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服務你不得不防的三大侵權行為
2012-5-20 12:4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天天315:快遞服務你不得不防的三大侵權行為
江門日報訊 (記者/丁田發 通訊員/許世龐)近日,記者從我市12315申訴舉報中心及市消委會的統計數據了解到,今年以來全市涉及快遞的咨詢和申訴已達近百起,同比增長近10%。這些投訴所涉及到的問題主要集中在服務態度、延誤、丟失、損毀等方面,我市工商部門提醒消費者,謹防個別快遞公司的損壞賠償數額低、送貨改自取、先簽字后驗貨等三大侵權陷阱。
保價未告知 賠償卻極少
市民劉小姐外出旅游時,給家中老人選購了一套水晶茶壺,價值800元,因為還要到其他旅游景點游玩,于是委托當地一家快遞公司托運回江門市,當時怕運輸過程中有所損壞,還專門找了一個內墊報紙的紙箱做了保護措施,快遞公司人員收貨時在未告知劉小姐要為貴重易碎物品保價的情況下,只收取了20元的運費。3天后劉女士回到江門,當天下午收到了托運的物品,誰知驗貨時卻發現水晶茶壺有2個杯子破碎,于是要求快遞公司全額賠償,但是公司卻以其未給物品保價為由,僅答應按照運費的3倍賠償 ,也就是60元錢。這與損壞的水晶茶壺實際價值差距太大,造成調解陷入僵局。
告知不詳細 送貨改自取
去年,市民孫先生的孩子要參加學校運動會,需購買一雙跑鞋,跑遍了市區也沒有買到合適的,于是在網上從外地一家運動器材公司定購了一雙跑鞋。由于7月3日孩子要穿這雙鞋,于是雙方約定7月2日發貨到江門,安排人員送貨上門,并留下了該快遞公司江門業務部的聯系電話。7月2日下午4點,孫先生接到快遞公司電話,告知已經到貨,詢問孫先生送貨地址,當聽到孫先生家在外海高新區,快遞公司即表示該路段不屬于送貨上門的范圍,要求孫先生自己取貨。想到孩子的事重要,于是他驅車趕到快遞公司配貨站取回鞋,回家時已經晚上8點。好在第二天孩子有跑鞋參加運動會,讓他松了一口氣。事后,孫先生想想當時對方也沒有告知送貨上門服務涉及地域的相關事項,想起此事覺得有種被欺騙的感覺。
簽字后驗貨 易吃“啞巴虧”
市民曹小姐家在外地,大學畢業后進入市區某公司工作。2011年9月份,母親電話告知給她寄了四盒家鄉的小吃,讓她注意查收。三天后,快遞公司業務員送貨到家,但卻借故還要到其他地方送貨,讓她在驗貨單上簽字后便迅速離開,曹小姐當時感覺對方有點怪,并未多想。進屋后才發現其中一盒的封簽已被撕開,里面的小吃少了近1/3,她非常生氣,給快遞公司打電話反映情況,對方以簽了單驗了貨為由,拒絕承擔責任。
針對快遞服務引發的消費投訴,市消委會提醒消費者:盡可能選擇信譽好、經營規范、證照齊全、售后服務好的快遞公司;與快遞公司簽訂規范的《運輸合同》或《委托合同》,明確雙方權利義務及違約責任;托運貨物之前應當仔細查看托運單,交運的貨物填寫應全面、清晰,家住偏遠地區的要提前進行約定;快遞重要物品或易損壞物品等應在委托時最好采用保價的方式;收貨前切記先驗收貨物后再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