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旺季 西安多家快遞公司快遞變慢送?
2012-1-3 16:50: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元旦才過,春節在即,網絡促銷再次火爆,由此引發各地快遞“爆倉”,網絡買家賣家抱怨連連。記者近日走訪了西安多家快遞公司,發現幾乎所有快遞公司都在加班加點地運送貨物,貨物堆積現象仍有出現,很多快遞公司高薪招聘快遞員應急,部分公司呼吁提高“派送費”,促進行業良性發展——
近日,在西安南郊某高校讀研一的劉曉梅經歷了某網站舉行的“雙十一、雙十二促銷”,對于眼下的元旦、春節促銷基本置之不理。
“快遞速度慢就夠叫人頭痛了。”劉曉梅對此很無奈,網上促銷活動太頻繁,搞得快遞月月爆倉,月月堆貨,平時一兩天包裹就能到,現在得等14天,中間劉曉梅無數次地讓賣家更改時間權限。她的室友徐越也講了自己的兩次“慢遞”經歷:“買個好看的外搭絨衫,等拿到貨大家開始穿羽絨服了;給同學買了個生日禮物,貨到時同學生日都過完兩天了。”
為買到更優惠的商品,這個曾經熬夜淘寶的女孩,因為正在準備期末考試,如今打算暫停一段淘寶,她表示:“等銷售旺季過去再說吧。”2007年起,在某網站開店的店主小王更是宣布,自己的店從今年起不再參加任何優惠活動,原因就是:“每次這種活動快遞都容易出問題,結果辛辛苦苦忙一年,因為快遞得差評,流失老顧客,不劃算。”
高薪難覓快遞員
“每年9月到年底都是旺季,工作量都要翻倍的。”快遞員劉明輾轉在3個快遞公司工作過,他從今年10月份以來,幾乎沒休過假。
加派人手,加班加點,這是各個快遞公司通用的“應急手段“。“增加人手也不是那么簡單的事,熟練工是很難招的。” 某知名快遞西安公司負責人王經理說,自己公司能干活的,甚至連坐辦公室的都來分揀了,而且年年如此。他承認,目前人手依然有些緊張。西安城聯快遞公司經理王戰聲說:“分揀員對技術有要求,勞動強度很大,又要求熟練工,很難留住人,也不好招人。”
在趕集網、58同城等招聘網站上,搜索關鍵詞“快遞員”,會出來多家快遞公司上千條招聘信息,“急聘”、“高薪誠聘”等字眼非常醒目,不少快遞公司甚至開出月薪3000元至5000元。
據趕集網統計,自2007年以來快遞員工資上漲超過20%,2010年的漲幅更是創下新高,成為國內除月嫂之外加薪頻率最高、幅度最大的行業之一。某網絡商城急招快遞員的要求是,底薪每月1200元,提成4000元~6000元,有無經驗均可,同時還提供五險一金、寒暑補貼、話費補貼等。
但快遞員李剛則告訴記者,現在再招人怕是多少錢都找不來了。“太晚了,很多公司9月份就開始招人了。”對于月薪7000元這樣的優越招聘條件,陜西省郵政管理局市場監管處寄遞市場監管辦公室主任賀強表示,如此高的快遞員薪金目前在西安市場上尚未見到,“普遍的人員工資在2000元到3000元,旺季能到3000元到4000元”。不過有專家認為,高薪招募快遞員不是長久之計。某快遞公司的王經理也坦承:“春節不放假,想讓員工繼續干活,只是暫時救救急。”
淡旺季明顯致人員流動大
快遞員李剛最近的工作時間表比平常提前了一個小時,每天早上7點到單位,7點半就開始幫分揀員分揀包裹,下午3點多,取件電話多了起來。“這個時間段工作量最大。”李剛說,5點以后是下班高峰,必須在高峰前收完件。
李剛負責北郊幾個小區的快遞運送。他說,沒有電梯的樓房就得靠雙腿爬,一天爬100層樓是常事。“一些新小區可以打電話讓人下來取,老小區很多還要自己跑。”
去年12月23日,記者跟隨李剛送快遞,4個小時跑了3個小區,送件數量62件,時間很緊,在小區門口車剛停穩,李剛拿了十幾個快件開始上樓派送,兩只手托著,下巴壓著,跑上跑下,速度很快。
李剛是陜西涇陽人,干快遞員快3年了。“工作壓力還是挺大的,不管刮風下雨都要跑,家里人催我換個職業。”李剛所在的分部本來有8個快遞員,但前不久有3名年輕的快遞員因為工作強度太大離職了。
“高強度的工作量是導致快遞人員流動性很大的一個原因,也是快遞行業目前的一個常態。”賀強表示,目前到過年屬于快遞行業的旺季,很多快遞公司會大量招人,但是過年之后,尤其是4月份之后,快遞行業就進入淡季了,因此快遞人員減少,流動性很大。
派送費過低制約行業發展
從快遞行業效益的角度來說,賀強認為西安這樣的西部城市在全國屬于中等偏后水平,西安地區的快遞公司發展速度較快,但是收益率不高。他解釋說,快遞行業主要靠收件盈利,而本地快遞目前投遞多,收件少,出口件和進口件比例以前是1∶8、1∶10左右,有些地區像延安、榆林可以達到1∶20左右,即送20個郵件,才收1個郵件,利潤不高。
“以我們公司為例,毛利潤率從之前的35%左右下降到了10%,主要是人工費太高。”王戰聲認為,快遞市場目前利潤率降低得很多。
目前,每件郵件的派送費是1元~2元,據了解,西安市快遞監管部門和西安市行業協會一直在做工作,希望能夠增加派送費用,使得行業更快更好地發展。
對此,交通運輸專家孫有望教授認為:“國內快遞公司現在還是依靠人工來分揀快遞件,末端配送采用‘人海戰術’,屬于勞動密集型。隨著業務量增大和國內勞動力日趨緊張,‘用人荒’將日趨嚴重。想要解決問題,就必須投入資金和技術,引入國外快遞企業先進的分揀技術,整合快遞網絡,爭取航空干線的支持,實現智能化、高效化。”
據了解,目前國內共有快遞企業萬余家,多采用加盟承包、自負盈虧的經營方式,有倉庫、有幾個人、有幾輛電動車就可以開始運營了。孫有望說:“這樣的生產力水平會比較低,會浪費一些人力資源,而快遞行業最大的成本即是人力成本,占到總成本的30%~45%。”
目前,西安的很多快遞公司主要是采取加盟的方式。“相比較于直營模式,加盟公司的管控能力相對偏弱。”王戰聲說,目前快遞行業收費不一,部分快遞悄悄宣布提價方案,其中中通速遞和韻達快運漲價基礎方案均為1元,這已經是中通速遞今年內的第三次提價。“在保證服務質量的前提下,用不同的收費標準來細分市場,快遞行業會向良性發展,我對此很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