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機場建設費換個馬甲就合理了嗎?

2012-4-24 11:50: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從4月1日起,我國廢止機場建設費,改征民航發展基金,乘坐國內航班的旅客每人次50元。
    但凡坐過飛機的,都交過機場建設費,但這筆錢究竟是什么,恐怕很多人都是稀里糊涂。自1992年開始征收至今,被指“收費時間最長、收費范圍最廣、最沒有法律依據、最不公開透明、引起最多反對聲音的不合理收費”。
    如今,在多次續征之后,機場建設費終于被“廢止”了。不,準確地說,是換了個新馬甲,“民航發展基金”。盡管名義上由原民航機場管理建設費和原民航基礎設施建設基金合并而成,但由于后者只是向航空公司征收,因此對于廣大乘客來說,所謂的民航發展基金依舊換湯不換藥。為什么在一片取消機場建設費呼聲中,我們盼來的不是停收,而是改征?難道這樣做就能洗白機場建設費,讓公眾心服口服?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首先,有悖程序正義。根據《憲法》,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國家可以對公民的私有財產實行征收,但條件是依照法律。《立法法》更是明確指出,對“非國有財產的征收”,“只能制定法律”。在我國,法律的制定主體是全國人大,而《民航發展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暫行辦法》只能算是部門規章,不能成為法律依據。同時,政府制定或調整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公用事業價格、公益性服務價格和自然壟斷經營的商品價格時,應先舉行價格聽證會,但無論機場建設費還是民航發展基金,公眾始終沒有任何話語權。
    其次,缺乏公開透明。誠然,在中國航空基礎建設仍不發達的今天,機場建設費作為一項財政非稅收入,在現階段具有一定客觀原因,但費用的管理和使用必須公開透明。事實上,20年間收取的機場建設費估計超過千億元,有多少真正用于機場基礎設施建設?在暫行辦法中,依舊沒有提及信息公開,這不免讓人擔心,民航發展基金是否又將成為新的“糊涂賬”?
    此外,留有續征口子。機場具有公共產品性質,提供公共建設的資金一般都來自專項收費或者財政補貼,但這筆費用的征收不能是無期限的。如今,暫行辦法也只是規定民航發展基金執行到2015年12月31日,對之后的情況語焉不詳。
    機場建設費倒了,民航發展基金來了。改變的是名稱,不變的是公眾對收費合理性與透明度的質疑。在民航總體上實現政企分開的今天,公眾有沒有義務為自負盈虧的航空公司分擔成本;隨著國家公共財政收入的不斷增強,政府是不是應該清費理稅讓利于民?值得深思。在筆者看來,有關方面應該重新論證民航發展基金的合理性。即使要收,也須邀請公眾參與決策,向社會公開收支信息,給出停收時間表,從而讓廣大乘客繳的明明白白,看的清清楚楚。 (張楓逸)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