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廣東推進珠三角交通一體化 高速入“5000公里大關”

2012-5-17 9:5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十二五”開局之年,廣東高速公路一舉躍上“5000公里大關”。當時間指針進入2012年,廣東又開始朝著全面完成珠三角《規劃綱要》“四年大發展”任務、高速公路通車里程5500公里的新目標邁進。一條條暢通的道路、一個個現代化的港口,既為廣東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硬件”保障,也為“幸福廣東”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高速公路突破5000公里轉型升級有“硬件”保障 
  “要致富,先修路”,2011年,廣東以高速公路為重點的交通基礎設施成為“交通建設大會戰”的重頭戲,珠三角地區率先實現“縣縣通高速公路”開門紅。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提升,為廣東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可靠的“硬件”保障。 
  2011年,廣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投資751億元。全省公路通車總里程約為19.07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達5049公里,一級公路10339公里、二級公路19044公里,公路密度達106.1公里/百平方公里。 
  高速公路除了“量”的增加,在“質”上也顯著提高,這都得益于高速公路“雙標管理”(標準化管理和標桿管理)的有效實施。據統計,2011年下半年實施“雙標管理”項目的路基分層厚度、壓實度、橋梁結構物混凝土強度、鋼筋保護層厚度、鋼筋間距和隧道初支厚度的平均合格率,比2009年下半年分別提高了14%、12%、16%、27%、33%和8%。 
    珠三角交通一體化進程加快取消收費項目降通行成本 
  對于珠三角這一世界超級都市圈來說,交通一體化不可或缺。珠三角地區共開通53條跨市公交化班車,日均發送旅客31.7萬人次。“嶺南通”卡在全省實現13市互通,成為國內規模最大、應用最廣的公交一卡通系統。全省統一的“114”汽車維修救援網絡建成運行,能夠初步滿足車主對汽車維修救援服務的需求。 
  進一步加強收費公路行業管理,不斷提高公路通暢能力。2011年,深莞惠實現了年票互認互通,為珠三角大年票制的實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12年1月,廣東一舉取消了109個普通公路項目收費,撤銷了41個普通公路收費站,減少收費公路里程2664.94公里,進一步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 
  業內專家表示,廣東撤消收費站和取消收費項目等“大動作”,是對全國收費公路專項清理工作及物流“國八條”的有效“落地”,所產生的社會效應非常明顯,它既讓整個路網更暢順,也降低了通行成本。 
  而在農村遠郊也同城市一樣享有“幸福公交”,到2011年底,全省基本實現鄉鎮100%有站,符合安全通客車條件的行政村100%有候車亭和100%通客車,完成新農村公路路面硬化里程5000公里,農村公路和客運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 
    水運結構進一步調整優化廣東“盤活”內河水系資源 
  “水”“陸”并進,是現代化綜合運輸體系的必然特征。2011年,廣東水運結構進一步調整優化,新增海運船隊運力200多萬載重噸,總運力達500萬載重噸,海運運力躍升至全國第二,為電煤等重點物資的運輸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港口現代物流發展加快,推動沿海港口向亞太中心、南北樞紐及珠江門戶發展。全省90%以上的外貿貨物通過港口走向世界,95%以上的能源、礦材等大宗散貨通過沿海港口進入國內。 
  2012年4月,廣東省出臺《關于加快內河水運發展的實施意見》,這標志著上萬公里的內河水系資源得以“盤活”,廣東開始發力綠色水運發展。到“十二五”期末,全省高等級航道里程達到1300公里,占全省航道里程的30%;內河運力規模達到800萬載重噸,單船平均載重達到1000噸,貨運量在綜合運輸中所占比重達到15%。到2020年,廣東將“逐步建立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現代內河水運體系,實現水運強省目標”。 
    全面完成“四年大發展”任務為建設“幸福廣東”提供支撐 
  對于全省交通運輸系統來講,2012年是關鍵之年。廣東將繼續推進以高速公路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計劃建成高速公路11項,新增319公里,基本實現高速公路通車里程5500公里的目標。全面完成珠三角《規劃綱要》“四年大發展”的任務,加快推進交通運輸一體化,珠三角地區高速公路通車里程超過3000公里,消除區域內的“斷頭路”、“瓶頸路”,努力爭當珠三角一體化中的“排頭兵”。不斷提升行業管理與服務水平,繼續推進全省高速公路“一張網”收費工作,提高公路的暢通能力。 
  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廳長曾兆庚表示,全省交通運輸系統將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緊緊圍繞“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的核心任務,突出抓好以高速公路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深入實施珠三角《規劃綱要》,調整發展結構、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大力推動交通運輸業科學協調發展,不斷提高服務水平,為建設“幸福廣東”提供有力支撐。 
    高速公路成轉型升級“加速器” 
  當前,在廣東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高速公路建設要爭當產業轉型升級的排頭兵,使高速公路成為發達地區產業集群向欠發達地區轉移的重要“橋梁紐帶”,成為推動產業經濟社會發展的“加速器”。 
  廣東高速公路的發展速度一直走在我國前列。截至2011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已達5049公里,居全國第二。目前,廣東通往鄰省主要高速公路通道已經建成通車,全省形成了以珠三角為核心向外輻射的高速公路網絡。 
  業內專家表示,高速公路建設投資的效益是長期的、潛在的,對經濟發展有著強大的拉動作用。據測算,每1元高速公路建設投資帶動的社會總產值接近3元,相應創造國民生產總值0.4元,每億元公路建設投資可為公路建筑業創造2000個勞動日就業機會,同時為相關產業提供近5000個勞動日就業機會。 
  統計數據顯示,廣東省高速公路建設1992年對社會經濟產生的直接貢獻是21.8億元,對GDP的貢獻率是0.98%,2007年這兩個數值分別是318億元和1%,而2010年兩個數值分別為970億元和2.11%。 
  業內專家認為,高速公路可以擴伸廣東產業轉移承載地,打造產業轉型升級高速移動平臺和低成本高速物流圈,促使一二線發達地區相關生產要素逐漸合理地回流到三四線欠發達地區,增強欠發達地區公共財政實力,逐步填平區域間的貧富差距“鴻溝”,對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和建設幸福廣東有著極大的現實意義。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