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信息化資訊

“十二五”軟件和信息技術規劃出臺物流行業應用前景可期

2012-5-17 22:4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 本報記者 張艷
    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正式公布了《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指出,“十二五”期間我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面臨重要發展機遇,提出“到2015年,業務收入要突破4萬億元,信息技術服務收入超過2.5萬億元,占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總收入比重超過60%”的目標。由此可見,未來軟件業市場前景十分誘人。
    那么,軟件業的機會又在哪里?相關企業又該如何抓住機遇,實現跨越發展?
    對此,《規劃》也有明確指引——提出了十大發展重點。記者發現,這十大重點領域中,有不少與物流業密切相關,包括重點發展工業軟件與行業解決方案中提到的,“面向交通、貿易、物流等領域的行業信息化需求,形成結構完整、擴充性強、安全可靠的整體應用解決方案”等。
機遇凸顯 地位提升
《規劃》將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和意義提到了相當的高度。其指出,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是關系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產業,并強調其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支撐和引領作用。發展和提升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對于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創新型國家,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提高國家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和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地位的顯著提升,源于產業面臨的重要發展機遇。《規劃》認為,首先,“十二五”時期是全球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轉型的關鍵時期。新一代信息技術和通信技術加快融合,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蓬勃發展,信息通信技術的應用滲透到經濟和社會生活各個領域,將培育眾多新的產業增長點。
    其次,“十二五”時期,也是我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加快發展和提升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國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促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著力推進社會民生事業發展,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支撐引領的作用和地位將更加突出。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向經濟社會各個領域的融合滲透不斷深化,行業應用需求更為強勁,這為產業帶來了更為廣闊的創新發展空間。此外,各級政府正在加快制定和完善扶持政策,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產業發展環境不斷優化。
    面對如此形勢,未來產業將呈現怎樣的發展趨勢?發展的內在動力又在哪里?
    對此,《規劃》認為,“十二五”時期,伴隨信息通信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應用的不斷深化,軟件與網絡深度耦合,軟件與硬件、應用和服務緊密融合,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將加快向“四化”發展,即網絡化、服務化、體系化和融合化。與此同時,產業技術創新加速,商業模式變革方興未艾,新興應用層出不窮,將推動產業融合發展和轉型升級。
    在網絡化方面,主要包括網絡化操作系統、網絡軟件開發工具、網絡運行管理平臺、智能終端平臺、遠程運維等基于網絡的技術、產品和服務等;服務化則是以軟件應用商店為典型代表,原有軟件產品開發、部署、運行和服務模式將發生改變,軟件技術架構、企業組織結構和商業模式也將面臨重大調整;體系化是軟件向更加綜合、廣泛的一體化軟件平臺的新體系演變,硬件與軟件、內容與終端、應用與服務的一體化整合速度加快,基于產品、信息、客戶的資源整合平臺及其商業模式創新成為產業核心競爭力;融合化,基于移動智能終端的個人計算、通信與娛樂等服務功能的融合,網絡平臺上通信、內容、計算等服務的融合,軟硬件之間的融合,為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帶來了巨大的業務創新空間。
目標明確 重點突出
    盡管面臨重要發展機遇,但我國軟件企業規模不大、創新能力不強、高端和領軍人才不足等問題依然突出,導致企業普遍缺乏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關鍵產品,無法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同時,長期以來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價值被低估的局面未得到根本改觀,企業競爭行為需進一步規范,國內市場在地域和行業上相對分散,不利于企業做大做強。
    對此,《規劃》提出以市場驅動、應用牽引、創新支撐、融合擴展為主線,以促進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做大做強、提高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服務能力為目標,注重政府引導與市場機制結合,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促進產學研用結合,大力培育龍頭企業,著力增強產業自主創新能力,推進產業鏈協同發展,不斷提高產業規模化、創新化、高端化和國際化發展水平的發展原則。 (下轉B3版)
(上接B2版)
    在此之上,《規劃》明確了“十二五”時期,我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發展目標。值得注意的是,與以往不同,此次《規劃》不但提出了產業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實現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平穩較快發展,產業的整體質量效益得到全面提升,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應用水平明顯提高,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促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的服務支撐能力顯著增強”,還進一步提出了六個方面的具體目標,包括產業規模、技術創新、應用推廣、產業組織、人才建設、區域布局。其中,提出產業規模,到2015年,業務收入突破4萬億元,占信息產業比重達到25%,年均增長24.5%以上,軟件出口達到600億美元。信息技術服務收入超過2.5萬億元,占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總收入比重超過60%。
    為實現上述目標,《規劃》圈定了十大重點發展領域,并實施八個重點工程。這十大重點領域是基礎軟件、工業軟件與行業解決方案、嵌入式軟件、信息安全軟件與服務、信息系統集成服務、信息技術咨詢服務、數字內容加工處理、服務外包、新興信息技術服務及集成電路(IC)設計。
    在工業軟件與行業解決方案中,《規劃》特別提到將面向政府、金融、通信、交通、貿易、物流、能源等領域的行業信息化需求,提高關鍵核心應用的業務架構、應用架構、技術架構和信息架構的規劃、設計與開發能力,重點突破核心業務信息系統、大型應用系統研發和應用。集中優勢力量,提高應用系統與基礎平臺的整合能力、信息系統間的綜合集成能力,形成結構完整、擴充性強、安全可靠的整體應用解決方案。此外,在發展新興信息技術服務中,提到要加快培育下一代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環境下的新興服務業態,著力推進云計算等業務創新和服務模式創新。還提到要重點發展電子商務服務,鼓勵電子商務企業與相關企業加強合作,促進信息服務、交易服務和物流、支付、信用、融資、保險、檢測和認證等服務協同發展。鼓勵集交易、電子認證、在線支付、物流、信用評估等服務于一體的第三方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培育一批骨干電子商務服務企業。
    圍繞十大重點發展領域,《規劃》提出將要實施龍頭企業培育工程、基礎軟件提升工程、工業軟件應用促進工程、信息技術服務能力提升工程、軟件名城和示范基地創建工程、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工程、安全可靠軟硬件應用推廣工程、云計算創新發展工程這十大工程。
    為保障重大工程的順利實施,《規劃》還并提出了八項措施,重點強調要加快面向重點領域拓寬應用和市場,形成應用與產業發展的良性互動與協調發展。面向船舶、機械、汽車、石化、鋼鐵、電子制造、輕工、通信、流通、物流、能源等重點行業,開展基于自主知識產權的工業軟件和行業解決方案的試點示范與應用推廣工作。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