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實名制:專家擔心“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2012-2-12 14:0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廣州“快遞包裹爆炸”案引起廣泛關注,寄送快遞是否應采取實名制以保收件人安全?10日,接受記者采訪的不少市民及商家都表示可行,而業(yè)內人士則認為,目前快遞業(yè)競爭激烈,能否防止“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將成為關鍵。
“每次寄快遞都得用身份證登記,確實麻煩。”市民羅小姐的觀點頗有代表性,但她仍然支持“實名制”,畢竟安全更重要。
實施“快遞實名制”會不會大幅增加商家的成本負擔?在淘寶網經營化妝品的莫先生說,其實影響不大。因為出貨量很大,而快遞公司一般都會選擇熟悉的一兩家商家合作,出貨單也是直接用電腦打印的,實施“實名制”后,只需辦一次手續(xù)就可以了。“我們擔心的,倒是現在快遞速度本來就不算快,如果要求實名制、加強檢驗,可能會進一步拖慢速度,對消費者收貨有一定影響。”
“快遞實名制”操作起來會否很難?廣州環(huán)市東路一家快遞公司業(yè)務員莊先生告訴羊城晚報記者,為了保證快件的安全,公司已經有很多要求,比如一定要開包檢驗,液體、粉末狀的東西不能收,手機電池也要獨立包裝,且嚴格限制數量。不在固定場所收件的,如路邊、餐廳等,收件時將要求對方出示身份證。不符合這些條件的,就不能收件。“但很多小公司可能做不到,因為想多接生意。”
據了解,國內有個別地方已經開始試點快遞實名制。如浙江紹興去年就已開始試行“寄遞物品收發(fā)實名制”,當時有媒體報道說公安部門可能會在全國推廣這一做法。廣州一家知名快遞公司負責人廖先生說,如果出臺規(guī)定肯定會執(zhí)行,但企業(yè)也有困擾:現在身份證也有假的,如果快遞員無法辨別,出了問題誰負責?廖先生認為,打擊犯罪是全社會的責任,快遞公司不可能承受超越其能力的責任,出臺相關法規(guī)應考慮這一因素。
知名專家、快遞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分析,快遞實名制應是大勢所趨,但在當前社會環(huán)境下,特別需要防止“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