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貨物貿易連續三年繼續領跑中西部
2012-1-29 13:4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記者 董世梅 近日,記者從省商務廳獲悉,在全球經濟復雜多變的形勢下,2011年四川貨物貿易繼續保持高速增長,進出口額達477.8億美元,繼續領跑中西部。
海關統計數據顯示,繼2010年突破300億美元后,2011年四川貨物貿易進出口額首次突破400億美元,達477.8億美元,同比增長46.2%,連續三年每年跨越100億美元臺階,穩居中西部第一位。尤為可喜的是,貨物貿易出口達到290.5億美元,同比增長54.2%,在全國排位第十。2011年,全省進出口、出口、進口增幅均超過全國平均增幅,分別高出23.7、33.9和10.4個百分點。
規模快速提升。自2009年以來,我省進出口總額每年以過百億美元的速度遞增,在全國的排位由“十五”末的第15位提升到第11位,在西部地區的占比由17.3%提高到26.5%,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從不足2000家發展到3560家。從月度規模看,我省僅2011年11月單月的進出口額就達到54億美元,是2000年全年的2倍多。
結構不斷優化。2011年,全省機電產品進出口首次突破300億美元,同比增長58.6%,占比提高到65%;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首次突破200億美元,達到223.7億美元,同比增長78.4%,占比提高到47%。高能耗、高污染、資源性產品出口所占比重下降到10%以內。我省的對外貿易產品逐漸向以中高技術的資本密集型產品為主轉變。
增長點不斷涌現。便攜式電腦出口成為成渝經濟區新的增長極。此外,全省18個市州進出口保持增長,其中阿壩、雅安、達州進出口同比增長1倍以上,成都、內江、廣安增幅超過50%。
“投資西部,首選四川”,四川正努力成為西部對外開放的最大窗口和最重要平臺——
西部內陸開放高地加速崛起
跨越,成為2011年四川開放合作領域的關鍵詞。
這一年,四川外貿進出口首破400億美元,連續三年實現每年跨越100億美元的臺階;這一年,四川引進國內省外直接投資突破7000億元,跨越兩個千億元臺階;這一年,我省利用外資總量持續保持中西部領先;這一年,連續十二年舉辦的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簽約投資總額9451.7億元,創下新紀錄……“投資西部,首選四川”,四川正努力成為西部對外開放的最大窗口和最重要平臺。四川崛起西部內陸開放高地,2011年當被銘記。
□本報記者 董世梅
請進來
從零星到集群 產業崛起新驅動
2011年12月19日,聯想西部產業基地投產,“成都造”首批聯想臺式機下線。同一天,聯想的合作伙伴仁寶集團成都基地也正式投產。
隨著聯想、仁寶、緯創等重大電子信息產業項目形成實際產能,2011年底,成都將形成1億臺電腦的生產能力,約占全球總產能的20%。也就是說,全球生產的電腦中每5臺就有1臺“成都造”。
近兩年,我省搶抓電子信息等產業布局調整、梯度轉移的重大機遇,集中引進富士康、戴爾、仁寶、聯想、緯創等世界級電子巨頭和重大項目。終端項目的聚集,吸引了大批核心配套企業紛至沓來——
在內江,全球最大的筆記本電腦外殼生產商巨騰國際在去年11月底試生產;在成都,全球散熱器大鱷奇宏科技強勢來蓉,今年4月,奇宏科技在成都項目將投產;在遂寧、德陽、綿陽,產業配套項目也加速推進。
省招商引資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底全省重點承接地已引進136家電子信息配套企業。“十二五”末,我省電子信息產業有望成為萬億元產業,在世界信息產業領域占有重要一席。
通過承接產業轉移,迅速崛起的不僅僅是電子信息產業。近兩年,我省引進韓國現代、吉利、中國重汽等大批知名汽車制造企業,汽車產業搖身一變成為我省的千億元產業,四川也成為全國重要的汽車生產制造基地。
瞄準龍頭企業,招大引強,注重高端切入,成鏈配套引進,推動的不僅是特色產業集群的發展壯大,更是對我省進出口的帶動和貿易方式的優化。
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在川興業的外商投資企業對出口的拉動作用越來越明顯,外商投資進出口額在全省的占比逐年提高。去年前11月,我省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額占全省進出口總額的48%,推動全省進出口增長31個百分點。
變“天府之國”為“天府之域”。圍繞“三向拓展、四層推進”的四川開放合作視域,去年,我省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招商引資工作的意見》,進一步厘清招商思路,推進招商引資規模與質量雙提升。
2011年,四川加速成為中國向西、向南開放的前沿陣地。
走出去
“從低到高”技術高端新切入
一季度外貿進出口增速17%,二季度25.4%,前11月44.9%,這是四川外貿在去年劃出的一條上升曲線。這樣的“低開高走”,是在歐美債務危機持續發酵,外部需求萎縮的逆勢下取得的。
科技創新、品牌打造是實現“從低到高”的關鍵詞。
新力光源自主研發的產品比普通節能燈節能40%左右,壽命長達5萬個小時。雖然價格高,新力光源生產的LED節能燈出口金額還是較去年翻了兩番。類似用科技為產品植入創新基因,引領市場消費的行業領軍企業,在我省并不少。
據海關統計,去年1-11月,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197.1億美元,在全省總額中的占比從去年同期的38.3%提高到46.3%。其中,高新技術產品出口99.9億美元,成為推動我省外貿出口增長的重要力量。
對外承包工程業務是我省的傳統優勢。去年,我省對外承包工程業務全年營業額突破50億美元,新簽合同額突破70億美元。省商務廳外經處表示,境外承包工程項目的加快履約,2011年至少可帶動10億美元的工程設備出口。
新形勢,新機遇。面對歐美債務危機等變局,2011年,川企抓住全球資源重新分配的機遇,積極“走出去”——
3月,四川漢龍集團斥資逾2億澳元部分收購非洲大型鐵礦石公司SundanceResourcesLtd,隨后,宣布以14.4億澳元全資收購該公司;9月,四川宏達集團與坦桑尼亞國家開發公司簽署合作協議,攜手開發坦桑尼亞煤電鐵一體化項目……
省商務廳統計數據顯示,我省“走出去”投資發達國家的占比達50%,瞄準技術等核心競爭力成為“走出去”的重要動力。這也標志著川企已經邁上開放合作的新臺階,實現了從低到高的跨越。
“走出去”,四川企業欲成集群之勢。
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我省境外投資增速強勁,但要從量變轉向質變,必須形成集群態勢。為此,我省將構建境外投資促進新體系,以幫助更多川企“走出去”,全面提升川企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推動省內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
高位求進,四川開放合作將在多重機遇疊加的背景下,拓展更廣闊的開放空間和合作領域。
聲音
充分開放合作持續做大增量
□西南財經大學國際商學院副院長霍偉東
從2011年前11月的四川外貿相關數據分析,在全球需求都在萎縮的情況下,我省外貿高位求進,增幅居西部第一,尤其是對歐盟的出口同比增長130%,實現了逆勢飄紅。總體看,全省外貿“遍地開花”、“亮點突出”,這種高位求進、加快發展的態勢,與承接產業轉移引入的“增量”不無關系。
去年前11月數據表明,重點企業對四川進出口貢獻突出,部分產品進出口從無到有,這正是對我省堅持“招大引強”策略的有力佐證。同時,外商投資企業占進出口總額的50%左右,充分表明承接產業轉移在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上是強力支撐。
2011年的成績來之不易。2012年,外部需求繼續萎縮,四川開放型經濟應該進一步加強市場開拓,保持進出口平衡發展,加大緊缺資源的引進,優化產業結構;要強化對外經濟技術合作等傳統優勢,帶動資金、設備、人員的加速流動,加大產品科技含量,壯大競爭優勢,具有優勢的企業要從把握全球資源的角度,積極“走出去”。“引進來”方面,國際產業轉移正呈現出規模大、速度快的特征。同時,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全面啟動、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加快實施、天府新區加快建設,四川應搶抓歷史機遇,充分開放合作,加快產業布局和調整,培育既可發揮我省比較優勢,又可接軌高新技術的以新興產業為代表的新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