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供應鏈案例

川山甲:優化煤炭供應鏈模式

2012-3-20 17:19: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 沈厚
    編者按:浙江川山甲物資供應鏈有限公司經過多年的經營,探索出煤炭供應鏈的優化新模式,可應用于具備規模效益、標準化、易于保管、價格穩定等特征的大宗物資領域。對供應鏈客戶而言,通過供應鏈的優化,可充分享受供應鏈協作帶來的價值。該案例對于煤炭企業的供應鏈優化,具有良好的推廣價值,同時,對于其他大宗商品的供應鏈優化,也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隨著煤電矛盾的不斷升級,決定著煤炭市場供需平衡的煤炭流通行業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為了解決傳統煤炭供應鏈中存在的問題,提高供應鏈運作效率,成立于2008年11月的浙江川山甲物資供應鏈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川山甲)(由2004年10月成立的浙江川山甲物流有限公司為控股核心,聯合一批風險投資企業共同設立,是專業從事“供應鏈優化及運營管理”業務的現代服務企業。)通過對杭州某能源公司傳統煤炭供應鏈進行優化運作,從而降低了其物流成本,提高了該公司的物流管理水平,為煤炭流通的運作創新提供了典范。優化的背景
    (一)煤炭產業鏈特點
    煤炭作為大宗的生產資料,具有以下幾大鮮明特點:
    一是運輸成本高。我國煤炭資源集中分布在華北、西北地區,消費地集中在東南沿海發達地區,運距大使運輸費用占比高,鐵海聯運是我國主要的煤炭運輸方式,這種長距離運輸使煤炭運輸成本占總成本的30%以上。
    二是季節性明顯。由于煤的需求具有鮮明的季節性特征,且由于運距的加大,冬季運輸易受到雨雪天氣等影響,冬季臨近,煤炭使用者都會加大儲備力度,而冬季的備貨行為預期將使煤價普遍上漲。
    三是資金占用大。煤炭作為大宗的生產資料,其生產、交易過程中的資金沉淀非常巨大,資金占用成本非常高,整個供應鏈過程都需要龐大的資金保障。
    (二)客戶企業現狀
    杭州某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A公司)主要以經營煤炭業務為主,在山西和秦皇島、京唐港設有獨立的煤站和辦事處,員工80余人。公司主要經營高熱能煤炭的銷售業務,合作單位有中煤集團、神華集團、大唐國際、潞安環能、浙江物產等大型國營企業,2010年經營規模達30億元。
    A公司在產能迅速擴大的同時,煤炭物流成本高、資金占用大的瓶頸逐漸顯現,機緣巧合下,A公司找到川山甲尋求解決方案。川山甲經過調查后發現以下情況:
    A公司的煤炭運輸以鐵路運輸為主,在煤炭需求的旺季,由于運輸緊張甚至連車皮都找不到,大量的煤難以運出。為了預定火車,一般需要提前幾個月預付運費給站臺,遇到雨雪、人為等各種因素影響,更無法確保煤炭運輸的順暢;煤炭作為大宗商品,采購以先預付、現金提貨為主,造成公司資金鏈緊張;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大,管理難度也逐漸加大。
    因此,該公司急需外部力量來解決企業發展中遇到的資金流、信息流、現代化管理問題。經過與川山甲協商,達成合作意向,A公司將非核心業務的運輸、倉儲、采購、結算、風險監管外包給川山甲,川山甲不直接向A公司收取費用,而是通過提高效率或降低成本來分得部分利潤。
    (三)原有煤炭供應鏈結構
    與普通的煤炭流通公司類似,A公司原有煤炭供應鏈呈現出兩個特征:流通環節和物流環節,到達終端通常有4個左右的流通環節和物流環節;各個環節層層加碼,煤炭到達終端時價格高。其流通環節和物流環節如下:(1)有四個流通環節:原有煤炭的流通,從煤礦出發到達最終用戶,通常會經過以下四個環節。環節一:煤礦-煤礦銷售公司;環節二:煤礦銷售公司-煤大批發商;環節三:煤大批發商-煤中小型批發商;環節四:煤中小型批發商-零售商或用戶。(2)有四個物流環節:流通過程伴隨著物流的裝卸、運輸和倉儲過程,因此通常有4~5個裝卸、運輸環節,5個倉儲環節。具體的裝卸、運輸、倉儲環節見下表:
    經過各個流通環節,煤炭的價格已經節節攀升。以山西煤5500焦煤為例,該煤在煤礦的坑口價為750元/噸,經過煤銷環節的加價后,價格為800元/噸,在大批發商環節,即煤銷-大批-小批的環節中,價格已增加至1050元/噸。其中,大批發商物流環節費用為200元/噸,而毛利僅為50元/噸。優化的步驟(一)調研原有供應鏈,分析成本及過程,尋求不合理的因素:A公司是傳統的煤炭流通公司,上游是大型的煤礦集團,下游銷售對象是大型國營企業,業務穩定,業務規模呈逐年增長趨勢。A公司原有供應鏈缺點主要為以下兩方面:
    一是由于A公司與煤礦集團及火車站采取的結算方式為提前預付貨款,預付賬期在3~4個月,由此形成了大量預付賬款,占用了公司40%以上的流動資產。二是A公司的煤炭運輸以鐵路運輸為主,在運輸緊張時無法找到鐵路車皮,大量的煤難以運出來,物流成本和代價極高。(二)結合實際操作,設計幾種不同方案,分析每種方案成本,選擇最佳的運營模式:川山甲經過調研A公司整體經營現狀后,與A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川山甲通過發揮集中采購、增值服務、統一配送、庫存管理的作用,為A公司帶來在采購優化、資金流優化、物流配送優化、庫存優化等全方位的優化和變革,實現A公司原有的煤炭供應鏈的全面優化。
    優化的方法
    A公司原有的煤炭供應鏈屬于傳統的供應鏈,具備采購成本高、物流成本高、占用資金大等缺點。川山甲介入后,依托于川山甲構建的煤炭供應鏈平臺,實現對A公司煤炭供應鏈的重構。
    新的供應鏈模型可概括為“在煤大批發商環節構建配送中心(一級倉庫),通過發揮配送中心在集中采購、增值服務、統一配送、庫存管理的作用,由此帶來在采購、資金、運輸、倉儲配送全方位的優化和變革”。
    采購優化:(1)集中采購獲取價格優勢:由煤大批發商(川山甲)匯總需求進行集中采購,以獲得等級差價,利潤可部分讓利給客戶(A公司);(2)一級倉庫獲取季節差價:利用川山甲一級倉庫,客戶可以改變采購時間,例如在8~9月份煤價最低時進行采購,以獲得季節差價;(3)增值服務滿足客戶需求:川山甲利用公司或合作伙伴現有廠地做流通加工中心,依據客戶需求提供配煤、摻煤等服務以增加煤炭附加值。
    資金流優化:(1)創新融資渠道:將一級倉庫中的煤炭質押給銀行,利用銀行的物流金融品種融資,解決流通中50%~60%的資金需求;(2)多元化結算方式:由現金結算延伸為承兌匯票結算或者國內信用證結算。
    物流配送優化:(1)統一運輸:實現線路重新規劃,分散運送變成整車運送,減少運輸成本;(2)裝卸減少:直送終端庫,減少了裝卸環節,不僅減少了大量裝卸費用,同時減少了裝卸過程中的損耗。
    庫存優化:終端庫按照實際需求領用并支付貨款,實現了庫存以及資金上的全面優化。優化的創新點
    川山甲的企業文化強調“和”文化,“川山互動,共甲天下”,強調與客戶的和諧共贏,強調從供應鏈協作中創造價值、分享價值。川山甲針對A公司的需求,通過對其原有供應鏈進行診斷,結合川山甲的優勢和資源,實現供應鏈的改造,創造出了全新的供應鏈。總體而言,體現出以下這些設計創新點。
    個性化供應鏈方案設計:針對企業的個性化需求,提供完整的供應鏈綜合解決方案。滲入企業供應鏈的內部,提供從系統分析、物流鏈設計、成本分析到完整的供應鏈服務體系。
    上下游的緊密協作:川山甲的介入使上游能根據下游的需求進行生產,即以需定產,同時優化了下游的庫存,減少了下游的資金占用,使下游能放大采購規模,實現上下游的緊密協作。
    采購環節優化:通過匯總采購需求實現對上游的談判能力,以獲得采購價格優勢;同時,利用一級倉庫以及川山甲提供的資金優化服務,獲得季節價差,采購環節實現優化。
    物流環節整合:將原來分散經營的各個物流環節(包括倉儲、運輸等)系統化、集成化,對他們的功能進行整合提升,使之成為具有增值功能的網絡體系。
    庫存優化并實現資金盤活:利用一級倉庫,客戶依據需求提貨,優化了企業庫存,同時減少了資金占用,實現了資金盤活,在經營靈活性上不受到限制。優化的應用效果
    (一)經濟效益
    通過對A公司供應鏈優化前后的量化對比,川山甲公司認為在大批環節(煤銷-大批-小批),煤炭的成本將從優化前的1050元/噸降低到920元/噸,減少85元/噸,降幅達到8.1%,即扣除供應鏈服務費用后,能為企業額外獲取8.1%的收益。具體指標如下:(1)集中采購降低采購單價:利用集中采購獲得議價權,減少煤炭采購單價5元/噸。(2)季節采購獲取季節價差:利用8~9月份煤價最低時采購10萬噸煤,獲得季節差價50~100元/噸(按75元/噸估算),扣減銀行利息18~24元/噸(按20元/噸估算)。(3)線路整合降低運輸成本:減少運輸成本5%~10%(按10%估算)。(4)庫存優化成本降低:本處未對資金優化、庫存優化這兩個環節帶來的價格影響進行量化。大宗物資占用的資金成本大,若對這兩個環節的價格進行量化,帶來的供應鏈優化效果將更為可觀。(5)業務外包降低人力成本:通過業務外包,將減少客戶單位在采購、倉儲、運輸管理等方面的人力資源成本,本處對此未進行量化測算。
    (二)企業效益
    非核心業務外包,將有限資源集中在核心競爭力上。供應鏈上管理的精髓是非核心業務外包。客戶而言,納入供應鏈管理體系,將非核心業務外包,能降有限資源集中在核心競爭力上。同時,各主體基于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協作,可以向整個供應鏈中的上、下游產品要效益,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和核心競爭力。
    供應鏈全過程優化,顯著降低成本。在供應鏈優化對企業原材料、流程清單、成品及有關信息從起點到終點全過程策劃、實施和控制的過程中降低客戶成本。
    客戶導向的生產需求,實現供需良好結合。供應鏈協作將實現客戶導向的生產安排,將能實現供需的良好結合。在需求端,與下游供應鏈合作伙伴關系的建立能實時把握市場需求,按照市場需求開展生產,并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在供給端,與上游供應鏈合作伙伴關系的建立能為更快的滿足市場需求提供原輔料保證,有助于實現交貨提前期的縮短和可靠性的提高。
    規模采購,優化采購環節。構建一級倉庫,匯聚采購需求,實現上游供應商的談判能力,獲得價格優勢。同時利用一級倉庫的蓄水池作用,進行季節采購,實現企業采購環節的優化。
    保持合理庫存,降低庫存資金占用。供應鏈協作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通過上下游的合作,實現對庫存的有效管理,保持合理庫存。
    (本案例由浙江川山甲物資供應鏈有限公司提供,榮獲“2011年度中國物流管理優秀案例獎”,入選《中國物流管理優秀案例集(2011)》,有刪節)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