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貿易不應是抽象畫
2012-4-27 15:24: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4月23日作出否定終裁,取消中國輸美鍍鋅鋼絲的反傾銷和反補貼(“雙反”)關稅,這是短短7天之內美國第二次取消中國輸美產品的“雙反”關稅。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當日發布公告,宣布6名委員以4:2的投票結果,終裁中國輸美鍍鋅鋼絲未對美相關產業造成實質性損害或威脅。本月17日,該委員會也曾對中國輸美鋼制車輪作出相似裁決。
就在上月美國國會兩院一致通過了一項《1930年關稅法》修正案,賦予美國政府對來自非市場經濟國家的產品進行反補貼調查和征收反補貼稅的權利。在法案通過之后,僅一個星期,美國商務部就依照此法,于3月20日對原產于中國的光伏產品作出反補貼初裁決定。人們不免擔心,在世界經濟陷入空前不景氣的形勢下,加大使用保護主義的舉措必將嚴重制約經濟的復蘇,損害基于互利共贏的中美經貿關系。在這種形勢下,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最近作出的上述兩項否決值得稱道,這不僅有利于維護作為兩國關系基石的正常貿易關系,也有利于維持人們對美國倡導的自由貿易體制的信心。
貿易摩擦本質上是利益的摩擦,維護貿易利益的基本平衡或許還是一些國家貿易制度的一項功能。但是在當今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世界中,貿易利益日趨復雜,少數個別企業的利益并不代表行業的利益,更不代表整個產業鏈的利益以及國家的利益。如果貿易決策被少數利益集團或利益集團的代表所控制,或政府屈從于來自利益集團大規模的保護主義壓力,就像上世紀30年代前后所發生的那樣,那么其他企業和經濟部門甚至整個國家都要為少數個別企業的利益買單。公眾和理智的決策者是不會允許這種情況再次發生的。
作為世界上經濟規模最大、發展程度最高,市場經濟最完善的國家,美國帶給這個世界的不能僅是iPad、iPhone等高端技術產業和智能產品,必須是更有利于經濟健康發展的基本制度和規則。一旦美國精英和決策者迷失了方向,給這個世界帶來的是毀滅性的打擊,就如同2008年前美國貨幣當局的寬松政策和美國金融界對高杠桿工具的癡迷導致系統性風險,把整個世界拖入了危機深淵一樣。美國有責任和義務在世界經濟持續低迷的背景下,堅守自由貿易的承諾,因為只有這樣才最符合美國的利益。美國的強大必須以強大的制造業為基礎。金融危機后,美國開始重新重視制造業,奧巴馬總統更是不遺余力地為美國制造業的復興創造更好的條件,包括擬定更有利于跨國公司在美國生產和創造就業的稅收政策、讓創新型小企業享受更便利的融資、投資基礎設施、教育和科技創新,締結自由貿易協定開辟海外市場、制定出口翻番計劃加大推動出口力度等。這些固然重要,但在當今全球化環境下,重振制造業不可忽視的是進行全方位的國際合作。中美是世界上兩個最大的制造業大國,兩國在制造業上的互補將釋放出巨大的潛力,不僅有利于兩國盡快走出危機的陰影,也將拉動世界經濟復蘇。而保護主義的政策將遏制這種潛力的發揮,使美國在復蘇的路上徘徊的時間更長。
因此,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的決定實質上是在為美國經濟盡快恢復持續增長助力,世界需要更多如此冷靜、睿智的決定。在美國的示范作用下,世界將更多合作、更少摩擦。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系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