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計劃五年內基本建成長三角南翼區域金融中心
2012-2-17 17:5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昨天,寧波市“十二五”金融業發展規劃公布。根據規劃,寧波市金融業“十二五”發展的總體目標是以構建“海洋經濟金融服務、航運物流金融服務、民間資本服務、中小企業金融服務、農村金融創新服務、金融后臺服務”平臺為抓手,在五年的時間內基本建成長三角南翼區域金融中心,為實現“金融強市”的戰略目標打好扎實的基礎。
力爭全國金融生態排名第一
“十一五”時期,寧波初步建立了結構基本合理、功能相對完善、競爭力不斷增強的金融體系,金融業快速擴張、健康成長,在長三角南翼和浙江省建立了強大的金融優勢,為建設區域金融中心奠定了堅實基礎。
“十二五”時期,寧波金融產業要進一步提升規模水平和總體實力,增強服務經濟發展和支撐保障經濟建設的能力。預計到“十二五”末,金融業實現增加值達到800億元,年平均增長16%以上,占全市GDP的比重超過8%,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比重在20%以上。金融業對城市經濟的貢獻持續提高,金融實力進一步增強,主導產業的地位不斷鞏固,引領經濟發展的功能日益增強。
“十二五”期間,繼續優化金融生態環境,加強金融監管,維護金融穩定。保持全國信貸資產質量為AAA級,保持企業誠信全國排名第一的地位,爭取全國金融生態排名第一。在此基礎上建立完善的征信體系,為區域金融中心的建設奠定良好的信用基礎。
發展綠色金融。鼓勵金融機構更加注重節能減排,大力發展“綠色信貸”、“綠色證券”、“綠色保險”,支持企業發展和項目建設。順應國際碳排放權交易趨勢,結合國家節能減排戰略和寧波臨港產業碳排放規模較大的特點,積極爭取在寧波設立環境交易所或碳交易所,開展“碳金融”交易,以新的金融業態推動節能減排。
在空間產業布局上,將形成“一個主中心、三個金融集聚區”的空間布局,其中主中心為東部新城金融服務中心,三個金融集聚區為杭州灣新區金融后臺產業集聚區、高新區投資廣場集聚區、鄞州南部商務區金融中介服務集聚區,使金融服務鏈相近的行業集中布置,在區域金融布局中突出海洋經濟金融服務、航運物流金融服務特色。
銀行業:存貸款總量翻一番
到“十二五”末,寧波市市級及地方法人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總數將超過70家,全市銀行類機構總數將在現有的基礎上增長50%,超過2250家;繼續保持存貸款規模的適度平穩增長,本外幣存貸款總量實現翻一番,貸款結構趨向合理,貸款質量不斷提高。預計到“十二五”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余額達3.85萬億元,其中存款余額達1.96萬億元,貸款余額達1.89萬億元,年均增長率保持在15%。同時,進一步優化信貸結構,爭取小企業的貸款占總貸款的比重達30%,涉農貸款占比約為35%,不良貸款率控制在1.5%以下。
保持信貸投入的合理增長。進一步改善信貸服務方式,降低信貸風險,使信貸資金能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的資金需求,并且更多地支持產業轉型和滿足中小企業的資金需求。充分利用“區別對待、有保有壓”的信貸政策,支持自主創新淘汰落后產能,推動兼并重組,帶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資本市場:上市公司達到100家
到“十二五”期末,全市境內外上市公司總數在100家左右,新增募集資金達500億元。各種債券累計發行額同比增長6%以上。到“十二五”期末,直接融資的比重在10%以上,融資結構進一步優化。資本市場融資額和資產證券化率等指標居長三角城市前列。
積極支持優質企業上市,繼續做好上市資源的梯隊建設;支持上市公司再融資和促進上市公司使用好募集資金;提高企業上市質量,更好地服務于微觀經濟基礎的轉型。利用資本市場平臺,通過專項金融政策的引導,鼓勵股權投資在寧波試行和推廣。
保險業:增強對經濟的滲透度
“十二五”期間,寧波市將積極擴大保險市場,使保險業在經濟活動中的貢獻度和滲透度明顯提高。預計到“十二五”期末,實現保費收入突破300億元,保險深度達到3.0%,按戶籍人口計算保險密度突破5000元/人。市級保險機構突破60家,各級保險機構網點數突破600個。爭取“十二五”期間有一到兩家保險法人機構或者后援支持服務中心落戶寧波。
切實發揮保險市場的作用。積極引導商業保險參與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進一步延伸保險機構參與社保基金管理的領域。努力建立現代保險服務體系,進一步發揮保險經濟補償、資金融通和社會管理功能。
民間金融:機構將有上百家
“十二五”末,寧波市小額貸款公司和相關各類經濟性質的擔保機構在100家以上。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支持經濟轉型發展。充分利用寧波民間資本充裕的特點和優勢,鼓勵發展各類股權投資產業(基金),設立股權投資政府引導基金,推動股權投資發展,引導并激活沉淀的民間資本投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積極性。進一步拓寬民間資本的進入渠道,降低民間資本進入的門檻,制定扶持民間資本投資的財政、稅收、信貸等政策,鼓勵民間投資。
大力推進民間金融規范發展,從根本上解決大量民間資本的出路和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積極開拓投資渠道,廣泛吸收民間資本組建私募股權基金,發展產權交易市場,探索建立民營經濟融資中心等,為民營資本進入金融領域開辟路徑。不斷完善多層次的信用擔保體系,培育中小型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實行專業化經營。拓展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鼓勵中小企業利用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集合票據等債券工具進行融資;開發聯保貸款、商圈貸款、資產處置業務等。
六大舉措打造“特色金融”
“十二五”期間,寧波金融業的發展將以建設好“一主三區”為重大舉措;以加快構建“海洋經濟金融服務、航運物流金融服務、民間資本服務、中小企業金融服務、農村金融創新服務、金融后臺服務”六大金融服務平臺為具體抓手。
舉措一:打造海洋經濟金融服務平臺。積極建設寧波海洋經濟核心區,鼓勵地方城市銀行和在寧波的其他銀行建立海洋經濟服務部門;探索發展大宗商品期貨交割庫,發揮寧波港口和全國性物流節點城市的優勢,推動與上海、大連和鄭州三大期貨交易所的合作,加快建設液化產品、煤炭、原油、礦石、有色金屬等大宗商品集散地,逐步建成區域性物資流通中轉站,爭取成為國內著名的大宗商品期貨交割庫。
舉措二:打造航運物流金融服務平臺。依托港口優勢,深化滬甬、甬港合作,優化航運資源配置,打造航運物流金融服務平臺,推動航運物流經濟壯大;推進航運產業基金組建;推進組建專業化的地方法人航運保險機構。引導金融機構、航運企業等共同出資成立,大力發展船舶保險、海上貨運險、保賠保險等傳統保險業務,積極探索新型航運保險業務,使之成為行業保險機構的佼佼者。
舉措三:創建民間資本服務平臺。借助雄厚的民間資本,創建民間資本服務平臺,發揮金融杠桿作用,讓民間資本成為寧波經濟發展的“加速器”。積極完善金融服務,支持市內民營企業做大做強,吸引市外民營企業的資本總部進駐,逐步形成全國領先的民企總部金融服務功能。
舉措四:完善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平臺。以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平臺為支撐,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持,從根本上鞏固寧波經濟的基礎,擴大富民強市的源泉,同時在中小企業金融機構覆蓋、投融資渠道、金融創新等方面走在區域或全國的前列。
舉措五:構建農村金融創新服務平臺。針對當前農村金融工作的薄弱環節,構建農村金融創新服務平臺,加快農村金融業的發展,拓展金融產業發展的新空間,壯大金融資源,夯實發展的基礎。加快金融創新示范縣(市)區建設;加快發展農村新型金融組織;加快推進薄弱地區金融服務體系建設。
舉措六:搭建金融后臺服務平臺。以金融后臺服務項目為基礎,搭建金融后臺服務平臺,創新新金融業態,形成城市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同時承接上海輻射,推動金融要素的區域集聚,使寧波盡快對接和融入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本文來源:寧波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