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克成功先機:智能物流 背后使勁人前低調
2012-2-5 15:3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如今,品牌、營銷已不僅僅是耐克參與中國市場競爭的拿手好戲,面對本土企業李寧、安踏在體育市場的虎視眈眈,建設一個能夠高效管理庫存和快速補貨的強大的物流支持系統,開始被耐克提上日程。
案例:
一個巨型方盒,建筑面積達20萬平方米,擁有超過10萬個貨品托盤,年吞吐能力超過2.4億個件次,同時可滿足79個集裝箱貨車裝卸貨,從門店下單到發貨將只需要數小時,全球第七個第二大的物流中心耐克中國物流中心在2011年初江蘇太倉啟用。
總長達9公里的傳送帶、順序揀貨機、無線射頻掃描儀、自動化倉庫管理系統等在內的諸多物流技術與裝備,讓這座倉庫在分配效率、吞吐力、彈性力三項指標上均達到了全球最高水準。
本文以耐克智能物流為例,摘錄多家媒體探其品牌成功背后的點點滴滴。
分析:
在江蘇太倉的耐克中國物流中心,所有貨品都嵌入了電子標簽,并逐一掃描,工人們根據電子顯示屏上的信息來分揀配送貨品,其信息通過專門數據端口與耐克全球連接,每天都會有完整的共享數據反饋給相關部門。海量的數據信息、強大的數字化采集和處理能力讓所有商品分揀和管理井然有序。
從外觀上看,耐克中國物流中心有兩幢建筑,分別儲存鞋類和服裝類貨品,兩者之間通過傳送帶裝置接駁。倉儲區被分為整箱區和托盤區兩大單元,散裝托盤區分布其間。如果有大訂單到來,整箱區即可直接配送;小訂單補貨則可以直接從托盤區內散裝貨品中抽取。根據配送分揀需求,服裝配送樓層被分割為三層:頂層是擁有4.5萬個設置了獨立編碼的貨架區,二層則是兩套自動分揀系統,一層為打包和裝車配送區。
據悉,耐克中國物流中心配送貨品的一般流程是:接到訂單-區分訂單大小-倉儲區取貨。倉儲區整箱訂單貨品通過傳送帶運至2樓分揀區,操作員和傳送帶會進行兩次核對分揀;訂單貨品的余額件數由3樓操作員人工補貨,自動分揀機驗貨、裝箱后,再運至1樓,進行掃描核對、裝車及發運。精確是其作業過程中最關鍵的要素之一。
以服裝分揀為例,當3樓倉儲區的整箱貨品通過傳送裝置送到2樓時,操作員會通過手持掃描設備進行標簽掃描。所有貨品標簽的貼放位置和高度都有嚴格規定,以提高核對效率。核對無誤后,在傳送帶送至1樓的過程中,沿途每隔數米均有掃描設備對包裝箱條碼進行掃描,記錄下位置信息。這些信息又與分布于物流中心各功能區的自動化分揀設備相連,使產品可以快速被傳送至不同的操作區。一旦分揀有誤,傳動帶會自動將錯誤貨品甩出,進入特殊通道交由專人處理。
當貨品經過層層校驗,從分揀來到打包環節時,耐克中國物流中心的系統會自動打印一張貨品標簽單,清楚地標明貨品編號和件數。電腦還能估算出貨物體積,并提示操作員大概選用何種型號的包裝箱最為合適。
裝箱操作員除了核對貨品件數和編碼外,另一重要工作就是要把貨品發貨標簽貼到規定位置,便于下一個環節的機器或人工再次抽查核對。在裝車發貨之前,倉儲管理系統再次進行信息甄別,根據訂單的時間配送要求,采用不同的交通工具和多級物流網絡,確保產品高效、準確、及時以及最低成本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