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供應鏈更有效更穩定地運作?
2012-2-15 16:4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由于電子時代網絡通訊和信息技術的發展,供應鏈管理中的信息流在很大程度上不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客戶、零售商、分銷商、制造商、供應商可以直接進行信息分享,物流和信息流成為構成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的兩個重要因素,如何使供應鏈更有效、更穩定地運作成為廣大企業思考的主要問題之一。
1.信息技術應用程度偏低,信息共享問題嚴重。信息技術的運用可以加快信息的傳遞,協調供應鏈各節點企業的經濟行為。同時信息流是供應鏈管理的基礎,是供應鏈結點企業之間進行協調管理的關鍵,它決定著供應鏈管理的成敗。目前,我國企業在實施供應鏈管理的過程中應用信息技術的現狀不容樂觀,許多企業都沒有充分利用EDI、Intranet等先進的信息通信手段,企業與企業之間信息傳遞工具落后。此外,大多數企業還在單獨作戰,很少有企業能夠將自己的各項職能與貿易伙伴集成起來,信息共享問題嚴重,整個供應鏈缺乏共享的數據庫和信息平臺。
2.企業間沒有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關系。企業供應鏈的外部整合是供應鏈整合的關鍵部分,它是指將企業內部供應鏈與企業外部供應商和客戶連接起來,通過協調管理組織內部和組織之間的業務流程,實現高效率的供應鏈管理。在我國,供應鏈各節點企業雖然擁有共同的利益,卻沒有形成真正的戰略伙伴關系。供應鏈管理理論強調的是企業之間的合作,但是目前我國大多數企業之間都只是單純的業務往來,并沒有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利用供應鏈管理使供應鏈整體利益提升。
3.標準化問題。標準化是供應鏈管理和電子商務高效運作的關鍵措施之一,盡管我國在供應鏈物流標識標準的建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目前仍存在許多問題。比如,各行業紛紛制定自己的行業標準,但缺乏與國際接軌的全國統一的標準;商品信息標準化工作滯后:標準推廣存在嚴重問題。據調查,在我國信息化500強100名企業中,企業在信息編碼的標準化方面采用行業代碼、國家代碼和國際代碼,企業也僅為56.66%,大量的企業在采用企業代碼甚至部門自選定義代碼,標準化問題突出。
4.人才問題。電子商務環境下的供應鏈管理要獲得長足的發展,人才是一個關鍵問題。首先,供應鏈管理理念在我國剛剛引入,國內企業界人士對此知之尚淺,更缺乏對供應鏈管理人才的教育和培養。其次,供應鏈管理是一種跨行業、跨部門的管理理念,它涉及諸多領域的高新技術,不僅需要專門的技術人才,而且需要既精通供應鏈管理理論、方法、手段,又熟悉與供應鏈有關的諸多技術的綜合型人才,以保證在供應鏈某個環節發生故障時,他們能統觀全局,給予合理的解決。(本文來源:比特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