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2011年交通樞紐建設收獲多個第一
2012-1-28 20:59: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011年,四川省交通建設投資繼續保持高位快速增長,成為全國首個年度交通建設完成投資破千億的省份。在決戰決勝西部綜合交通樞紐的起步之年,四川交通取得歷史性突破,還收獲了多個“第一”。
公路方面,經過3年努力,2011年,四川高速公路里程通車突破3000公里,進入全國第一方陣。
鐵路方面,出川高鐵建設繼續推進,西南規模第一、科技含量第一的成都東客站建成投用,川內動車組大部分從這里始發,成都、重慶、達州由此構成“西部動車客運金三角”。
航空方面,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年客運量直逼3000萬人次,為中西部第一,成都也成為北京、上海、廣州之后的“航空第四城”。
水運方面,西部綜合交通樞紐規劃的“四江六港”布局全面展開,瀘州港集裝箱年吞吐量第一次突破十萬標箱;長江上游川江全線航道等級由四級提升至三級,第一次實現晝夜通航,3000噸級船隊從此暢行川江。
公路鐵路航空水運齊頭并進
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全速發力
如果說,一年前的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建設,是箭在弦上,時刻待發。那么現在,它已如一支離弦之箭,全速飛馳。
拉滿這把弓的,是建設西部綜合交通樞紐的滾燙愿景。放出這支箭的,是夜以繼日攻堅克難的四川交通人。
這支箭,滑過江河湖海,掠過平原腹地,直插天際云端。帶來2011年四川交通公、鐵、航、水四駕齊趨的火熱局面。引領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建設躍上全新高地,向更高更遠處放眼眺望!
逆流而上 交通建設投資全國第一
2011年,“十二五”和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雙“開局”之年。
這一年,銀行信貸開始緊縮、全國交通投資同比大幅下降、多個省份交通項目缺錢停工……面對不利局面,四川交通運輸投資卻“逆流而上”。震后三年來,通過狠抓新項目開工,做大在建規模;通過超前謀劃,應對災后恢復重建基本完成后投資大幅減少的影響;同時千方百計破解銀根緊縮帶來的融資困難。四川交通拉滿手中弓,放出弦上箭——公路鐵路航空水運齊頭并進,交通投資持續快速增長,實現重大突破。
分類細看,公路、水運投資增勢明顯:2011年,全省交通建設共完成投資1002億元,同比增長29.2%,高于全國投資增幅22個百分點,超越東南沿海發達省份,躍居全國第一。地處西部的四川,也成為全國首個年度交通建設完成投資破千億的省份。
這樣的增勢中,高速公路建設是絕對牽引力——全年累計完成投資680.5億元,同比增長63.3%。2011年底,全省新開工12個重點交通項目,高速公路獨占10個。水運亦勢不可當,全年累計完成投資25億元,同比增長23.7%。2011年底,南充港、廣元港開工,西部綜合交通樞紐規劃的“四江六港”布局全面展開,水運主通道和重要港口建設加快推進。
航空方面,投資保持加速。2011年2月,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新貨運站投入使用,雙流機場日處理貨運能力超千噸。機場新航站樓則完成了50億元以上的投資,目前樓體建設已近尾聲,放眼望去,蔚為壯觀。
鐵路方面,成蘭、成貴、成西、成德綿等重點鐵路投資繼續領跑。2011年5月,成都東客站建成,這一西南規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設施最現代的車站,成為蓉城又一地標建筑。
全速前進 離弦之箭銳不可當
至“十二五”末,四川將基本建成西部綜合交通樞紐。而2011年的建設成就,為這一宏偉目標奠定良好基礎。
2011年,雙流機場客運量達到2907.4萬,增長12.7%,超越深圳機場,排名全國機場第五——統計數據顯示,雙流機場2011年總客運量,僅比第四名上海虹橋機場低300余萬。由于上海有浦東和虹橋兩個機場,城市排名中,成都僅次于北京、上海、廣州,成為名副其實的“航空第四城”。一個西部城市,實現了航空領域的歷史性崛起和跨越。
高速公路同樣形勢喜人。2011年12月31日,隨著納黔高速納溪至敘永段、廣南路南充至閬中段、達陜路達州至普光段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全省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3007公里,進入全國第一方陣。四川高速公路建設,也站上了決戰決勝新高地。
除了年末通車的三段高速,2011年,四川還建成了廣陜、綿遂路綿陽段等5個高速公路項目326公里。特別是廣陜高速公路建成通車,打通了我省北向出川高速公路大通道。目前,全省累計建成高速公路進出川通道8條,在建12條。建成和在建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6537公里,居全國第二。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底,甘孜阿壩藏區對外連接主通道——雅康、汶馬高速控制性工程開工建設,我省高速公路建設向地處青藏高原的藏區腹地延伸取得重大突破,將連通全省最后兩個沒有高速公路的市州政府所在地。
鐵路方面,成都東客站開通后,川內動車組基本轉移至此。其中,成都至重慶的動車上座率名列全國前茅,成都、重慶、達州由此構建起“西部動車金三角”。目前,東客站日客運量已過萬,這里既成為旅客快速往來的主渠道,也成為開啟四川高鐵時代的 “金鑰匙”。
樞紐效應 拉動地方經濟效果明顯
2011年,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建設飛速推進,拉動地方經濟取得新成效。
2011年12月15日,阿聯酋國家航空公司的飛機降落成都雙流機場,成都至阿布扎比的航線成為我國中西部首條直飛阿聯酋首都的航線。這一年,成都至塞班、日本等國際航線也相繼開通。目前,成都共擁有7條國際直達航線,12條代碼共享國際航線,四川的改革開放隨之迎來程度與速度的雙提升。
2011年,雙流機場出入境人數約150萬,首次進入全國前十,商務客流大幅增加。這一年,機場共開通11條國際貨運航線,同時我國中西部最大航空貨站——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新貨站投運。英特爾、富士康等產品,從這里“飛”向全球;世界關注的目光,在這里定格聚焦!
2012年春天,雙流機場新航站樓就將竣工投用。屆時可起降世界最大的飛機——空客A380,年吞吐量可達5000萬人次。四川將更近距離聆聽世界的心跳。
樞紐效應,也體現在公路上。2011年,我省公路客運量居全國各省市區第二,在綜合運輸量中占比達95%以上;公路貨運量居西部第一、全國第八,在綜合運輸量中占比達90%以上。我省第一條北向出川高速——廣陜高速通車后,短短半年時間,日均車流量超過3萬。
樞紐效應,還體現在水運上。日前,長江上游干線宜賓合江門至瀘州納溪河段航道建設二期工程,順利通過交通運輸部竣工驗收。至此,這條經過5年兩期建設,連接云、貴、川、渝三省一市的水路大通道航道整治全面完成。川江全線航道等級由四級提升至三級,歷史性實現晝夜通航,3000噸級船隊從此暢行川江。2011年,長江上游水路貨運量、貨運周轉量、集裝箱吞吐量等水運指標,均保持兩位數以上高速增長,大大促進了沿江地區經濟發展。
2012年,公、鐵、航、水仍將繼續齊頭并進——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破4000公里,雙流機場新航站樓投入使用,成綿樂鐵路建成……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將進入新的歷史收獲期。
2011年是奮力推進“十二五”四川交通運輸歷史性跨越的開局之年。面對銀行信貸緊縮和項目建設規模空前的雙重壓力和嚴峻考驗,全省交通運輸系統緊緊把握“高位求進、加快發展”的工作基調,交通建設投資繼續保持高位快速增長。在全國各省區市中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3000公里,高速公路在建和通車總里程突破6500公里,港口集裝箱吞吐能力建成和在建規模突破230萬標箱,災后交通恢復重建規劃任務勝利完成,實現了“十二五”良好開局。
成績顯著的同時,也要清醒看到四川交通運輸發展存在的矛盾和問題。交通項目建設規模空前,還需進一步加強進度、質量、安全、造價和廉政管理,確保優質高效實現既定目標;還需進一步統籌區域和城鄉,加快老少邊窮地區和農村交通建設;還需進一步發展現代運輸,全面提升行業管理服務水平;還需加倍努力,趕上省外發達地區。
當前,全省交通正處于大建設、大發展的攻堅決戰期。要堅持高位求進、擴大投資、加快發展的決心不動搖,要堅持既定的交通跨越發展上大臺階目標不動搖。奮力開展集中建設攻堅大會戰,優質高效推進交通重點項目建設,推進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成綿高速德陽南站完成改造
春節期間,往來德陽的乘客驚喜發現,備受關注的成綿高速德陽南站(八角站)擴容改造工程已經完工亮相。一個具有雙向10車道的德陽南站呈現于眼前。
改造后的成綿高速德陽南站,包括兩個ETC不停車收費車道,通行能力比原來提高70%。
2011年10月底,總投資2000余萬元、以風貌改造為主的成綿高速德陽境內5個收費站的擴容改造工程正式拉開帷幕,經過75天德陽南站率先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