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快遞資訊

開箱驗視如何攔截快遞安全的“暗礁”?

2012-2-23 15:1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近日,北京市郵政管理局發布通知,要求全市快遞企業從3月1日起,在收寄快件時,必須當面驗視交寄物品,并加蓋驗視章,引發了網友熱議。“侵犯隱私”、“手機變磚頭”……種種猜測,反映了網友內心的擔憂。

  收寄驗視蓋章制度,原是《郵政法》中的規定,從加強安全監管的角度看,更是無可厚非。但“三令五申”的制度為何長期遭遇“執行難”?如何才能堵住安全監管的漏洞?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網民:“開箱驗視”打開了“潘多拉”的寶盒?

  近日,北京市郵政管理局發布《關于實行驗視蓋章制度的通知》,要求全市快遞企業從3月1日起在物品類快件收寄環節實行驗視蓋章制度,即快件攬收業務人員收寄快件時,必須當面驗視交寄物品,并在詳情單上加蓋驗視印章。

  此事受到網友廣泛關注。部分網友認為,近來,廣州發生的“郵包炸彈”等案件,引起了社會對快遞安全的警惕。實行驗視制度,能使快遞行業變得更加安全規范,應當執行并推廣。

  但也有不少網友對這項制度的可執行性提出質疑。有的網友認為,快遞物品屬于個人隱私,驗視物品可能侵犯隱私。網友“樂活熊”說:“如果是在公共場所,快遞的物品又涉及個人隱私,這樣的做法會不會讓寄件人很尷尬,甚至侵犯隱私呢?”

  一些網友對物品丟失、如何賠償表示擔憂。網友“藍書平”說:“如果快遞的是手機、首飾等貴重物品,快遞員起了貪念,導致物品丟失,這樣的責任由誰承擔呢?手機被快遞員換成磚頭的事最近可沒少發生。”網友“echo期待”說:“如果我需要快遞身份證、護照等證件,信息被快遞員泄露了,做了違法的事,怎樣追究責任呢?”

  有的網友認為,快遞員不具備專業知識,無法承擔起確保安全的責任。網友“晃悠的拉拉”質問:“一個快遞員,又不是拆彈專家,能分辨出咖啡粉和火藥粉之間的區別嗎?”

  還有網友質疑,驗視制度會影響快遞員的工作效率。網友“taotao_蓉”說:“根本不切實際,對于公司大批量郵寄的貨物,難道還要等快遞收派員來了才包貨?那豈不是浪費時間,降低工作效率?”

  企業:追求經濟效益導致執行打折扣

  在電子產品出貨量大、快遞公司密集入駐的深圳華強北,記者蹲點看到,快遞員收件時不當場驗視絕非個案。對于一些寄件人并未封箱的快件,快遞員進行所謂的“驗視”也就是隨便翻翻,并不仔細,危險品稍加偽裝便可輕易過關。

  事實上,早在《通知》發布前,《郵政法》已對驗視制度作出規定。快遞企業在接收快件時應當執行開箱驗視制度,用戶拒絕驗視的,不予收寄。若快遞企業不執行收件驗視制度,郵政管理部門可以責令快遞企業停業整頓,直至吊銷其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

  然而,在“三令五申”的法律規定面前,企業的執行力度仍然大打折扣。記者調查發現,大部分快遞企業都把驗視制度“執行難”,歸結為客戶不同意。但企業之所以不愿拒絕不守規矩的客戶,其根本原因在于急于擴張業務,追求經濟效益。

  不少企業為確保時效,控制成本,往往犧牲了安全成本。華強北桑達大廈里的一位店主告訴記者,“我們天天往外寄件,一般來收件的人都不查。”對此,一名快遞員的解釋是“忙起來,跑都來不及,哪里有空檢查?再說,都是老客戶了,天天寄的都是那些東西還有什么好查的。”

  中通速遞服務有限公司行政總監楊江權說,“實際操作中,收件時肯定有不開箱驗視的。例如B2C的淘寶件,一天一兩萬票,根本做不到每一件都開箱驗視。因為太耽誤時間,另外也沒那么多人手。”

  同時,快遞企業良莠不齊,盲目擴張忽視管理,也導致收寄驗視制度成為“空中樓閣”。

  廣東省郵政管理局介紹,廣東省快遞市場發展迅速,2011年,廣東省快遞業務收入達178億元,同比增長28%,占全國比重的近四分之一。與此同時,一些企業在安全管理、安全生產等方面確實存在落實不到位的情況。

  一名業內人士稱,整個快遞行業參差不齊,快遞收派員的素質也是千差萬別。一些加盟式的快遞公司,實行業務分包、自負盈虧,擴大了經營,安全監管卻難以保障,一些家庭作坊式的網絡快遞公司,競爭力不強,安全把關不到位,也存在不少濫收快件的問題。

  監管:開箱驗視能否攔截風險“暗礁”?

  針對一些快遞企業不嚴格執行收寄驗視制度,導致安全事故頻發的現狀,近日,北京市郵政管理局印發《關于實行驗視蓋章制度的通知》,要求全市快遞企業從3月1日起在物品類快件收寄環節實行驗視蓋章制度。

  專家認為,這一規定為確保安全又增加了一道屏障。但要避免驗視制度流于形式,尚需增強企業和客戶雙方的安全意識,完善相關配套制度。

  一是引導客戶形成正確的消費習慣。申通物流華南區總經理潘林說,近期發生的安全事故對快遞行業具有警示作用。公司強調,不讓驗視的不準收寄,路邊臨時收到的郵件、快遞,一定要仔細查看。引導寄件人形成正確的寄件習慣,配合快遞員接受驗視。

  二是提高快遞收派員的專業素質。記者了解到,目前快遞員的學歷基本在初高中以上,因此,要讓快遞員把好安全第一關,關鍵要做好培訓。

  目前,聯邦快遞除入職培訓外,每年還為員工提供2500美元的培訓報銷額度供員工選擇與崗位相關的各類培訓課程;順豐速運將組織戶外檢查,通過內部工作人員假扮客戶,模擬寄件情景,對收派員進行現場測試。

  三是提高行業準入門檻,加強行業管理規范。廣東省郵政管理局局長羅建青認為,應當根據各地區的具體情況,適當提高加盟商的準入門檻,避免快遞業“散、小、多、弱”導致的員工培訓不到位、企業管理不規范等問題。

  四是完善安檢流程,建立風險控制系統。順豐速運深圳區華發分部經理朱禮全表示,檢查手段應該多樣化,例如,“提高網點和分撥中心的抽檢率,增加設備投入,為每個網點配備X光機等安檢設備。”

  此外,專家認為,對快遞員開箱驗視或企業抽檢未有效查出危險品導致的相應后果,需盡快出臺相應法律法規,明確快遞企業與寄件人的法律責任。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