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交通資訊

關于盡快減少收費公路里程的提案

2012-3-18 13:51: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 全國政協委員 任啟興
    中國收費公路里程世界第一。全世界有14萬公里的收費公路,其中10萬公里在中國,占到世界收費公路總程的70%。
    公路是我國覆蓋面最廣、公益性最強的效能運輸方式,是國民經濟的命脈。目前,全社會的74.1%的貨運量和94.5%的客運量都是依靠公路來完成。
    為了快速發展交通事業,1984年國務院出臺“貸款修路、收費還貸”的政策,允許一些企業參與公共設施建設。目前,95%的高速公路、61%的一級公路、42%的二級公路是依靠收費集資建設的。
    但時隔28年了,我國的經濟社會發生了深刻變化,卻仍然沿用近30年前的政策!“世易時移,變法宜矣”。收費公路所引發的一系列問題充分說明,必須痛下決心減少收費公路里程。理由如下:
    第一,公路收費,違背了政府提供公共設施的職能屬性。公路是公共設施,由政府用納稅人的錢來修建,原本不該收費。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國經濟尚處于困難時期,出臺“貸款修路、收費還貸”的政策,是符合當時的國情的,客觀上推動了公路建設發展。但是,時隔近30年后,尤其是政府財務能夠支援公路建設費用的情況下,卻依然在沿用幾十年前的政策,必然引發一系列的問題。收費公路也違背了政府提供公共設施的職能屬性,采取“貸款修路、收費還貸”的辦法,應是一種權宜之計,不能成為長期制度。
    第二,收費信息不透明,導致無止盡的收費。“貸款修路、收費還貸”,本來是不能以贏利為目的,貸款還清后就應停止收費。而政府將收費權交給企業后,卻疏于監管,實際上將“公路”變成了企業的“私路”,成為強壟斷性的“公共設施”。收費的數額、流向等信息均不透明。即使貸款還清了,過路費卻照收不誤。據審計署審計報告,首都機場高速總投資11.65億元,1993年8月建成通車至2005年底就已收費32億元。而且一直要收到2027年。假設以后車流量保持不變,到2027年收費至少70億元。京石高速總造價10.1億元,到2004年底就已收費近18億元。2008年審計署對18個省市35條收費公路的審計顯示,一些公路收入高出投資數倍乃至10倍以上。
    第三,收費站點過多、收費過高,造成了公路不暢通。一些公路收費暴利甚至超過房地產。據上市公司年報顯示,寧滬高速2010年主營業務營業利潤率為56.21%,贛粵高速為48.81%,成渝高速為59.28%。而通常被人們稱為“暴利”的房地產行業,毛利率一般也只維持在40%以下。廣深高速全長120余公里,日均路費收入達1011萬元。由于來錢容易,收費公路成了一些政府“創收”的渠道。浙江、安徽等7省份提高收費標準,多征收通行費82億元。“凡公路必收費”的現象,導致收費站點過多過密。在312國道陜西商州至丹鳳武關段,59.7公里的路段居然設有3個收費站。在一些省區交接地,剛完成了出境交費,緊跟著就是下一省區的入境交費。收費站間距僅為幾百米。京張高速的持續擁堵,原因之一就是收費站造成了“腸梗阻”。本該為經濟發展提速的高速路,反而壅塞了社會效率,制約了經濟發展。
    第四,收費公路造成員工畸形膨脹,成了 “養人的地方”。據有關資料,河南高速洛陽公司僅負責98.8公里收費公路的管理,職工卻有403人,還不包括保安、后勤人員。一些高速公路(如滬寧高速)每公里達到5.4人之多。在312國道陜西商州至丹鳳武關段59.7公里,所設3個收費站的1個本應45人編制的收費站,卻實際養活了80多人。高速路公司養這么多人的后果,必然導致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利潤被“閑人、懶人”消耗。為了養活更多的“閑人、懶人”,難免想方設法蠶食過路車主錢包。這方面的例子不勝枚舉,如被媒體曝光的廣深高速,不僅將8.4元通行費“四舍五入”為10元,更將9.4公里的收費里程“摻水”至14公里,讓本該收5.6元通行費增至10元。高速公路員工的高收入,是造成人員畸形膨脹的重要原因。據報道,寧波至上海高速公路運營公司員工的月平均工資約8000元,是當地平均工資的幾倍。
    第五,間接制約了商品流通,導致了交通事故多發。過多過濫的公路收費,直接造成了運輸成本的增加,制約了商品流通。一些商品因運輸成本,不能流通。據報道,2010年物流成本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8%,這個數字是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的兩倍。近兩年來,一些物流企業倒閉,主要原因是物流成本高。高昂的過路費讓不少承運人繞行不收費的遠路,增加了人力、財力和能源的消耗,增加了社會總成本,進而抬高了物價。為了降低運輸成本,很多承運人采取超載運輸,這又導致了交通事故的頻發。據媒體對廣東、遼寧貨車司機的采訪,發現過路費占總運費的1/3。如果不超載就根本不贏利。
    第六,影響了政府形象。由于收費公路太多,經常聽到老百姓的埋怨“路修的越多,越無路可走”。“政府收了納稅人的錢,卻不舍得用在公共設施上,尤其對‘收夠了還收’和‘隨意延長收費期’的現象反映強烈。”收費公路甚至成了地方政府或主管部門的利益共同體。據香港《南華早報》報道,四川成渝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管中,至少有15人來自四川省交通廳。公路收費,也給一些部門(交通、公安)等違法違規收費、罰款提供了機會(如山西交警攔運煤車亂收費、亂罰款)。更加損害了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造成民怨沸騰。這個損失恐怕是最嚴重的。
    種種跡象都凸顯出公路亂收費的頑疾必須治理。自2004年以來,國家進行了多次減少公路收費的行動,但收效甚微。公路亂收費問題久治不愈,最主要的原因是一些地方政府將公路收費作為一項重要的財政來源,通常對中央政府的清理行動予以抵制。治理這一頑疾,需要決心和勇氣。
    為此建議,國家以盡可能快的速度,逐步減少收費公路里程,由政府出資修建公路,把本來屬于政府的職能歸還給政府。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