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鐵路資訊

城際鐵路沿線推進城鎮化是好辦法198357817725

2012-12-30 10:4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未來幾年我國將逐步把符合條件的農村轉移人口轉為城鎮居民。城鎮化面臨哪些障礙?突破口是什么?將帶來什么影響?為此,本報記者專訪了華中科技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賀雪峰教授。

  賀雪峰長期從事農村調查,自1996年以來,先后在全國二十余省市做農村調查,調查內容涉及村民自治、鄉鎮財政、稅費改革、土地制度、鄉村水利、農民福利等。其帶領的學術團隊長期致力于農村研究,在學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以他為核心的研究團隊被稱為“華中鄉土派”。

  長江商報: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鎮化的原因是什么?據您理解,目前中國整個城鎮化率情況如何?

  賀雪峰: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指標是城市化,沒有城市化就沒有現代化。目前中國城市化率才剛過50%,離發達國家80%左右的城市化率還有很大的差距。加快中國城市化發展,是今后很長一段時間中國現代化建設的主要抓手。中央提出新型城鎮化,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是強調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

  長江商報:有觀點認為新型城鎮化,土地制度改革是關鍵,城鎮化的突破口在于土地流轉起來,您同意這一觀點嗎?

  賀雪峰:我不同意這一說法。就目前中國城鎮化情況來看,好壞各半。壞的是,中國城鎮化率比較低,甚至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好的是,中國目前還沒有出現大規模的城市貧民窟,沒有形成城市內的二元結構。總體來看,目前中國城鎮化,采取的是穩健型的城市化戰略,就是城鎮化慢一點,但要好一點。這很重要。

  過去二十年是中國城鎮化最快的二十年,今后二十年仍將是中國城鎮化最快的二十年。城鎮化不僅是人口進城,而且是土地的城鎮化,大量農業用地要轉變為城市建設用地。中國土地制度安排尤其是征地制度安排,使中國城鎮化過程中,可以將農地非農使用的主要增值收益留給國家,具體是留到地方政府成為土地財政。土地財政為城鎮化提供了基礎設施建設的最重要財力。當前中國雖然只是發展中國家,但是我們有可以與歐美媲美的城市基礎設施,這正是得益于中國現行土地制度安排。良好的基礎設施不僅可以為城市居民提供適宜的居住和工作環境,而且可以為經濟發展提供潤滑劑。目前中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廉價勞動力,二是良好基礎設施。在目前中國勞動力成本越來越高的情況下,良好基礎設施是中國可以走出中等收入國家陷阱的關鍵。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講,我認為中國現行土地制度,無論是農地制度還是征地制度,都是很不錯的,即使有的地方不夠完善,大的方面卻非常不錯。我們一定要珍惜現行土地制度。

  警惕沒配套產業的房地產項目

  長江商報:圍繞城鎮化所產生的投資將主要進入房地產行業,這可能會加速房地產擴張,并重蹈過去10年房地產瘋狂的覆轍。您如何看待?

  賀雪峰:市場經濟,有人愿意投資房地產,那就只能讓他投資,我想房地產商應該會有市場風險的評估。政府應該在對房地產的貸款上面進行風險控制。

  長江商報:城鎮化發展過程中的地產開發主要面對的人群是農民和三線城市居民,農民工等有購買力嗎?

  賀雪峰:目前看來,農民有一定的購買商品房的能力,但不可能是所有農民都拿出現金購買一線二線城市的商品房。現在的問題是,農民即使可以在城市買房,他們不一定在城市生活得好,因為城市生活成本要比農村高得多。尤其是目前有些地方在鄉鎮一級搞房地產開發,農民到鄉鎮買房,但是卻沒有機會就業,他們既離開了村莊,無法務農,鄉鎮又缺少二三產業就業機會,這樣他們在鄉鎮的生活質量就會大降。因此要警惕沒有二三產業的鄉鎮房地產的盲目開發。

  警惕資本下鄉傷害農民利益

  長江商報:在城鎮化過程中,無論是農民工市民化成本還是基礎設施建設,都需要巨量資金投入,巨大的資金從哪里來?新型城鎮化的投融資體制應該如何健全?

  賀雪峰:前面已經談到土地財政。土地財政的意思是,隨著城市化的擴張,一部分農地要變成城市建設用地,農地變成城市建設用地會有增值收益。將大部分農地非農使用的增值收益掌握在國家手中,通過地方政府以土地財政形式投資建設基礎設施,就可以形成中國城鎮化的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來源。

  長江商報:城鎮化就是把生活在農村里的農民轉變成生活在城市里的市民,面臨著人往哪里去、糧食怎么保、農民生活如何有保障等難題,您覺得應該如何破解?

  賀雪峰:城鎮化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目前依然生活在農村的農民有大約7億,此外還有進城務工的約2億農民工。農民進城務工經商,若他們能力強、運氣好,他們可以在城市獲得穩定就業和收入來源,他們就自然而然地在城市安居。若他們運氣不好,無法獲得穩定就業和收入來源,他們還可以返鄉。要允許農民依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由進城和自由返鄉。

  有部分農民進城了,但是仍然有數以億計的農民在農村務農,即使到20年后,中國有70%的城鎮化率,中國還有四到五億農村人口。如此龐大基數的農村人口,就使得中國不愁沒有人來種田。

  反過來,因為農業GDP相對固定,農民人數眾多,有眾多農民來分享有限農業GDP,農民很難僅靠農業收入致富。反過來則是,正是因為還有農業收入,農民家庭中,年輕人進城務工,年齡大的人在家務農,一個農民家庭,就有務工和務農的兩筆收入,因此還可以生活得不錯。站在農民的角度看,資本下鄉,就一定要賺錢,就一定要分享農業GDP,就一定會使得農民更難從農業中獲得收入。因此,在農業領域,警惕資本下鄉是保護農民的重要舉措,鼓勵資本下鄉則會嚴重傷害農民利益。

  保障農民就業和收入

  長江商報:您認為什么才是理想狀態的城鎮規劃與建設?如何提高城鎮化建設質量?

  賀雪峰:第一,要將農民進城買房與農民就業聯系起來。第二,要注重中心村建設。第三,要控制沒有二三產業發展基礎的鄉鎮房地產的開發。總之,城鎮化的關鍵不僅是農民可以進城買房,而且還要保障他們在城市可以就業,可以有穩定的收入來源。有工業園區的城市是生產性的,農村可以進行農業生產因此也是生產性的,而一般鄉鎮則往往只是消費性的,因此,鄉鎮發展的空間很小。

  長江商報:湖北省提出在4條城際鐵路的35個站點周邊實施城鎮化,您怎么看待這個密度問題?新型城鎮化對城鄉一體化會帶來怎么樣的變化?

  賀雪峰:這個辦法好,因為4條城際線的35個站點,就是35個中心鎮。中心鎮可以辦工業園區,可以形成區域性的城市副中心,就有了可以容納農民進來的基本條件。

  長江商報:能否介紹下國外的新城鎮化發展的相關情況?

  賀雪峰:總體來講,發達國家的城市化,可謂又快又好,城市化率很高,進城人口一般都有穩定就業和收入來源。城市二元結構不明顯,沒有大規模的城市貧民窟。發展中國家,無論城市化率高還是不高,城市內都有明顯的二元結構,最重要的表現就是大規模貧民窟的存在。中國雖然是發展中國家,城市卻沒有明顯的二元結構,這是中國在快速發展中可以保持社會穩定的重要條件,也是中國可以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條件。

  兩型示范

  花山生態新城

  最直觀的“兩型藍本”

  梓山湖新城建成后將成為城際鐵路沿線小城鎮建設的樣本,而梓山湖新城正是以兩型社會示范點的“花山生態新城”為藍本建設的。

  2007年,武漢城市圈獲批全國“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市民一直在問,兩型社會到底怎么建?而花山生態新城建成后,將成為武漢兩型社會試驗區的先行先試示范區。

  花山生態新城是武漢城鎮化建設的首個試驗載體。2009年,聯投集團入駐花山“筑城開路治水”。截至目前,該項目投入建設資金過百億元,新城建設總量完成三分之一以上,10平方公里新城啟動區規模初顯,百萬平米還建樓拔地而起,萬余農民喬遷新居,41公里市政道路縱橫交錯,圍繞“國際一流生態城、新型城市化示范區”目標確立的十多項示范工程有序實施,已啟動的八大重點工程進展順利。

  從近幾年的探索中,聯投集團總結出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四大模式。首先是以區域綜合開發為主導的模式。“你只選取一個點,做一個項目很難實現新型城鎮化。我們做區域綜合開發,把整個區域打開來考慮,包括其功能,所有的一些控制等,都要有全盤的規劃和謀劃。”如花山城就有高標準的環保社區、生態建筑、高端商業酒店、高新產業等布局。

  其次,可運用新農村建設為特色的土地征收和還建模式,把農村人口變城市人口。現在花山的模式是整體統一的土地征收和還建,即把村民安置在統一的社區里面,使用大社區的管理模式來實現其生活居住的城鎮化。

  另外,發展以生態城為目標的城市建設模式,盯緊環境品質和生態。在花山聯投集團投建了我省首個綠色三星建筑花山生態藝術館,嚴西湖濕地公園示范大東湖水網治理系統等,在城市建設中對自然環境進行一定程度的干預,設立生態城市的標準。

  最后,以功能為突破口的開發模式。例如花山,啟動的不是住宅,而是酒店和產業園區,以大型的規模性的產業來積聚人氣,帶來人流之后,自然有居住需求,之后再建設配套住宅來維持整個體系。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