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公路破爛影響發展 村民自發出錢出力整修
2012-2-5 1:07: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周志華 李家國
2011年數九隆冬,鄉村路上寒風呼嘯,難見人影。然而,在海拔700多米的重慶市萬州區分水鎮辣子村5組的一條土路上,卻聚集著數十位村民,鏟土取石、肩扛背馱、鋪墊路基,忙得熱火朝天。這是辣子村5組的村民在對該組1.5公里的癱瘓公路進行整修。辣子村主任陳于告訴記者,為方便出行和農副產品的外運,全組村民不等不靠,自投資金出工出勞,對這條通往該組的惟一公路進行整修。
公路 “癱瘓”影響村民增收
辣子村5組位于一座斷頭山上,地勢偏遠,通往該組一條長1.5公里的公路名存實亡,道路破爛不堪,車輛無法通行,遇下雨天人行都比較困難。該組村民每次趕集都要徒步行走一個小時左右,買化肥、修房子、賣西瓜、銷售雞豬等都要花費比別人多幾倍的勞力和運費,“出行難”成了群眾增收致富最大的“攔路虎”。該組是全村農業產業較多、規模較大的集中地,每年都種植有300多畝西瓜、50多畝煙葉,近年來發展了一個規模達5000多只的養雞場,因公路不暢,農副產品外運只能靠肩扛背馱,農產品銷售難造成農民增產不增收,嚴重制約當地經濟發展。“進組的路坑洼不平,晴天滿天灰,雨天兩腿泥,嚴重影響了村民的生產和生活。”村主任陳于說,“我們鎮上其他村都自發修了路,我們村兩委班子也決定靠自己的力量修筑致富路,修路資金的籌集不搞攤派,完全由村民自愿出資。”
村民出錢出力整修公路
2011年12月初,在村組班子的引導下,辣子村5組200多位村民一呼百應,堅持不等不靠,紛紛表示:有錢的就出錢,無錢的就出力,也要將這條路貫通。在外打工人員和本組部分村民紛紛解囊,很快便募捐到資金5000多元。
從12月中旬開始,在家的村民投工投勞對道路進行填平、維護。雖然天氣寒冷,但村民們每天都準時來到工地干得熱火朝天,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喜悅的笑容,呈現一片繁忙的景象。無論男女老少,大家都拿著鋤頭、鐵錘等修路工具,清理排水溝、挖通溝渠,對泥濘路段的路面進行了回填整修處理,對坍塌的路基進行了加固,給路面還鋪上了碎石。“路修好了大家出門方便了,買生活用品、買化肥等都方便了,我們種的東西拉出去賣也更方便,省時省力,我們修的這條路是條致富路。”村民劉祖權告訴記者,“快過年了,路修好了,大家走親串門或是家中來個親戚也方便些。”
經過村民的連續奮戰,目前,這條長1.5公里,寬3.5米的碎石路已基本竣工,村民們正在清理路邊的排水溝,鏟除雜草。“這條昔日的爛泥路,就要變成一條造福路、致富路,不僅方便我們出行,也為我們致富提供了交通便利!”村民們紛紛激動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