨到后,他們還得下樓、出樓才能領到,讓他們感覺很不方便。在記者的調查中,像北京環球貿易中心這樣拒絕快遞員入內的寫字樓同樣很多。 
  記者觀察 
  共同配送點被快遞公司“拋棄” 
  去年12月20日,北京市啟動了城市物流“共同配送”試點工程,力求突破物流“最后100米”難題。據媒體報道,首批15個物流“共同配送”站點覆蓋100個社區,服務13.2萬余戶居民,其中共同配送的首個業務就是快遞服務。一家名叫“城市100”的公司也在這個大背景下成立。這家公司的網點,設在高校、社區內。公司成立之初,希望解決快遞過程中“最后100米”的問題。 
  按照最初的設想,“城市100”會和各家快遞公司合作。快遞公司把包裹送到“城市100”的網點,由這里的員工“二次投遞”。在高校和社區,很多時候快遞員送件時收件人都不在宿舍或者家中。反復送件,會耗費各家快遞公司人力、財力成本。“城市100”正是打算填補這段空白。 
  昨天下午,北京師范大學西門內的“城市100”北師大店內,排隊簽領包裹的同學一直排著隊。記者注意到,從下午2點到3點的一個小時里,窗口外始終有人排隊。店內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兩個月前這里剛剛成立,成立以來天天如此忙碌。記者在店內看到,貨架上貼著多家快遞公司的標簽,包裹按照不同公司放在不同貨架上。此外,這里還是一家購書網站的自提點。 
  “城市100”曾經承諾,對于收件客戶采取零付費,費用由快遞公司承擔。成立以來,雖然網點還很少,但已經有一些快遞公司選擇與其合作。然而,在“城市100”北師大店一墻之隔的校外,順豐等幾家快遞公司的快遞員正在人行道上“擺攤”,等待收件人簽領,與沒有“城市100”的北外西門外如出一轍。 
  為什么專為解決“最后100米”而成立的公司,卻沒能解決“最后100米”呢?北師大西門外的順豐快遞員告訴記者,“城市100”剛成立的時候,免費幫忙送件,后來漲到了每件1元、每件2元。現在,已經是每個包裹3元。這些費用,都要由快遞公司承擔。一些不愿意與之分利的快遞公司,自然依舊選擇在校門外“擺攤”。 
  一位知名民營快遞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告訴記者,快遞公司也想替客戶解決“最后100米”的問題,但這超出了他們的能力范圍。他們無力要求高校、寫字樓和一些較真的社區、機關單位對快遞員開放。同時,他們也想直接把快件送到客戶手上,不讓客戶多走一步。 
  高校和寫字樓的禁入規定可以理解,“共同配送”點要另收費也可以理解,快遞員的觸角無法延伸到大門之內可以理解,收件人想足不出戶收件更可以理解。于是,這最后100米的距離,就還在那里。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