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縮水”快遞行業投訴多
2012-3-13 20:0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3·15特別行動”系列報道之二
快遞行業發展快,送件速度卻“慢”了下來,糾紛也多了起來,去年,我區有關快遞行業的投訴同比增長了2倍多,這跟部分快遞企業管理松散、缺乏行業自律有很大關系。
近年,網購的興起,帶旺了相關的快遞行業。遇到節日,快遞就會忙到爆倉,在剛剛過去的婦女節,許多網店就搞起了節日促銷活動,這些無疑增加了快遞的業務量。據悉,快遞行業作為一個朝陽產業,已經逐步進入了繁榮期,但隨之而來的是,消費者對于快遞行業的投訴也越來越多:快遞變“慢遞”,服務質量差,霸王條款、索賠難等等,問題不斷,深刻困擾著消費者。
快遞投訴同比增長了2倍多
前段時間,小林(化名)向消保委投訴,自己碰到了一件離譜的事情。小林說,自己網上購買了一個乒乓球臺,過了半個月未收到貨。詢問快遞公司后得知,貨物早就到了,但是他們不負責送貨上門,要求消費者自己去公司取貨。后來才知道,原來快遞公司正遭到員工罷工的困擾,由于送件員人手不夠,才不能及時送貨上門。小林覺得,既然自己支付了快遞費,快遞公司就應該為自己送貨到家,中間因快遞公司原因耽誤了的時間,快遞公司應該賠償消費者損失。快遞公司只愿意為消費者馬上送貨到家,至于賠償不予承認。最終經過消保委調解,快遞公司最終承諾給予消費者運費三倍的補償。
隨著網購等新興購物形式的迅速崛起,郵政快遞服務業發展愈加迅猛。蕭山城區一家企業的保安告訴記者,這兩年快遞越來越多,承接快遞的工作基本上要達到工作量的四分之一。
隨之而來的是,快遞行業投訴越來越多,甚至多了一些“潛規則”。今年29歲的市民曹小姐是一位“淘寶達人”,一般的衣服、家居用品、辦公用品等,她都喜歡在網上購買。最近她向記者抱怨道:“以前快遞都是送到家門口的,可是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快遞都是打電話給我,讓我下樓去取。”曹小姐說,快遞承諾的送貨到家門口,是不是名不符實?
近年來,郵政快遞服務申訴也成了消費維權的一大難點。據統計,2011年共受理各類郵政快遞申訴78起,與前一年相比猛增了225%,首次躍入申訴量排行榜前十,申訴量僅次于手機申訴,高居排行榜第四。
管理不到位易引發糾紛
從消費者投訴的情況來看,市民們對于快遞服務業不滿意的地方,主要涉及送件不及時,出現物品丟失損壞,服務質量差,索賠難以及存在限制消費者權利的格式條款等問題。
比如說按照有關規定,快遞國內異地是72小時送到,同城是24小時送到,現在快遞往往不能按照規定的時間,或者是承諾的時間送到消費者手中。尤其是到了節日,各大快遞公司都出現了爆倉現象,一件快遞少則等上一星期,多則半個月,讓“網購一族”大呼“傷不起”。
對此,區消保委的工作人員也表示,出現這些問題,主要與快遞行業經營主體管理、服務不規范、不到位,快遞服務人員從業水平低,快遞行業霸王條款屢禁不止的現狀緊密相關。
尤其是中小型快遞公司由于人員流動性大,管理比較松散,素質較低,往往是沒有經過培訓就上崗,對于快件是否需要保價,是否要進行保險等,沒有提前告知消費者,所以也較易產生糾紛。
為此,區消保委也表示,作為快遞行業,要加強行業自律,提升整個行業的品質。快遞公司的日常管理要進一步規范,同時要加強宣傳培訓,加強服務行業人員的業務素質,加強員工職業道德的培訓,提升企業形象,讓消費者滿意。
區消保委同時表示,作為消費者,也要謹慎。在選擇快件公司時,要選擇知名度比較大、管理比較規范的快遞公司;在選擇快件運輸方法時,貴重物品該保價時還是要選擇保價。在快遞清單上,要如實詳細地填寫清楚。一旦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可以維護消費者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