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勢而上 壯大縣域經濟
2012-5-21 10:2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撫順以工業立市,經過多年的發展,大城市小農村、大工業小農業的特征明顯,縣域經濟發展相對滯后,對地區經濟的貢獻率遠遠低于發達縣(市)。以大連為例,瓦房店、普蘭店、莊河位居全國百強縣、遼寧十強縣;長海縣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和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排在全省首位。撫順三縣的主要經濟指標過去長期處于全省中下游水平。步入“十二五”以來,市委、市政府與時俱進地提出“兩城兩帶”和縣區跨越發展戰略,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工業化和城鎮化,縣域經濟開始步入發展的快車道。2011年,我市縣均地區生產總值增長21%、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21.9%,增幅均居全省第二位。
縣域經濟作為全市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趕超先進、晉位升級,雖然任重道遠,但恰逢其時,占天時、得地利、有人和。“天時”:在當前宏觀經濟背景下,南資加速北上,對外開放的峰值已經來到撫順,迅速將適合縣域實際、市場前景廣闊、成長性好的產業和企業,落戶撫順,正面臨難得機遇!暗乩保何沂锌h域獨有的自然、人文、產業資源優勢,已經越來越成為明顯的后發優勢,以紅河峽谷漂流為重點的一批精品旅游景區,集聚了人氣,為地方發展注入了活力。“人和”:廣大干部群眾人心思進、奮發有為,縣域間比學趕超、競相發展的態勢正在形成。
發展壯大縣域經濟,必須抓住機遇,選準突破口,跳出就農業抓農業、就農村抓農村的思維慣性,圍繞農業產業化、工業化、城鎮化,多措并舉,持之以恒地抓好五個方面的工作。一是“一縣一業”要成規模。沒有規模就沒有效益。要盡快將撫順零、散、小的“一縣一品”變成“一縣一業”,必須在做大規模上下功夫,以龍頭企業帶動基地建設和農產品精深加工,打造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的特色農業。二是工業產業集群要創品牌。要圍繞撫順縣炭化木、清原特種輸變電設備及配件、新賓高鐵焊絲等具有一定科技含量和市場競爭力的主導產業,加快打造特色品牌,加快發展上下游配套產業,努力形成超百億元工業產業集群。三是縣城和小城鎮建設要有特色。縣城和小城鎮是縣域工業和服務業的重要支撐,沒有城鎮化,就沒有工業的高端化和人流、物流、資金流的匯聚。縣城和小城鎮建設,要充分體現撫順山水和人文特色,努力營造青山綠水城郭繞、滿風滿韻隨處見的人居環境。四是旅游發展要增內涵。依托重點景區,“嫁接”特色農業,發展溝域、溫泉旅游,開發根雕、剪紙等產品,促進旅游消費,增加百姓收入。五是惠民要見成效。充分整合“一事一議”等支農資金,全面啟動新農村建設,加大農村路改、村屯綠化、環境連片整治等,將改革發展的成果最大限度地向農村延伸,讓農民居住環境更好、生活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