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眾傳媒解決移動支付問題 物聯網模式把死屏變活屏
2012-5-14 17:1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分眾模式,這個由江南春一手創造的、曾經被熱捧的廣告模式如今正遭遇“倒春寒”的考驗。分眾模式是否已經過時?是否正走向死亡?都是業界普遍關注的焦點。但有關專家也表示,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尤其是移動支付問題的解決,分眾模式也有望重獲新生。
成也蕭何 敗也蕭何的江南春
2002年底,分眾模式誕生了,首次實現了廣告分人群投放,部分解決了長期困擾廣告業“盲目投放”的問題。從2003年首次得到軟銀的巨額融資,分眾就開始了它的瘋狂擴張之路。2005年7月14日,32歲的分眾模式創始人江南春在美國的納斯達克按響了開市的鈴聲,創造了中國傳媒上市神話。之后并購框架、聚眾,收購分眾無線、央視三維廣告,讓分眾傳媒涉足商務樓宇液晶電視、賣場廣告網絡、公寓電梯海報市場、無線廣告市場、戶外LED彩屏和電影院線媒體等,江南春的生活圈傳媒帝國也初露端倪。
江南春打破傳統媒體“內容為王”的慣例,反其道高舉“渠道為王”的大旗。在分眾這一擴張性的廣告平臺上,江南春將其營銷能力和資源整合手段發揮得淋漓盡致。但好景不長,盲目收購帶來的弊端在2008年集中爆發,分眾的股價一度跌到每股4.8美元。江南春本人也一退再退。2008年,初江南春辭掉CEO職務,年末,準備將跌入谷底的分眾賣給新浪。由于未通過審核,最終收購未能成功。
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消費者的需求也正逐漸走向個性化和分眾化。分眾化的需求,讓江南春等人又看到了新的希望。
移動互聯網 讓分眾進退兩難
據記者了解,目前分眾正出現類似互動屏的新模式。在北京地鐵和商場里經常見到的維絡城,其會員人數已達到660萬。而江南春推出的Q卡業務,在大力推廣之下會員也迅速達到250萬人。
記者了解到,分眾傳媒推出的免費Q卡,主要是通過手機編輯Q卡上的標號發送至特定號碼,來激活Q卡,再通過手機來獲取優惠信息。不過,其步驟較為復雜,常常需要多次轉換,并且最終只是優惠券的獲得,導致無法規模性地擴展市場。
IT研究專家方興東認為,分眾本質上來說其傳播方式還是一種傳統媒體,新興的以手機、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體的發展,必定在一定程度上擠壓分眾的市場空間。媒體未來的發展趨勢是互動、隨時、隨地。
在望京的華彩購物中心,記者發現使用維絡城卡的消費者并不多。消費者夏先生告訴記者,自己也曾花20元購買了維絡城卡,但隨著手機優惠券的興起,類似維絡城卡、Q卡這樣的互動卡顯然變得多余起來。
物聯網電子商務服務商妙購CEO關儉文對記者表示:“分眾傳統的模式肯定是落后了,不單單是那種不斷地靠資本投入擴大規模的模式風險很大,本質上那是一種強制銷售模式,跟個性化的時代格格不入。”
物聯網模式 把死屏變活屏
分眾傳媒只有廣告,沒有內容和信息。內容和受眾的匹配度越來越差,廣告的接受度也越來越低。難道分眾模式真的走向死亡了嗎?
“傳統的分眾模式沒解決支付問題,解決這個問題就能把廣告變成商品。”關儉文說。他認為,未來的分眾模式可以通過物聯網的方式進行解決。比如將識別電子標簽的RFID嵌入到電視屏,注入移動支付模式,從而把死屏變活屏,實現直接刷卡購物。
記者了解到,目前,妙購公司已采用了這種新型的物聯網模式。首先,將類似分眾傳媒的廣告屏改造成“放心安全的移動支付電商服務平臺”(妙購智能商店),讓在線上的電商可以通過這個平臺為社區提供電子商務服務;其次,建造線下商家在智能商店經營的線上O2O平臺(妙購81),讓妙購81作為特許加盟的商業平臺,為社區群體提供分眾零售服務。”
在支付平臺得到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妙購81”分眾網上零售平臺整合了區域內線上線下商家資源,涵蓋超市、快餐、便利店、百貨、影院等各種便民服務,為當地商家提供一個開放的電子商務平臺,力爭打造30分鐘即送服務生活圈。在5月30日由廣東省網商協會主辦的“2012年電子商務產業合作大會(中山站)”上,“妙購81”O2O特許加盟平臺將正式面向全國招商。
有關專家表示,目前國內的移動支付發展依舊處于早期階段,其商業模式大都是從互聯網支付移植而來。另外,現在移動電商行業的大部分企業還無法做到保障安全。這是行業弊病。而安全性如果得不到保障,分眾支付發展將受到限制。這也是國內大多數支付公司所面臨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