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耐克“絕密倉庫”
2012-2-26 11:53: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岳淼
2011年初,耐克中國物流中心(CLC)在江蘇太倉啟用,這也是其全球第七個、第二大物流中心。當耐克在大中國區的年銷售額達到18.64億美元 (財報披露2009年12月至2010年11月數字),什么是它現在最優先和最重要的應該做的事?
不是品牌,不是營銷,而是一個能夠高效管理庫存和快速補貨的強大的物流支持系統。
巨型中央處理器
這里就像是一個巨型的中央處理器。所有商品分揀和管理的基礎都依賴于強大的數字化采集和處理能力。“這座全球頂級水準的物流倉庫采用了業內最領先的技術,很多技術是耐克首創并獨有的。”耐克全球營運技術副總裁漢斯·范·阿爾比克對記者說。包括總長達9公里的傳送帶、順序揀貨機、無線射頻掃描儀、自動化倉庫管理系統等在內的諸多物流技術與裝備,讓這座倉庫在分配效率、吞吐力、彈性力三項指標上均達到了全球最高水準。
智能世界
這座耐克大型物流中心分別儲存鞋類和服裝類貨品。倉儲區被分為整箱區和托盤區兩大單元,散裝托盤區分布其間。根據配送分揀需求,服裝配送樓層被分割為三層:頂層是擁有4.5萬個設置了獨立編碼的貨架區,二層則是兩套自動分揀系統,一層為打包和裝車配送區。
出人意料的是,擁有4.5萬個獨立編碼的頂層貨架區的編碼其實并無規律可言,這主要是為了避免操作員因頻繁操作會熟記下編碼,從而產生誤操作。取貨操作員運用機器語音系統與計算機對話,核對存貨信息。為以防萬一,耐克另配備了一套應急裝置,一旦語音識別系統發生故障,取貨員可以用手持掃描設備救急,這也是貨架編碼的另一用途。
CLC3樓頂層的倉儲區高達10多米,為了最大限度提高空間使用率、增加貨品容納量,耐克采用了窄巷道系統,貨架之間的巷道寬度也被壓縮到最低,與叉車的寬度相差無幾。耐克在地板下方安裝了用于叉車牽引的特殊磁力導線系統。這套智能引導系統可以令駕駛員在磁力線的自動引導下,以最精確的行車姿態進入取貨巷道,完全避免任何碰撞。
CLC配送貨品的一般流程是:接到訂單,區分訂單大小,倉儲區取貨。倉儲區整箱訂單貨品通過傳送帶運至2樓分揀區,操作員和傳送帶會進行兩次核對分揀;訂單貨品的余額件數由3樓操作員人工補貨,自動分揀機驗貨、裝箱后,再運至1樓,進行掃描核對、裝車及發運。
作業過程中,最關鍵的要素是精確。以服裝分揀為例,當3樓倉儲區的整箱貨品通過傳送裝置送到2樓時,操作員會通過手持掃描設備進行標簽掃描。所有貨品標簽的貼放位置和高度都有嚴格規定,以提高核對效率。核對無誤后,在傳送帶送至1樓的過程中,沿途每隔數米均有掃描設備對包裝箱條碼進行掃描,記錄下位置信息。這些信息又與分布于物流中心各功能區的自動化分揀設備相連,使產品可以快速被傳送至不同的操作區。一旦分揀有誤,傳動帶會自動將錯誤貨品甩出,進入特殊通道交由專人處理。
當貨品經過層層校驗,從分揀來到打包環節時,CLC的系統會自動打印一張貨品標簽單,清楚地標明貨品編號和件數。電腦還能估算出貨物體積,并提示操作員大概選用何種型號的包裝箱最為合適。
裝箱操作員除了核對貨品件數和編碼外,另一重要工作就是要把貨品發貨標簽貼到規定位置。在裝車發貨之前,倉儲管理系統再次進行信息甄別,根據訂單的時間配送要求,采用不同的交通工具和多級物流網絡,確保產品高效、準確、及時以及最低成本送達。(根據作者相關稿件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