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業務量激增員工態度野蠻 眾多消費者直呼“傷不起”
2012-1-3 22:22: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面對雪片一樣的貨單,民營快遞公司使出渾身解數,仍然難保服務質量。某些快遞員不負責任甚至野蠻的態度,令眾多消費者“傷”不起。此前,本報市民熱線5589999曾接到不少讀者反映,本報記者就快遞員與客戶之間的種種糾紛進行了采訪(詳見本報29日、30日相關報道)。
快遞員與客戶之間頻頻鬧不愉快的背后,究竟有些什么原因?本報記者試圖從快遞公司尋找答案。
業務量激增
快遞公司加班到半夜
“最近要派發的件太多了,至少比平時多了30%。”廈門圓通負責人劉新華感嘆,今年的業務量增長太快了,最近一段時間的業務量幾乎是去年的兩倍。
迅猛增長的業務量,給各民營快遞公司帶來了極大的考驗。“一些地區其實都已經到了"爆倉"的臨界點,我們一直在疲于應對,延長中轉操作時間,調配增加人力支援。”一快遞公司負責人坦言,這幾天都要加班加點。
廈門中通速遞相關負責人李正興說,最近快遞員送件送到晚上9點是常事,有些值班人員要忙到晚上12點。據說,部分地區的個別快遞公司不堪重負,石獅、漳州有快遞公司出現“停轉”現象。
簡單培訓就上崗
快遞員素質良莠不齊
與快遞高峰同時到來的,是各民營快遞公司人手的緊張。李正興說,公司目前急需人手,但快遞員非常難招。記者從圓通、韻達等民營快遞公司了解到,快遞員不僅難招,而且流動性也很大。
據悉,廈門圓通公司去年有快遞員120人左右,今年已增加到近200人了。由于從業門檻低加上人手緊張,不少快遞員往往只是簡單培訓就上崗,素質良莠不齊。在當前快件量和工作量激增的情況下,不少快遞員的壓力與火氣也隨之見漲。
“有些快遞員一不高興,就撂挑子走人,反正到哪家公司都一樣。”一位快遞公司負責人表示,人員流動大,由于快遞員素質問題引發的客戶投訴量也一直居高不下。
對此,淘寶網賣家高小姐深有體會。與她長期合作的一家快遞公司,今年來與她對接的快遞員就換了3個。有的快遞員火氣太大被辭退,有的則是嫌工作累自己走的。
年底快遞漲價
轉嫁給消費者承擔
長期關注快遞行業的龔先生說,快遞員流動大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這個群體缺乏規范性、約束性,快遞公司對員工的關懷和福利保障也不足,團隊缺乏集體凝聚力和向心力。
對此,各民營快遞公司的應對辦法是一致的:提價。
中通速遞宣布,從12月23日起,每票快件在原有基礎上增加1元派送費,部分城市的運費每公斤上調2-3元。韻達、匯通和圓通也馬上跟進,分別提價0.5元至1元不等的派送費。
申通快遞雖未提價,卻發布了“由于柴油緊張和天氣原因而出現快件延誤”的告知書。
這是繼今年10月前后快遞漲價后,該行業的第二輪漲價。與以往不同地是,本輪漲價的名義都是“派送費”。
據業內人士解析,所謂“派送費”本不是消費者遞送快遞所支付的費用,而是公司網點互相派送跨區域快件所進行的結算費用。然而,現實的情況卻是,快遞公司把這筆費用轉嫁給消費者承擔了。
只考慮漲價加薪
未必能留住人
不過,劉新華表示,廈門圓通還不準備對散戶征收這筆費用,而是計劃針對電子商務客戶,如淘寶賣家征收。畢竟電子商務客戶平時的收件價格,要低于散戶。
其他民營快遞公司也表示,多征收的這筆“派送費”并不是納入自己腰包,大部分都給了快遞員。“相當于給員工加薪。”李正興說,快遞員比較辛苦,如果再不給他們增加收入,就更留不住人了。
盡管業內認為,面對快遞高峰和招聘壓力,提高派送費不失為給一線快遞員加薪的有效方式,但中國快遞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卻不這么看。他表示,現在很多快遞公司缺人手,就想著出多點工資招人,卻沒有想到如何穩定員工隊伍。
現在的快遞員,幾乎都是80后、90后,除了賺錢,他們還希望個人有發展的機會。所以,僅靠加薪并不一定能夠解決員工流失率高的問題。
“不是人人都能干快遞這活的。”一位經常與記者打交道的快遞員抱怨,工作太辛苦,每天8點就要到崗,經常晚上八九點也下不了班。更痛苦的是,幾乎沒有休息日,一個月休息一天都成了奢望。
“雖然現在每個月能拿到五六千元,但是換你來做,你愿意嗎?”這位快遞員說,這個行業也是吃青春飯的,說不定過一兩年就不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