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的增長需要哪些改革
2012-4-11 15:42: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林毅夫
中國經濟減速的新聞,近來占據了媒體頭條。不管這是持久現象還是暫時調整,中國當局都必須付出極大努力,以夯實經濟基礎。
自1979年開始向市場經濟轉型以來,中國實現了非凡的經濟增長,同時也面臨嚴峻挑戰:社會不平等加劇,環境受到極大破壞且不斷惡化,以及棘手的外部環境失衡和社會老齡化。
幸好,中國的"十二五"規劃認識到深化市場導向改革、改變中國發展模式、注重增長質量、實施結構性改革,以及增加社會包容性、克服城鄉差距和抑制收入不平等加劇的必要性。
配合這些目標,最新報告《中國2030:建設現代、和諧、富有創造性的高收入社會》,為中國要在2030年成為成熟市場經濟所需要的改革提出了建議。
這份報告是中國和世界銀行長期合作的結果。為紀念中國加入世行30周年,世行行長佐利克向中國領導人提出了確認并分析中國中期發展挑戰的合作建議。《中國2030》提出的建議,包括重新定義政府角色、改革國有企業和銀行、發展私人部門、促進競爭,以及深化土地、勞動力和金融市場的自由化等。
按照這些建議,首先,中國政府應進行政策和制度上的改善,減少直接提供的有形公共品和服務數量,轉而提供更多的無形公共品和服務,如規則、標準、政策等。
其次,在企業部門,應增加所有領域的競爭,降低私人公司進出的壁壘,并增強國有企業的競爭力。
此外,銀行的體系必須商業化,逐漸讓市場決定利率;同時,資本市場深化的同時,必須輔以確保金融穩定的法律和監管制度。
第四,在勞動力市場上,中國必須加速戶籍改革,確保到2030年時,工人可以根據市場信息自由遷徙。目前,任何前往非戶籍所在地的人都有可能喪失教育、社會服務和買房權。
最后,農民的權利必須受到保護,土地利用效率必須有所提高,征用農田作城市用途的政策也應該全面檢討。(作者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副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