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加強我國交通運輸安全管理體系建設的提案
2012-3-20 16:50: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全國政協委員 黃延楠
交通出行作為民生大計之一,時刻關切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交通事故已成為安全領域的重點問題。當前,我國正處于安全經濟的變革時期,也處于安全變革期。近年來,我國發生交通事故數量、人員傷亡和直接財產損失,雖然絕對數同比有所下降,但交通安全形勢依然十分嚴峻。面對新的交通形勢,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我們更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研究事故預防的有效方法,嚴格落實相對應的工作措施,切實保障廣大交通參與人的安全利益。
新形勢下交通事故預防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某種程度上對交通管理的原則是“暢通優先于安全”,如何將交通事故的預防工作變為交通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是變革期的重要問題;二是交通安全生產的管理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還不相適應;三是經濟社會正處于高速發展過程中,各類安全生產事故極易發生;四是一些行業和領域由于歷史和現實的原因,仍存在著安全生產隱患;五是個別部門和單位對安全生產工作重視不夠,業務不熟練。為此,我們建議:
一、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的理念。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國發(2010)23號)要求,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把經濟發展建立在安全生產可靠保障的基礎之上;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全面加強企業安全管理,健全規章制度,完善安全標準,提高企業技術水平,夯實安全生產基礎;堅持依法依規生產經營,切實加強安全監管,強化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和責任追究,促進安全生產形式實現根本好轉。要建立更加完善的技術標準體系,促進企業安全生產技術裝備全面達到國家和行業標準,實現安全生產技術水平的提高。
二、把握交通運輸安全管理的重點內容,實施 “四加強”和 “四強化”。“四加強”即加強安全監管的法律體系建設、加強交通運輸安全管理的長效機制建設、加強應急反應的基礎準備建設、加強監管力度;“四強化”即強化安全生產“兩個主體”責任、強化源頭管理、強化動態監督與現場管理、強化事故調查處理和領導問責。
三、以消除安全隱患為切入點,大幅度減少一般事故,堅決遏制重大事故,杜絕特別重大事故。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圍繞“一條主線”(基層和基礎建設),落實“兩個責任”(企業主體責任和行業監管責任),突出“三大重點”(隱患排查治理、隊伍建設、安全文化建設),提升“四種能力”(企業內控能力、部門安全監管能力、應急處置能力、安全工作創新能力),全面構建交通運輸安全工作的長效機制,保持安全生產形式長期穩定,為交通運輸事業暢通高效、安全綠色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四、實現交通運輸安全工作的目標。交通安全水平穩步提高,應急反應能力進一步加強;交通運輸的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顯著提高,初步形成便捷、高效、綠色、安全的交通運輸體系,基本適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五、加強交通運輸安全管理體系建設,要在五個環節上狠下功夫。一是積極推進綜合運輸體系建設,提高交通運輸服務保障能力。二是提升運輸服務質量和效率,促進現代物流發展。三是切實推進節能減排,發展綠色交通。四是著力完善安全監管體系,提升應急保障能力。五是大力提高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強化交通運輸信息化建設。
六、加強交通運輸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設。推廣借鑒云南省公路客運安全實時監管系統、天津港港口集裝箱裝卸調度作業系統等成功經驗,根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諧社會,促進交通運輸現代化發展的戰略要求,遵循體系管理原理、過程控制原理、人本原理,發揮基于物聯網與云計算在交通運輸安全管理方面的優勢,有條件的地方可增設智能交通管理委員會,加強智能交通信息系統的規劃建設,綜合提高交通管理現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