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業不能沒章法
2012-3-25 13:3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近年來,快遞業迅速發展。與此同時,涉及快遞行業的刑事案件和民商事糾紛也日益增多。本案中這起快遞業務員職務侵占犯罪,客觀上凸顯的是快遞公司管理的不規范。傳統郵政業以信函為主,其基本特征是信息流的傳遞;而快遞業以實物為主,其基本特征是實物流的傳遞。但《郵政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現金等貨幣不能快遞,即便是郵政局也是走匯兌程序。然而一些快遞公司為爭取更多的快遞業務,違規開展快遞現金業務。這種數千乃至數萬元的現金快遞,對于低收入的快遞員來說是不小的誘惑。
快遞行業最令人擔憂的是從業人員的結構和素質。相當一部分快遞公司其實是作坊式營業方式,人事管理僅靠隨機招聘,同鄉介紹;沒有專門的業務培訓,沒有有效的職業道德教育,一旦出事就玩“人間蒸發”。一家快遞公司的送貨司機在送快遞到分站后發現多出一個包裹,私自打開發現里面有6部iPhone4手機而私吞。另一家宅急送的營業點經理聯合兩名快遞員連續截留快遞包裹,用瓷磚掉包首飾、保健品等貴重物品。
快件丟失、掉包、截留在快遞行業已屢見不鮮,有資料反映20%以上是快遞員監守自盜。疏于管理的法律后果只能是,快遞員工獲刑,快遞公司賠錢。法官建議,快遞行業人事管理除了要完善上崗培訓制度外,還應盡早建立從業人員黑名單制度。一旦快遞員被發現有違法行為,就再不得進入這個行業。除了起到警告和震懾的作用,也能防止快遞員“跳槽流動作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