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企業贏在什么?
2012-2-26 11:59: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李振兵
資金鏈緊繃、再融資困難,純電商企業正遭遇困境。近日媒體報道京東商城為解決自身困境,開始向廠家施壓收取額外費用等霸王條款,此舉激起上游供應商集體抵制。
“網上商城競爭是激烈的,我們的利潤都很難保障,網購渠道平臺目前沒有形成獨霸的局面。我們選擇余地更大,我們大不了不在他們平臺做了。”一供應商負責人憤慨的表示。
業內人士榮融分析指出,很多沒有線下渠道實體的純電商而言,發展依靠融資和倒貨。這兩條腿,都不是穩健發展電商行業的基礎,不看好這類靠融資進行發展的電商企業,而更多的這類企業紛紛正在消失,2012年會消亡更多純電商企業。
榮融稱,黃牛倒貨是靠融資式生存的純電商企業另一條腿。在純電商企業中間,成為巨大的電商生存鏈條,因為他們得不到更多的貨源。
資金鏈吃緊的冬天,電商行業贏利模式不解決,憑采購規模議價能力又無法跟國美電器、蘇寧等線下渠道商相抗衡。
當國美電器、蘇寧紛紛自建網上商城殺上線時,京東面臨純電商當當、天貓、亞馬遜的百貨類惡劣競爭,又遭到國美、蘇寧在家電手機數碼領域線上圍攻,未來生存路徑并不樂觀,因為沒有核心品類商品可以突圍。
榮融談到,電商行業贏利模式未現,靠融資進來的錢,支撐不了長遠發展,每日供應商大批貨款要回款、物流費大批費用要支出、物流建設更是一個無底洞。上市圈錢是惟一出路,但贏利模式解決不了,虧損的企業,即使上市也無法生存。
作為拉動中國經濟的新型渠道網絡,電子商務被寄予厚望。但目前電子商務行業羽翼未豐,目前根本不具備跟上游廠家談判的能力,尤其是在家電這類品牌集中度較高的市場領域。
分析人士不客氣的指出,靠融資發展的純電商企業,都要逐步消亡,這本身就是資本游戲。
繼京東、凡客物流配送收費之后,亞馬遜也成為最后一個收費的大型純電商企業。
與傳統渠道背景的電商企業不同,純電商企業在物流、采購、供應鏈、品牌等等方面都顯示了巨大差異,業內人士普遍看好傳統企業發展電商的背后潛力和實力,物流覆蓋全國的電商企業目前只有國美等連鎖企業。據悉,國美網上商城、蘇寧易購是目前電商行業物流配送實行無條件免運費的兩家企業。
在競爭如此激烈的電商行業,純電商企業融資式生存困境和傳統背景電商企業迅猛發展形成強烈對比。
業內人士預言,電商行業最終話語權將回歸到傳統渠道背景企業手中,因為他們擁有強大的供應鏈、客戶群和構建20多年完成的全國物流網絡。這些都是純電商企業所不具備的,物流建設非一朝一夕能夠實現,在資金鏈吃緊、物流用工成本增加的今天,融資式電商生存模式尤為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