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去歐”也不易 與歐盟貿易已占總量50%以上
2012-1-7 18:2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歐洲大陸愈演愈烈的主權債務危機“折磨”著海峽這邊的英國。英國首相卡梅倫在新年致辭中表示,政府需要明確、有力的計劃來降低赤字,可讓英國免遭歐債危機最壞情況的沖擊。實質上,卡梅倫講話敲定了英國至少在財政政策上與歐盟保持距離的基調,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英國有從“疑歐”轉向“去歐”的自保傾向。 在如何應對歐債危機問題上,英國輿論界及執政黨高層“疑歐派”與“親歐派”一直在激烈辯論。目前來看,對歐元區深度債務危機的恐懼、對歐元區乃至歐盟未來不確定性的擔憂,占了上風并激發了自保傾向。
首先是減少介入歐盟財政的行動。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12月拒絕了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再次貢獻250億英鎊資金的要求,直接導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為歐元區籌措2000億歐元一攬子救援計劃基金受挫。英國此前已通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向歐元區提供過300億英鎊的救援基金,這次,奧斯本說得很明白,英國不會再掏錢了。
從某種角度看,英國財政大臣作出這種自保反應很自然。因為,在英國政府及金融機構看來,目前最大的風險,就是可能出現歐元區崩潰或某個成員國的退出。為此,英國金融管理局曾專門召集各大本土及跨國銀行風險管理官員開會,要求他們提交細化報告,對上述可能的突發情況,作出更周全的預案,規避風險。
這一連串行動,都是在英國聯合政府、特別是保守黨上層對歐債危機前景仔細掂量、反復權衡之后做出的。英國媒體一直在說,“歐元區危機給了英國調整對歐盟政策的機會”。前首相甚至發文章稱,英國當時沒有加入歐元區是如何明智。
從卡梅倫在歐盟首腦會議上動用否決權,到財政大臣拒絕掏錢,再到評估風險,目的都是為了維護英國核心利益,但如果英國在危機時刻成為一意孤芳自賞的歐盟局外人,歐盟也可能會在危機后離它越來越遠。
目前英國與歐盟的貿易占其貿易總量的50%以上!叭W”行動對英國經濟、外交存在的風險,反對黨工黨也有所權衡,認為政府此舉將使英國處于歐盟決策圈之外,再也無法施加對歐盟的影響力。如果英國只顧保全自身,聽任歐元區危機發展,政府的許多促進經濟增長措施就毫無意義,外貿將會全面萎縮。
因此,隨著形勢的演變,還會引發英國朝野各派政治力量的紛爭,“去歐”也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