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利時代中的鋼鐵物流業案例
2012-3-16 12:5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鋼鐵物流專業委員會、淮礦現代物流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鐵路物資股份有限公司舉辦的“第五屆中國鋼鐵物流合作論壇”,日前在蕪湖市舉行。來自國內金融、物流、鋼鐵企業的專家學者圍繞鋼鐵產業、物流業現狀、面臨的挑戰,以及未來發展趨勢展開交流探討。
四兩撥千斤
相關研究顯示,物流費用占GDP的比例每降低1個百分點,就可帶來4000多億元的經濟效益,有助降低制造業成本,進而拉低物價水平。
“盡管銷售利潤率低,但我預計2012年鋼鐵產量仍然會增加,只不過增幅會大大降低。”馬鞍山鋼鐵集團總經理蘇鑒鋼在論壇上說,“在這個過程中,鋼廠將從過去的生產商向服務商轉變,涉及物流、貿易、加工配送,要把產業鏈延伸到最終用戶。”
在物流上布局的鋼鐵巨頭,不只是馬鋼,河北鋼鐵集團、江蘇沙鋼、山東鋼鐵集團均在其列。
2011年,江蘇沙鋼宣布,計劃斥資300億元籌建玖隆物流園,拓展下游加工業和物流領域。
今年1月,河北鋼鐵集團和河北港口集團、滄州港務集團簽約開發建設黃驊港綜合港區年吞吐量5000萬噸的礦石泊位和2000萬噸的通用散雜泊位,河北鋼鐵集團計劃在“十二五”期間,向物流業投資86億元。
參加中國鋼鐵物流合作論壇的濟南鋼鐵集團副總經理王向東說,濟鋼和萊鋼歷時兩年多的重組,就是要在鋼鐵行業這一輪大調整中,發展“集群式產業鏈”,在加工、配送、資金運作在內的各個方面真正成體系。
何黎明表示,隨著鋼鐵行業的持續低迷和鋼廠轉變銷售模式,鋼鐵銷售代理企業將面臨重新洗牌,大型鋼鐵流通企業要以貿易為主,向上下游產業延伸,掌控上游資源,穩定終端客戶,擴大營銷網絡,占據更多的市場空間。
行業亟待做強
在鋼鐵業進入微利時代的今天,鋼鐵物流正在受到業界越來越多的重視。
首先,宏觀經濟增速趨緩,鋼鐵流通規模進入平緩增長時期。據國家統計局初步測算,2011年,我國生產資料銷售總額為45.6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3.2%,是自2002年以來10年中增幅最低的。受宏觀經濟影響,鋼鐵流通規模近十年來高速增長的走勢趨于平緩,進入平穩增長階段。
其次,受需求、成本等因素制約,鋼鐵貿易微利甚至虧損。2011年,我國的粗鋼產量接近7億噸,鐵礦石原礦產量超過12億噸,雙雙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按照國內鋼產量與物流量1比5的關系,鋼鐵業產生的物流量幾乎是國民經濟之最。但與此同時,鋼鐵業的微利也毫不客氣的制約著鋼鐵物流的發展。中鋼協的統計顯示,2011年國內大中型鋼鐵企業實現利潤875.3億元,同比下降4.51%;銷售利潤率僅為2.42%,同比下降0.59個百分點。流通企業如果單純搞貿易,扣除稅費和財務費用后實際是虧損的,甚至賣得越多、虧得越多。
再次,終端需求發生變化,市場競爭主要表現為服務競爭。我國鋼材產能過剩,產品供大于求,用戶需求日趨個性化、多樣化。在這種情況下,僅靠價格優勢已經不能贏得市場競爭,提供高質量的配套服務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勝出。
最后,還存在大型企業強者恒強,傳統交易為主的中小企業生存艱難等其他方面的問題。
面對這種形勢,如何將鋼鐵產業做強、如何打造出符合國家政策發展需求的鋼鐵物流產業鏈、如何開辟新的利潤增長點,就成為業界亟待探討的問題。
此外,鋼鐵物流行業的“亂象”,也亟待解決。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何黎明指出,物流業也出現一些值得注意的傾向:比如,有些地方物流發展帶有盲目性,物流規劃用地動輒幾平方公里,甚至幾十平方公里,脫離實際需求;還有一些投機商,借建“鋼材市場”或“鋼鐵物流園區”的名義,圈地、騙貸,資金鏈斷裂后“跑路”。
多管齊下,內外兼修
【穩增長、促發展】
與會專家指出,鋼鐵物流業對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支撐。在目前的宏觀經濟形勢下,鋼鐵物流業需要進一步提升發展質量和水平、調整發展戰略、轉變發展方式,以現代物流的理念創新流通模式、完善流通體系,打造符合國家產業要求的鋼鐵物流產業鏈。
會議著力探討如何讓中國鋼鐵業著眼整個鋼鐵物流產業鏈,充分發揮產業鏈各節點的最大優勢,攜手合作,實現共贏,并最終推動整個鋼鐵產業鏈的共同發展。
面對我國鋼鐵流通業出現的這些新變化,何黎明表示,這既是壓力,也是機遇。他指出,2012年及今后一段時間,鋼鐵流通業的主要發展任務是:
第一,要完善鋼鐵流通體系。建立與完善中國特色的鋼鐵流通體系,其重點是:建立與完善規范市場流通秩序、企業經營行為、工商關系的法規制度;健全鋼鐵流通行業管理體系、統計體系、市場監測體系與市場預警機制;完善標準體系;建立誠信體系。
第二,要創新鋼鐵流通模式。一是發展現代物流。鋼鐵流通業發展現代物流,關鍵在于運用現代物流理念,創新經營模式,實現貿易、物流、金融、信息一體化運作。二是延伸產業鏈。鋼鐵流通企業要以貿易為主,向上下游產業延伸,掌控上游資源,穩定終端客戶,擴大營銷網絡,拓寬發展空間。三是提高服務水平。鋼鐵流通企業要通過增加服務功能、提高服務質量,建立價值鏈、利潤鏈,實現從貿易商向服務商的根本轉變。
第三,還應構建新型工商關系,要發展現代流通方式,提升鋼材交易市場,培育大型流通企業。
【推出國內首部鋼鐵物流行業標準】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鋼鐵物流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王喜民公開表示,國內首部鋼鐵物流行業標準正在制定中,預計明年年初向全國鋼鐵行業正式推廣。
早在2010年10月,根據國家標準委員會要求,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鋼鐵物流專業委員會聯合國家建筑鋼材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中國鐵路物資總公司、鞍山鋼鐵集團公司等23家單位共同啟動了鋼鐵物流關鍵技術標準的制定工作。該鋼鐵物流標準體系共包括《鋼鐵物流作業規范》、《鋼鐵物流驗貨操作規范》、《鋼鐵物流分類包裝標識規范》、《鋼鐵物流實物與互聯網信息交互技術規范》、《鋼鐵物流互聯網公共商務信息平臺建設》五個標準規劃草案。
王喜民介紹,目前,我國鋼鐵物流量位居國民經濟各行業物流量之首,但還沒有與之相適應的現代物流標準體系框架。他認為,“通過鋼鐵物流標準體系的建立,能夠實現鋼鐵物流消費與生產信息的對稱,能夠實現鋼鐵物流全過程供應鏈集成效應,能夠實現鋼鐵物流完善的運行體系”,這對鋼鐵物流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根據國家標準委員會要求,該項標準的相關研究工作將于今年9月30日結束。
目前,該研究工作已進入草案征詢意見階段和研究報告補充階段。王喜民表示,經過國家標準委員會組織的專家評定會綜合評定后,該項目將最終完成,“屆時,國家標準委員會將正式發文,預計明年年初向全國鋼鐵行業正式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