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業擬建市場準入制度
2012-5-20 14:15: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郝俊慧楊鑫倢
新的《快遞服務》國家標準已經于5月1日起正式實施。在人們糾結于到底是“先驗后簽”還是“先簽后驗”背后,是快遞員艱難的生存現狀,是民營快遞業在面對飛速發展的快遞需求時,難以跟上的步伐。這些問題,使快遞新國標執行起來,有點難。
“我不愛這個行業,我是為了生存。”
快遞員們對于“先驗后簽”還是“先簽后驗”的糾結,來自于與其生存息息相關的“跑單量”。如果每次驗貨平均耽誤3~5分鐘,送貨效率將大大降低,而他們的收入是根據跑單量多少來計算,“訂單送得少了,收入自然也就少了”,韻達快遞員小吳說。
小吳今年22歲,入行不到1年,最近卻因飲食不規律,鬧胃疼。他每天早上8點開始送貨,一直忙到下午3、4點,才顧得及扒上一口飯,緊接著又要取件,做到晚上8點多,平均一天送取130件左右,每筆訂單不到1元的提成,一個月收入基本上在3500元。這樣一份全年無休的工作,令他感到壓力重重,今年底小吳準備回老家,為大舅開車。
據記者了解,快遞員分為幾等,跑小區為最底層,其次是跑淘寶賣家,跑商務樓最賺。一位在圓通工作了多年的快遞員說,曾經在網上有傳快遞員每月工資10000元,“我覺得這只是個別現象。”如今快遞業競爭很激烈,油價上漲、人數增加,平攤到每個人的薪資不斷下降。“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快遞員,5樓、6樓夏天你能爬嗎?送貨上門時,放在1樓的快遞件被偷誰來承擔?粗略估計,每到過年,快遞員就流失40%。”這位快遞員說:“我不愛這個行業,我是為了生存。”
B2C電商:快遞中的范本
與屢被投訴的“四通一達”相比,一些電子商務網站下自建的物流配送快遞公司,在快遞新國標實行后,卻顯得格外淡定。因為他們的企業標準已基本優于新國標,比如凡客早前就承諾過,客戶可以先試穿再購買,如果試穿不滿意,不會收取客戶一分錢。
凡客快遞員小牛說,他們一拿到貨,第一件事就是跟客戶聯系送貨時間。一旦沒有在跟客戶約定好的時間內送達,該筆快遞就算“超時”,如果客戶投訴,小牛這個月所做的每筆訂單都將扣去0.5元。
小牛每筆訂單提成是2.5元,比韻達快遞員小吳高出一倍多,“申通、圓通、韻達這些快遞員,跑單量必須比我們多很多,才能跟我們拿差不多的薪資,服務質量也就可想而知了。”小牛告訴記者,平時不忙時,會接受公司組織的培訓,內容涵蓋退換貨的細則、如何與顧客打交道等。
上海擬建立快遞員準入門檻
對收入的關注也只是表象,快遞行業同質化現象嚴重,缺乏對快遞員的統籌管理,才是快遞服務質量很難讓人滿意的重要原因。快遞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告訴記者,目前快遞企業低價競爭,導致快遞員待遇受到擠壓,相關培訓也不到位,往往經過一些簡單培訓就立馬上崗。“快遞訂單大大增加,這部分壓力分攤到每個快遞員身上就非常大,他們往往拿到快遞件就去送,送不完還要被懲罰,哪來時間去顧及細節?而電商自建物流能夠做到,是因為員工收入相對較高,有相應績效考核制度和培訓機制。”
上海快遞行業協會秘書長陳麟驊表示,政府和快遞企業為了提高快遞從業人員的素質,已在通過多方面不斷努力,擬設立快遞員準入門檻制度,通過培訓考試,按比例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