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新非公36條” 鐵道部鼓勵民資投資鐵路
2012-5-21 8:3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貫徹落實“新非公36條”,鐵道部周五發布《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投資鐵路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鐵路工程勘探設計、技術創新、場站設施建設等。
據悉,國務院最早于2005年出臺《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即“非公36條”。5年后,國務院頒布《國務院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若干意見》,即為“新非公36條”。
鐵道部本次出臺的《意見》就是為了貫徹落實“新非公36條”,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投資鐵路,實現鐵路投資主體多元化,深化鐵路體制改革,加快轉變鐵路發展方式,促進鐵路科學發展,更好地服務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并結合鐵路行業特點,提出了十四條意見。
《意見》的主要內容有:鼓勵民間資本投資參與鐵路線路、鐵路渡輪等場站設施建設;鼓勵民資參與鐵路工程勘探設計、施工等招投標;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鐵路技術創新;鼓勵民間資本通過參股、控股、資產收購等多種形式,參與鐵路非運輸企業改制重組;鼓勵民間資本投資參與鐵路產品認證、質量檢驗檢測等相關技術服務活動。
“建立民間資本的引入機制,調動民間資本投入積極性,是鐵路改革的第一步。”光大證券機械行業分析師陸洲表示,下一步鐵路改革需要堅持政企分開、政資分開的改革方向,加快鐵道部職能轉變,轉換運輸企業經營機制,著力構建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相適應的鐵路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同時,有消息稱,國務院即將為鐵道部債券融資出臺新的支持政策,允許其發債規模突破凈資產40%的紅線。一季報顯示,按鐵道部凈資產的40%計算,發債余額不得超過6314億元。而截至今年5月7日,鐵道部扣除短期融資券之外的債券存量規模為6080億元,僅剩200多億元的發債空間。
陸洲認為,隨著國家對鐵路行業發展的積極支持,行業投資轉暖跡象明顯,出現了超預期的變化,目前是介入鐵路設備標的的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