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杭鐵路建設有條不紊 精益求精鋪新軌
2012-5-20 12:3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浙江日報訊 【工程簡介】寧杭鐵路是長三角城際交通軌道交通網和我省現代化高速鐵路環網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滬寧、滬杭線共同構成了長三角城際軌道交通線的主骨架。項目建成后,寧杭兩地時空距離也將縮短到一小時之內,長三角高鐵“一小時都市圈”將正式形成。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唐朝詩人張志和曾在西苕溪上的西塞山前留下動人的描繪,如今,湖州西塞山不僅因如詩的風景而出名,更是因寧杭鐵路及湖州站站房工程建設引起人們的關注,一個長三角交通新樞紐呼之欲出。
走進建設現場,鐵路已經一改傳統“傻大黑粗”的形象,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無砟軌道施工技術已經在這里使用,軌道下沒有一顆石子、一塊枕木,而是由一塊塊白凈平坦的水泥軌道板鋪就。
“傳統的鐵路上,一旦車速提高,石子飛濺,不僅會對機車底部造成損害,也會對路過的行人產生安全隱患,現在完全不用擔心這些。”寧杭鐵路湖州站站房工程項目部副經理潘存榮說,寧杭鐵路的設計時速可達300公里以上,與已建成的京滬高鐵相當。
火車飛馳的速度對軌道也有特殊的要求,在現場,工人們兩人一組正在用絕緣絲捆綁鋼筋網片,楊元進師傅告訴我們,這個工作蘊含著大學問,藏著水泥軌道板內部的“秘密”。原來,列車的運行狀態和信號都是通過鐵軌傳輸的,無砟軌道板內有大量的鋼筋,列車運行時,鋼筋會產生磁場和電感,干擾信號傳輸,所以需要給鋼筋穿上“絕緣衣”。
辦法看似簡單,做起來卻不容易:每一塊軌道板內布局有上下兩層鋼筋網片,需要綁扎1300多個交叉點,要確保每一個點的絕緣性都達到要求,施工中工人們就必須用絕緣絲逐一進行綁扎,提升動車的安全性。楊師傅說,這是個細活,要求精益求精,他們一天就做60米,保證質量。
據悉,寧杭鐵路全長248公里,湖州段77.5公里已完成路基土石方、橋梁、隧道、項梁預制等線下工程,目前正在進行鋪軌、調試工作,預計十月可以進行聯調聯試。
沿著鐵路一直往前,正在建設中的湖州站漸露風姿,站房建筑好似張開翅膀飛翔的白鷺。這個取意“西塞山前白鷺飛”的火車客運站將是湖州的綜合交通樞紐,將已有的宣杭鐵路、在建的寧杭鐵路和正在規劃中的合(湖)杭鐵路、湖蘇滬城際軌道連接起來。
湖州市鐵路建設管理處工程科科長林世全介紹說,浙江北大門的湖州正處在“四線”的十字交叉位置上,就像是打通了高鐵的“任督二脈”,匯集起南京、杭州、上海、合肥四個方向的客流。到時,從湖州出發到杭州僅18分鐘,到南京只需50分鐘,將構建起通達長三角地區的高速城際軌道網絡,同時更加方便市民的出行。
【百姓心聲】嚴家墳村村民沈小紅:我家住在火車站旁,鐵路開工建設、開始架箱梁的時候,我都過來看了,平時有空,我也會跑工地上來轉轉。火車真是直接通到了家門口,到長三角各個城市坐火車就像乘公交一樣快捷。
【記者手記】以前有個說法叫作“火車一響,黃金萬兩”,如今,高鐵來了,沿線城市的新機遇也來了。新時速使時空距離不再遙遠,“一小時都市圈”區域是一個緊密、統一的經濟圈、工作圈、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