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水運八項重點工作
2012-1-29 13:5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穩步推進水路基礎設施網絡建設和養護管理 全面推進內河水運建設。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長江等內河水運發展的意見》,繼續加強長江干線航道系統治理,實施長江中游荊江河段航道治理和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建設工程。實施西江航運干線擴能、京杭運河蘇南段、浙江段和山東段三級航道建設工程,推進岷江、嘉陵江等支流航道建設,加強界河航道建設,提高航道養護水平,強化內河港口在區域綜合運輸體系中的作用,推進長江上中游重慶、武漢航運中心建設,加強內河港口專業化、規模化、現代化港區建設。出臺《全面推進全國內河船型標準化工作指導意見》,制定實施內河船型指標體系和經濟鼓勵政策,繼續推進長江干線船型標準化,適時啟動全國內河船型標準化工作。逐步建立覆蓋重點內河高等級航道水域的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岸基網絡。
推進沿海港口有序發展。落實《關于促進沿海港口健康持續發展的意見》,完善煤炭、外貿進口原油、鐵礦石和集裝箱等主要貨類運輸系統港口布局,推進專業化碼頭建設。把握節奏、有序推進新港區開發建設。加強港口結構調整和資源整合,改善港口集疏運體系,大力發展港口現代物流和現代航運服務業,提升港口信息化水平,推動沿海港口轉型升級。
進一步提升交通運輸服務保障能力
加快建設國家公路運輸樞紐站場,重點推進綜合客運樞紐建設,繼續推進農村客運站場建設。推進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積極拓展港口物流功能。
提升運輸組織化和集約化水平。培育一批大型龍頭骨干運輸企業,支持運輸企業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積極推進多式聯運,重點推進集裝箱、大宗物資鐵水聯運和江海聯運。推進內河干支直達和江海直達運輸發展。大力發展甩掛運輸,推廣甩掛運輸推薦車型。嚴格落實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加強煤炭、礦石、石油、糧食、化肥等重點物資、城鄉居民生活必需品及搶險救災物資運輸和應急保障。鼓勵整合物流設施資源,開展城市共同配送試點。
加強安全監管和應急體系建設
大力加強安全生產工作。切實加強應急反應體系建設。繼續加強海上專業化應急救助和打撈能力建設、水上巡航救助一體化和陸島空中救援網建設,推進內陸地區水上搜救,提升水上立體搜救現代化水平。研究內河船舶油污責任保險政策和危險化學品船舶污染損害責任保險制度,逐步建立內河船舶污染損害賠償機制。加快溢油應急基地建設,提高海上溢油應急處置能力。繼續推進臺灣海峽海上搜救合作機制建設,為兩岸海上往來提供安全保障。
繼續加大交通運輸市場監管度
加強建設市場監管。加強公路、水運工程基本建設程序監督和市場監管抽查,發揮監理和試驗檢測在工程質量管理中的作用。實施更加嚴格的質量監管,狠抓質量管理的制度落實、措施落實、整改落實。加強信用管理。深入開展高速公路施工標準化活動,推廣典型示范工程經驗,提高工程質量和耐久性。研究建立養護市場管理制度,加強養護作業市場管理。建立完善從業人員職業資格制度,規范從業行為。
加強運輸市場管理。完善道路運輸市場準入和退出機制,加強行業誠信體系建設。加大水路運輸、港口經營市場監管力度,嚴把市場準入關和退出關,強化從業人員、企業、船舶市場準入資格審核。以客船、危險品船管理為重點,建立經營資質預警和動態監管制度。
加強對船舶運力的宏觀調控。落實中資國際航運船舶特案免稅登記政策,改善航運企業經營環境。加強航運市場動態和信息分析研究,及時發布市場運力信息,控制成品油船新增運力節奏,引導干散貨船和集裝箱船運力投放。鼓勵中國航運企業與能源、資源類企業交叉持股,實現一體化、規;洜I。
加快推進科技創新和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設
大力提升行業科技創新能力。積極推進公路養護技術等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港口水工建筑技術等國家工程實驗室建設,推進行業研發中心認定工作。依托重大工程建設,推進公路、水運工程建設關鍵技術研究,推進特大型橋梁防災減災與安全控制技術、水上溢油處置技術、港口物流樞紐建設和運營技術、新一代智能交通技術開發與應用等重大關鍵技術攻關與裝備開發。加快相關標準規范的制定修訂,進一步完善標準體系。
積極推進信息化建設。組織實施“基于物聯網的城市智能交通”、“長三角航道網智能航運”國家物聯網應用示范工程。強化頂層設計,積極推進安全暢通與應急處置、市場信用信息服務、經濟運行監測預警與決策分析等重大工程建設。推進綜合客運樞紐協同管理與信息服務系統、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臺、港口集裝箱多式聯運信息服務系統等試點示范工程建設。開展全國高速公路信息通信系統建設,實施重點運輸過程監控管理服務示范系統工程。繼續推動城市出租車管理信息系統試點工程建設,推廣應用國際道路運輸管理服務系統。加快交通電子口岸建設,推進內河航運綜合信息服務系統建設和港航海事信息互聯互通,啟動水路客運售票聯網和電子客票系統建設。
積極構建低碳、綠色交通運輸體系。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充分發揮節能減排“以獎代補”政策效應,深入開展“車船路港”千家企業節能減排專項行動和第二批低碳交通運輸體系試點城市。推廣第五批節能減排示范項目,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的運輸裝備,嚴格實施營運車船節能減排限值標準,推進節能與新能源車輛示范推廣工程。完善行業節能減排統計監測考核體系,推進交通運輸環境監測網絡建設,鼓勵選擇公共交通出行和使用節能環保型交通運輸工具。提高船舶溢油防控和污水接收處理水平。
不斷推進法制建設、深化重點改革
完善綜合運輸法規體系框架。積極配合加快出臺《航道法》、《國內水路運輸管理條例》、《城市公共交通條例》,繼續推進《海上人命搜救條例》、《潛水條例》等立法進程,加快推進《收費公路管理條例》、《道路運輸條例》、《海上交通安全法》等修訂工作,加大部頒規章的制定修訂力度。研究出臺收費公路信息公開辦法,繼續做好收費公路專項清理工作。
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完善交通行政執法規范,認真實施執法標志標識“四統一”方案,嚴格執法評議考核,加強執法隊伍建設。繼續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做好第六輪行政審批項目集中清理,完善行政許可網上辦理系統,加快交通運輸執法信息平臺建設。繼續深化執法監督活動,健全行政執法內部監督制約機制,推進執法模式改革和跨地區執法聯動。
繼續深化拓展交通運輸對外交流合作
深化交通運輸領域的雙邊和多邊合作。繼續加大國際組織事務和應對氣候變化、陸港協定等重要國際談判參與力度,逐步提高多邊事務話語權,深入參與和影響國際規則的制定。加強區域合作,拓展合作領域,加強國際條約履約,推進國際運輸便利化。繼續深化馬六甲海峽等重要油源通道的國際合作。加強與周邊國家道路運輸領域合作。繼續深化落實中國—東盟交通合作戰略規劃,推動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便利運輸協定相關工作,在東北亞陸海聯運國際合作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廣泛開展交通應急、海上搜尋、救助打撈國際交流合作,適應國際海事組織成員國履約審核機制強制化工作。加強反海盜國際合作,加強應急值守、預警發布和防范能力建設,保障國家交通運輸安全。
扎實推進行業文明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
認真貫徹胡錦濤總書記2011年“七一”重要講話和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深入開展為民服務創先爭優活動,推進“學基層、學業務”聯學活動,深化學習型黨組織和機關建設,不斷提高機關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繼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實施《公路、水路交通運輸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不斷加強黨員領導干部、行政執法和專業人才的隊伍建設。推進行業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啟動交通運輸行業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加大培養緊缺、高技能人才力度。深入踐行交通運輸行業核心價值體系,加強行業文化建設。深入開展“學樹建創”活動,實施“十百千”工程。
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健全交通運輸特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提高反腐倡廉建設科學化水平。強化廉政風險防控,以交通工程建設領域、執法單位和行政機關為重點,全面推進廉政風險防控。以深化工程專項治理為重點,加大專項治理工作力度,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規范基層執法行為,深化糾風治亂工作,鞏固治理公路“三亂”成果。加大懲治腐敗工作力度,嚴肅查處違法違紀行為。加強反腐倡廉教育和作風建設,落實《廉政準則》,促進領導干部廉潔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