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促進大宗商品流通行業科學發展的提案
2012-3-31 14:53: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全國政協委員周中樞
大宗商品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近年來,國內以能源、礦產為代表的大宗商品對外依存度與日攀升,商品金融化、壟斷化、單邊定價等特征不斷增強,同時大型跨國公司還積極進入國內發展倉儲、運輸、批發、分銷等流通業務,進一步增強對大宗商品全產業鏈的控制。
流通在大宗商品國際貿易、市場定價、穩定供應、金融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發達國家有很高的行業進入壁壘。但國內大宗商品流通由于涉及面廣、參與者多、專業性強,行業有序組織與管理的難度很大,以鐵礦石、鋼材流通行業為例,一是運行效率低,國內產業鏈上下游缺乏分工協作,信息嚴重不對稱,競爭多于合作,商品庫存逐年抬升,既不能有效反映國內實體需求、穩定價格,也不能有效節約資金、降低成本。二是功能管理弱。缺乏權威管理組織與整體規劃,同一行業存在主體功能類似、具體功能缺位、行業管理功能不足的多家行業組織;全國有28家省級區域提出大力發展物流行業,有在同一城市中多個行政區爭相建立同類物流園現象,造成重復建設與土地資源浪費。三是支持力度小。國內大宗商品流通行業集中度極低,流通中的物流在工商、稅務、統計和法律等經濟管理環節甚至沒有獨立目錄,企業資金實力有限,對外難以發揮國內買方市場優勢,對內面對下游生產企業擠壓,生存空間日益狹窄,加之企業稅費負擔重,難以創新模式、轉型發展。
大宗商品流通領域的科學發展,不僅關系到國民經濟安全,而且吸納就業人數多,促進生產、拉動消費作用大,在促進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增強國民經濟競爭力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面對當前問題,著眼長遠發展,建議以強化行業系統建設為核心,統籌規劃、科學發展。具體如下:
一、強化行業組織管理。強化大宗商品行業協會組織功能,支持協會承擔更多的行業管理職能,從快從嚴制定國內流通行業標準及實施細則;在重點企業建立行業協會協作平臺,發揮示范效應,增強貫徹標準的可操作性,以行業規范提高國內大宗商品流通行業準入標準;加強協會與企業、商品銀行等聯動,健全企業信用評價體系,督促流通企業提高商業誠信水平,規范企業經營行為。
二、強化規劃統籌引導。加大政府協調力度,統籌大宗商品生產消費與物流基礎設施布局,統籌政府流通規劃與重點流通企業發展規劃,對行業性倉儲基地、物流園、加工配送中心等予以引導,切實節約土地資源,預防重復建設,提升設施利用效率,壓縮不必要的物流環節與成本。
三、強化政策支持培育。政府在規劃、資金、稅收、土地使用、審批手續、財政貼息等方面給予集約支持,鼓勵大宗商品流通企業跨區域、跨領域并購重組,對納入規劃的重點物流園區項目給予財政資金支持,支持流通企業和生產企業共同建立配送體系,鼓勵以國內企業為主建立全球資源供應體系,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國際影響力的領軍企業,以提升流通效率來提高國民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