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青海省公路建設大發展 基本實現縣縣通二級公路

2012-5-19 16:1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海省十一次黨代會以來,在省委、省政府和交通運輸部的親切關懷和支持下,青海交通事業取得了質的飛躍,辦成一些大事、辦好一些實事、辦妥一些難事,為社會提供了安全暢通的道路條件,為保持全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改善民生做出了重要貢獻,成為公路交通高歌猛進的輝煌五年。

公鐵水運譜新曲

    在公路建設大發展、大跨越的同時,公路運輸、地方鐵路和水運業也得到迅猛發展。

    建設了一批汽車站點,客運站功能、規模和形象大幅提升。目前,全省從事道路運輸的經營業戶5.4萬戶,客貨營運車輛8.4萬輛,從業人員28萬余人,其中:道路客運經營業戶1088戶、客運車輛5003輛,貨運業戶50864戶、貨運車輛79028輛。全省道路客運班線達到774條,平均日發班次8839班;全省90.7%的鄉鎮和77%的行政村通了客運班車。一個以旅游客運、高速客運、農村客運、公交客運多種運輸方式相銜接,長、中、短途結合,高、中、低檔次車型配套的客運市場格局已初步形成。各種客運方式在支持城鄉經濟發展、緩解城市交通壓力、滿足人民群眾出行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大美青海的建設、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支撐力。

    建成青海省首條地方鐵路——柴達爾至木里地方鐵路,并開工建設錫鐵山至北霍布遜湖支線鐵路。水運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和進步。至2011年底,在青海湖、貴德、龍羊峽、公伯峽水庫等5個重點水域,建成龍羊峽港、青海湖151、鳥島、貴德港等14個碼頭港點、22個泊位,形成了青海湖、李家峽兩個水上旅游重點區域。全省通航總里程達到了409.39公里,擁有各類船舶及水上設施136艘。水上運輸客運量、客運周轉量分別由1999年底的5萬人和50萬人公里,增加到目前的41.7萬人和555.98萬人公里,分別是1999年的8倍和11倍。水上交通安全形勢穩定,創造了連續20年未發生人員傷亡事故的好成績,成為青海交通工作的又一亮點。

大氣磅礴鑄輝煌

    時光飛逝,歲月流轉。在青海這座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的高原省份,交通人以其艱苦奮斗和不懈努力,把青海7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貫穿起來,將外省群眾的視野和腳步帶進青海,使王洛賓歌中唱的那個“遙遠的地方”變得不再遙遠。

    五年來,交通建設投資規模不斷攀高:2007年完成80.08億元,2010年突破100億元,2011年達到135.56億元。五年共完成493.74億元,與前五年完成投資238.69億元相比,增加255.05億元。先后建成西寧西過境高速公路、貴德至大武二級公路和河卡山隧道等一批重點工程,省會西寧至各州府公路達到二級以上標準,縣縣通了油路,基本形成了以西寧為中心、輻射東部周邊縣的高速公路網,全省以二、三級公路為主的公路網主骨架初步形成。特別是2011年,察德、德大、大察、當大、德小、察格、共茶等1000多公里高等級公路的集中建成,為柴達木循環經濟區的建設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條件。目前,全省公路通車里程從2007年的52626公里增至64280公里,高等級公路里程從2007年的391公里躍升至1445公里。如今,當您驅車青海,從城市到鄉村,從高山到平川,干支相連、四通八達的現代化公路網絡,文明、和諧、高效的交通環境,使您如沐春風,豪氣勃發,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行”,在青海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高山草原幸福路

    五年來,交通部門把農村公路建設作為為民辦實事的民心工程,不斷加快農村公路建設,累計完成農村公路建設投資156.31億元,新增農村公路30000多公里,建設鄉村便民橋梁2000多座。到2011年底,全省農村公路總里程達到50634公里,占全省公路總里程的78%,全省94.8%的鄉鎮和45%的行政村通了瀝青水泥路;占全省行政村69.8%的2911個行政村實施了村道硬化,280萬農牧民兄弟徹底告別了出行難。同時,在有條件的地區開展了城際、城鄉客運班線公交化改造,目前,全省開通城際、城鄉公交運營線路184條、共有1252輛公交車輛參與運輸,全省100多萬人民群眾享受到了低票價出行的實惠。便捷的交通條件,加快了農業資源開發和農產品流通,帶動了設施農業、“農家樂”、“牧家樂”和旅游等特色產業的發展,農牧民收入逐年增加,農牧區經濟穩步發展,農村公路已成為農牧區經濟發展的“助推器”。

碧血丹心交通人

    五年來,全交通行業緊緊圍繞促進交通運輸科學發展這個中心,深入鞏固千里文明通道建設成果,大力開展“學樹創”、“三講一樹”、“創先爭優”等活動,不斷提高交通行業服務水平,樹立交通“窗口”的良好形象。至2011年底,全行業有11家單位被中央文明委命名為“全國文明單位”,52家單位獲省部級榮譽稱號。省交通廳先后獲得“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全國文明單位”、“全國交通運輸文明行業”等稱號。在2011年省委、省政府相關考核中分獲2011年度目標責任、黨政領導班子及成員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懲防體系建設專項考核以及實施“四個發展”績效考核等三項工作的全部優秀。全行業形成了風清氣正、為民務實、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

服務社會筑坦途

    五年來,青海交通部門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開展“服務創新年”和“干線公路養護質量年”等活動為契機,深化內部改革,健全養護管理機制,大力推行專業化養護和規范化養護,提高了公路養護質量和處置自然災害等突發事件緊急搶修保通能力,進一步提升了公路綜合服務水平,保障了歷屆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青洽會、青海湖國際沙雕與大地藝術節、黃河極限挑戰賽等重大活動的順利舉行。同時,不斷拓展公路服務內涵,堅持“以人為本、以車為本”的服務理念,積極開展平安公路建設,增強了干線公路的安全暢通能力。

公路衛士保成果

    五年來,青海交通部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保護路產、維護路權中心工作,求真務實、真抓實干,認真履行公路法律、法規賦予的管理職責,同時,按“統一管理、分級負責、依法行政”的原則,進一步加強機構和隊伍建設,組建路政執法總隊,分級建立國省干線、高等級公路、農村公路路政管理機構,并通過地方立法明確執法主體資格,形成國省干線、高等級公路與地方道路相結合、垂直管理與指導地方業務相結合的管理網絡模式,較好適應了青海公路路政管理需要。按聯合執法、統一管理、方便運輸、歸口處理原則,充分發揮全省15個集卸載、監控、檢測等為一體的治超站點功能,與公安交警聯合執法,增強了治超合力。超限超載車輛從治理前的71%降至3%以下,有效地維護了公路建設成果。

全面發展創新篇

    五年來,交通部門秉承科學發展理念,始終把提高交通科技含量、推廣交通科技成果作為一項工作重點,投入科研經費用于破解交通建設中的種種技術難題。其中《多年凍土地區硅藻土改性瀝青應用研究》等6項科研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立足行業發展和社會需求,組建了“青海交通運輸職業教育集團”,邁出了我省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發展的實質性步伐,為交通發展輸送了一大批專業人才。交通醫院以創建“優質醫院”為契機,結合新醫療大樓的啟用,切實加強內部管理,努力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同時,著眼交通職工高原病防治、勞動衛生與保護研究,先后承擔交通部、交通廳科研課題,其中,《高原低氧地區勞動能力研究》、《急進特高海拔地區急性肺水腫防治研究》、《高原筑養路職工勞動衛生保護綜合措施》一、二期推廣等,達到國內領先和國際先進水平,其中部分項目填補了世界空白。著有《高原勞動衛生與勞動保護》、《高原野外作業診療學》等5本科普教材。榮獲交通部、交通廳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10多項,為提高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作出了積極貢獻。

展望未來著華章

    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深入實施,更激發了廣大交通人加快交通發展的決心和干勁。“十二五”期,交通部門將結合全省“四區兩帶一線”戰略規劃和東部城市群建設布局,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變交通運輸發展方式為主線,以建設便捷、安全、經濟、高效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為方向,著力強化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國家高速公路網、通州高速路、國省道干線公路改造和農村公路建設,到2015年,全省公路通車里程將力爭突破7萬公里,高等級公路突破90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達到3000公里。打通與四川、西藏、新疆的高速公路通道,基本實現縣縣通二級公路,以西寧為中心的東部城市群之間用高等級公路連接,具備條件的鄉鎮和80%的行政村通瀝青水泥路,使全省公路網服務水平適應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