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動力煤價格上下兩難
2012-12-6 11:22: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李廷
目前,自北向南已經陸續進入冬季用電、用煤旺季,取暖用電、用煤需求逐步增加,為何此時煤價會再度回調?今冬煤價將何去何從?近期煤價小幅回調的原因
一是鐵路調入量增加,港口煤炭庫存逐步回升,加大煤價調整壓力。一方面大秦鐵路檢修結束之后,鐵路運力有所釋放;另一方面,為了完成年度計劃,鐵路方面積極組織貨源,努力增加鐵路煤炭發運。進入11月份之后,大秦鐵路不斷刷新日運量記錄。受此影響,11月份以來港口煤炭調入量明顯增加。環渤海其他港口煤炭調入量和庫存變化情況與秦皇島港基本相似。
二是煤電年度合同談判在即,在電廠存煤較高的情況下,為了給談判創造有利氛圍,電廠煤炭采購積極性減弱。即便重點煤和市場煤并軌了,來年的煤炭供應價格還需要煤電雙方坐下來談判,而談判的基礎無非是目前的市場行情以及來年走勢。如果當前的市場價格能夠回調一點,對于談判一方的發電企業必然是利好,而減少市場煤采購則是促使煤價回調的有效手段。由于當前全國重點電廠煤炭庫存整體高達9000萬噸以上,短期內少采購一點,也不會影響企業正常運轉,而煤炭需求形勢整體仍然較為疲軟,電廠采購減少很快就會導致市場供求形勢出現轉變,進而促使煤價回調。11月份以來環渤海主要港口日均煤炭發運量較10月份均不同程度下降較好地反映了這一點。
冬季用煤季已經啟動,但煤價卻再度出現小幅回調,那今冬煤價又將何去何從?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筆者認為今冬動力煤市場壓力與支撐并存,而且正反兩方面很難分出高下,煤價下跌和上漲空間均非常有限。今冬動力煤市場面臨的壓力
第一,水電、核電、風電整體快速增長,火電持續遭受擠壓。今年降水情況整體較好,水電出力同比大幅增長。1~10月份水電發電量同比增長27.1%,9、10月份當月同比增幅更是均在50%以上。另外,核電和風電也均保持較快增長勢頭,10月份,兩者分別同比增長27.9%和25.2%。不出意外的話,今冬每月水電、核電和風電發電總量有望較去年同期高出100億~200億千瓦·時,這將能保證全國發電總量同比增長5%左右,火電發電量增幅將會非常有限。
第二,電廠煤炭庫存仍然保持較高水平。截止到11月10日,全國重點電廠煤炭庫存總計為9030萬噸,較去年同期高出1380萬噸,增長18.0%,平均可用27天,同比高出6天。電廠高企的煤炭庫存始終是抑制煤價上行、促使煤價回調的最有利武器。
第三,煤炭進口回升可能性較大。8月底開始國內沿海動力煤價格連續小幅回升,許多地區煉焦煤價格也紛紛上揚,而進入9月份國際市場動力煤價格卻再度回落,國內外煤價價差再度擴大。這種情況下,沿海地區部分用煤企業和貿易商勢必會增加煤炭進口。
第四,鐵路增運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大煤價回調壓力。近期沿海煤價小幅回落與鐵路增加煤炭發運不無關系。進入11月以來,大秦鐵路日發運量屢創新高,11月12日,發運133.14萬噸,再創新高,已經非常接近完成年度計劃所需要的日發運量。這說明在朝著實現計劃目標的方向不懈努力,而鐵路運量屢創新高的結果之一可能是導致港口煤炭庫存不斷攀升,最終加大煤價回調壓力。
面臨壓力的同時,動力煤市場也不乏支撐因素,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經濟持續企穩,煤炭需求回升的基礎正在鞏固。從宏觀數據可以看出,經濟仍在持續企穩,煤炭需求回升的基礎正在鞏固。
其次,受經濟企穩回升,氣溫下降等因素綜合影響,電廠日耗明顯回升。受經濟進一步企穩回升,氣溫進一步下降,電廠日耗勢必將進一步增加。
再次,部分煤礦或繼續停產,整體復產進度或將低于預期。之前市場廣泛預計,黨代會之后,因為安全問題停產整頓的地方煤礦降陸續恢復生產,但實際情況可能不及預期。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目前煤炭需求形勢仍不理想,如果讓之前停產的煤礦大規模復產,必然會給煤炭市場帶來二次沖擊;二是時至11月中旬,元旦、春節兩節已經越來越近,為了維護節日期間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有關部門對部分煤礦復產復工的要求也會更加嚴格。
最后,目前煤價離年內低點很近,回調空間有限。與8月份相比,目前多方面已經出現明顯變化,產量回落,進口回落,需求回升等等,8月份的煤價低點必然是市場的重要支撐。
整體來看,今冬動力煤市場既面臨壓力,同時也有支撐,正反兩方面因素交織在一起。需要應該注意的是,去年此時宏觀經濟剛剛開始減速,而目前,經濟經歷了回調之后正開始企穩回升,這從根本上決定了煤價不可能再度出現大幅回調。但同時,也應該明白,煤炭需求整體依然疲軟,供求過剩壓力尚未根本緩解,尤其是各環節煤炭庫存仍處于高位,煤價上升乏力。
(作者單位: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