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三七定律”武漢可否借鑒
2012-4-10 18:0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最近武漢市出臺交通新政,擬用5年時間打造“公交都市”,包括將辟公交專用道和示范線路、推行公交換乘優惠、適當增加的士數量,打造多條快速市內交通線路等。在城市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出行不暢、公交滯后的現象的矛盾比較突出,市民們期盼低成本,優質化的綠色出行。
油價邁入8元時代,高企的出行成本讓很多人選擇了搭乘公交、輕軌出行。我市城中村拆遷任務重,正是大興土建的時期,新的商業區和人口聚集區日益成熟,道路格局也發生了巨大變化,這都導致了交通擁堵和塞車現象嚴重,公交線路與生活區、交通站點脫節,市民打的難和乘車難,尾氣污染現象突出。
解決上述問題的落腳點,還是在公共交通。道路狀況和基礎設施不能瞬時改變,政府在盡量為乘客提供高質量的公共交通產品,在路線的科學設計和公共交通資源的合理設置及預見性規劃方面是可以有大作為的。知名教授郎咸平曾多次提到公共交通的“三七定律”,即公共交通車輛的出行數量應達到七成,私家車數量三成就已經足夠滿足城市交通的正常運轉,從而降低出行的車輛密度,緩解交通壓力。此定律已經得到了許多大城市的充分印證。
綠色出行的核心理念是采取環保節能的方式,注重人對交通的設計、管理和引導以及人自身對交通規則的合理遵守,提升出行的舒適度和尊嚴感。擴大城市交通線路的覆蓋面和公交無縫對接程度,應是現階段的重中之重。我想只要政策得力、法規明確、手段科學,社會配合,建立城市綠色交通體系就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