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春明:確保縣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2012-5-24 10:0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縣域經濟是整個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現國民經濟平穩運行以及社會管理目標的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堅定信心、攻堅克難、開拓創新、奮發有為,確保縣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這是實現唐山“科學發展、爭先進位,走在全省改革發展前面”的根基所在、潛力所在。作為全市唯一的純山區縣,遷西在全面分析當前宏觀形勢的基礎上,以調結構為主攻點,以提升經濟增長內動力為主線,全力推進遷西特色產業格局建設,確保實現“雙過半”,為全市經濟平穩、健康、較快發展做貢獻。
一、立足實際,放眼長遠,樹立抓好縣域經濟工作的自信心和責任心
今年以來,按照縣委全會提出的“開啟灤河時代、推進全面發展”的總體部署,遷西縣創新思路,扎實工作,全力推進六項攻堅,較好地完成了階段性目標任務,實現了首季“開門紅”。但縱觀宏觀經濟環境及我縣產業結構等因素,全縣經濟發展面臨著挑戰和壓力,必須進一步堅定信心、強化舉措、攻堅克難。
要實現經濟良好運行的目標,必須要用正確的方向引領經濟工作。針對遷西實際,我們確定了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的總基調,努力實現經濟發展的高速度、高質量、高層次。高速度,就是要進一步加快經濟發展步伐,把迅速壯大經濟實力、增加財政收入放在首要位置,始終保持強勁的投資力度,不斷壯大經濟規模,確保經濟增長保持在一個合理的范圍之內,為遷西長遠發展奠定良好基礎。高質量,就是要在保持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注重提高經濟運行質量,著力提高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一般預算收入占全部財政收入的比重。同時,提高經濟的外向度和聚集度,發揮好產業項目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高層次,就是要發展高端項目,打造高端產業,研發高端產品,占領高端市場,注重運用科技、品牌、文化力量,把鋼鐵、板栗、旅游等產業鏈條向高端延伸和拓展,不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經濟發展的高速度、高質量、高層次闡釋了“經濟強縣”的基本內涵,全縣上下將深刻領會、把握實質,推動經濟工作大發展快提升,為“開啟灤河時代、推進全面發展”提供強大的經濟支撐。
二、找準重點,迎難而上,打響引領縣域經濟工作的主動仗和攻堅戰
謀求新發展就要有新氣象、新作為、新業績,遷西開啟灤河時代,就是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的總基調,找準重點、迎難而上,打響引領縣域經濟工作的主動仗和攻堅戰。
一是狠抓重點項目建設。項目建設是推進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必須始終牽住項目建設這個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牛鼻子”。遷西突出抓好七大戰略支撐項目,啟動建設投資100億元的津西裝備制造園項目、投資100億元的金信冷鍍膜及太陽能電池項目、總投資160億元的北岸新區全面開發項目、投資50億元的灤河谷旅游集聚區開發項目、投資20億元的金信現代家居產業園項目、投資10億元的錳產品加工項目、投資10億元的龍塘水庫·百花谷項目;抓緊對藍翔環保設備和水處理劑、恒泰制衣、吉人漆業等21個擬開工重點項目逐一調度,排出障礙后迅速拿出集中開工方案,以此為契機在全縣迅速掀起項目建設高潮;對所有在建項目,要明確各分管領導、分包領導和責任單位,加大協調調度力度,找準制約項目建設的關鍵因素,找出破解矛盾問題的方法,加快項目建設進度,確保如期達產達效。
二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招商引資是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手段,是推進主導產業建設步伐的重大舉措,必須作為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環節來抓緊抓好。要加強跑動聯系,做到有針對性地爭資金、引項目;以京津、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為重點,圍繞鋼鐵產業延伸、新型產業發展、農業龍頭企業壯大等,加強重點項目包裝和推介,采取小團組一對一招商、以商引商、代理招商等多種形式招商;落實“六個一”招商機制,力促縣內企業與名企、央企和世界500強等大企業、大集團建立關系,實現借力發展;完善招商引資獎勵政策,引導礦企老板二次創業,積極推進全民招商,力爭全年引進內資、到位外資均增長30%以上。
三是開展園區建設攻堅。園區是吸引項目落地、推進轉型發展的重要抓手和有力支撐,必須進一步完善園區的空間布局和產業發展規劃,以打造“一園一品、三園一體”的園區格局為目標,遷西新謀劃了由三撫公路、興尹西線、彭李西線串聯的產業走廊,2至3年內可形成以型鋼產業園、裝備制造園、循環經濟園為支撐的冶金重化工業園區,以東城工業區為主體的城市功能補充園區,以新型建材園、光伏產業園、特種金屬(鋼材)產業園為支撐的現代產業承載園區和以鑫盛祥物流項目為龍頭的現代物流園區。同時,加快推進西區三冶連接線、中東區連接線、興尹線一期等路網以及東區主干路拓寬、給排水、西區電力設施等工程建設;完善園區優惠政策,提高入園企業服務水平,力爭年內入園超億元項目20個以上,完成投資40億元以上。
四是破解項目制約瓶頸。當前,制約我縣項目建設的主要因素是土地、資金、手續跑辦問題。因而,在土地方面,對當前項目必須再篩選、再包裝,力爭更多項目擠進上級盤子,爭取用地指標;嚴格土地供給,提高投資強度,向集約高效要地;做好灤河灘涂、廢棄礦企、荒山和未利用地的文章,向土地整理要地。在資金方面,充分利用城投融資、社會融資、轉讓部分市政設施經營管理權、BT、BOT等方式籌措建設資金,力爭全年融資3億元以上;積極培植壯大稅源,優化支出結構,保障重點支出,提高資金使用效益;落實金融機構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獎勵政策,年內爭取信貸資金15億元以上。手續跑辦方面,落實重大項目現場集中辦公、重點項目審批代辦等制度,優化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效率;國土、安監、公安等相關部門要指定專人,幫助采礦企業跑辦相關手續,力爭采選企業盡快開工復產。
五是提升城市建設水平。城市建設水平是一個地區經濟實力的外在表現,城建項目是拉動地方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層面,一定要將城市建設作為產業和經濟增長點來培植發展。為此,遷西以“北岸新區開發”為突破口,實施“北拓、東進、南提升”工程,全年實施重點城建項目40項,完成投資51.5億元,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同時,強化城市精細化管理,抓好城南綜合開發區建設,確保龐大汽車文化園、中興鋒軒商貿物流中心等重點工程于5月中旬進場施工,努力將城南綜合開發區打造成為宜商、宜業、宜居的城市綜合體。
三、真抓實干,敢于擔當,構建服務縣域經濟工作的新機制和新舉措
一是用統籌的方法推動經濟工作。要統籌發展與民生,既要促進經濟增長,又要重視民本民生,把增長實效體現在城鄉居民增收、財政收入增長、發展后勁增強上;要統籌生產與生態,在生產中保護生態,用生態支撐生產,實現可持續發展;要統籌開放與開發,既要擴大開放,吸納外來要素為我所用,又要自我加壓,開發自身優勢展我所長;要統籌城市與農村,充分發揮城市輻射帶動作用,切實激發農村原生動力,加速城鄉一體化進程;要統籌發展與穩定,強化穩定是第一責任理念,持之以恒抓好安全生產、信訪穩定、社會治安等各項工作,為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
二是用科學的機制保障經濟工作。堅持領導分包機制,對事關全縣發展的重大項目,成立指揮部,明確一名縣領導分包,選配精干力量,成立專門工作組,全力推進津西裝備制造園等七個重大項目。要堅持定期調度機制,時時掌控,科學研判經濟運行態勢,每兩周召開一次專題會議,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協調、抓早抓小、及時解決。建立導向引領機制,進一步強化“實績見真功、一線出干部”的觀念,把選人用人的關注點更多地投向產業發展的主戰場、項目建設的第一線、對外開放的最前沿,給肯干事的人以機會、能干事的人以舞臺、干成事的人以激勵。堅持綜合考核機制,緊緊圍繞產業發展、項目建設、對外開放、城鄉統籌等經濟工作的重要方面,綜合運用拉練評比、群眾評議等多種形式,實施更加科學嚴謹的考核,強化考核評價結果的應用,引導廣大干部把精力和智慧更加集中到發展這個第一要務上來,努力把經濟工作的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
三是用過硬的作風落實經濟工作。培養和堅持事爭一流的作風。主動拉高坐標、提升定位,敢于把本地本部門的工作放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國的大范圍中去比較,全面工作爭先進、單項工作爭第一,以爭先進位的決心、敢于問鼎的氣勢,創造出一流的工作業績。培養和堅持創業開拓的作風。廣大干部群眾要克服惰性、打破平庸,以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奮力拼搏,更加扎實地抓好經濟工作;縣內企業家要樹立打造百年企業的雄心壯志,克服耽于守業、小進即滿、小富即安的保守傾向,時刻保持創業者開拓者的姿態和膽識,敢于拿出優勢資源、優質資本,積極謀劃新項目、涉足新行業、對接新領域。培養和堅持狠抓落實的作風。對定下來的事不議論,對部署的工作不推諉,立說力辦,雷厲風行,通過高效率的落實和執行,搶出經濟工作的主動權。要創新工作方法,對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問題,發揚主動作為、攻堅克難的優勢,精于運作、善于運作、巧于運作,積極予以有效破解。要創優發展環境,千方百計為企業發展壯大搞服務、設路標、想辦法,幫助企業指明方向、謀求出路、清障除阻、發展壯大。
當前,遷西“開啟灤河時代、推進全面發展”的總戰略和建設“經濟強縣、和諧遷西”的總目標已成為全縣上下的共同追求。廣大干部群眾進一步解放了思想、增強了信心、凝聚了共識,形成了萬眾同心、同頻共振的局面,通過攻堅克難,確保縣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
(作者系中共遷西縣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